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线问诊免费版报告-定稿

在线问诊免费版报告-定稿

问诊类移动医疗 APP
分析测评报告(免费版)
2016 年 2 月 独角兽工作室出品
独角兽工作室 TM
目录
一、市场概述 ....................................................................................................................... 3 1、互联网医疗市场发展迅速 ................................................................................... 3 2、互联网+问诊成为移动医疗最大入口................................................................ 4
5
独角兽工作室 TM 名度高、问诊咨询功能突出的综合平台产品,并将其分为三类:
领先平台型: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快速问医生、微医、就医 160、寻医问药、平安 好医生
熟人医患型:杏仁医生、如医医生、贴心医生、青苹果健康、一呼医生、医生树 特色问诊型:1 诊、39 问医生、拇指医生、爱问医生、、嘟嘟医生、微问诊
②预约加号
10
独角兽工作室 TM
预约加号无需与医院系统对接,只需要医生有号源并且愿意开放即可。 其优势在于:进入门槛低,仅需要医生个人同意即可。 难点:对用户来说流程较为繁琐,与正常挂号相差不大;医生数量决定了加号号源的数 量,对医生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较高。因为会涉及影响医疗公平性,非常受制于医院政策,随 时会被叫停。 分析:相比较来看,由于加号的进入门槛低,而且马上就有收入,所以超过半数的产品 都利用平台上的医生开通了加号功能,但仅有 3 款实现了在线预约挂号。而预约挂号功能则 因为进入门槛高,手握大批优质医院资源的产品才能发展顺利,如就医 160 和微医。微问诊 则是退而求其次,与二三线城市的中小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甚至民营医院进行合作,开通 预约挂号服务。 从线上咨询延伸到提供线下服务,是在线问诊类产品打造闭环的必经之道,也是引流的 另一手段。例如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寻医问药等产品虽然无法直接挂号,但是均与医生
基于此,独角兽工作室在完成了糖尿病移动医疗、医美平台、母婴移动医疗三个领域的 评测后,选择了在线问诊作为新的评测方向。
二、产品分析与解读
1、产品基本信息概览
问诊咨询类产品繁多,既有慢病、母婴、肿瘤等垂直领域的,也有其它主打功能附带问 诊咨询功能的。基于评测报告的可比性及针对性,独角兽工作室剔除了细分疾病领域的问诊 咨询产品,也剔除了并未将问诊作为重点功能的产品,最终筛选出如下图所列出的 19 款知
优势:对于用户来说流程简单,直接与医院 HIS 系统对接,根据约定时间略微提前即可, 省时省力。接入一家医院即掌握了该院所有的医生资源。对产品来说则能牢牢控了流量入口, 获取用户资料。
难点:号源紧缺,进入门槛极高,受制于当地大型医疗和卫生系统;天生具有垄断性, 容易出现区域型巨头挂号;地域性限制对于推广团队的要求高;对接各医院系统的技术难度 较大。
6
独角兽工作室 TM
产品融资阶段分布
无需融资, 2
上市公 司, 4
A轮, 7
D轮,
C轮, 3
B轮, 2
A轮 B轮 C轮 D轮 无需融资 上市公司
即使前有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39 问医生、寻医问药等老牌产品引领市场,但因为
问诊市场巨大想象空间,新兴的创新型产品和服务上更细分的产品依然可以获得不菲的融资,
问诊类平台依然有众多尚待挖掘的细分市场。
公司城市分布图
成都 珠海 5% 5% 广州 11%
深圳 10%
北京 53%
上海 16% 北京 上海 深圳 广州 珠海 成都
此外,通过城市分布图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公司都位于北京,其余则较为均衡地分布
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成都。
7
2、产品功能概述
独角兽工作室 TM
2
独角兽工作室 TM
在线问诊类移动医疗产品评测分析报告(免费版) 一、市场概述
1、互联网医疗市场发展迅速
2014 年是互联网医疗的元年,在这一时期互联网医疗开始逐步兴起,春雨医生、丁香 园等纯互联网医疗公司相继获得巨额融资。在 2015 年,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计 划,互联网医疗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有数据显示,2009 年中国在线医疗行业市场规模为 1.6 亿元,2014 年市场规模为 108.8 亿元,2015 年市场规模则将超 170 亿元,市场规模呈指 数增长态势,市场发展迅速。
方式进行回复。这是最常用也是技术要求最低的形式。优点在于用户和医生接受程度高, 更加具有私密性;缺点则是病情描述不清晰,等待时间较长。 电话咨询:用户与医生通过咨询平台的电话,医患两端连线后进行咨询。电话咨询的优
8
独角兽工作室 TM 势在于能够做到即时和语音的沟通,沟通效率高。 视频咨询:患者与医生通过手机等终端进行视频对话。其优势在于可以增加医患的信任 感,但是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接受程度较低,一方面源于对私密性的考虑,另一方面则 是需要硬件的支持,受到技术、设备等因素的限制。 分析:通过产品功能列表可以看出,90%的产品开通了图文咨询功能,60%的产品有电 话咨询功能,仅 15%的产品有视频咨询功能。免费咨询服务一般采用的便是图文形式,而且 无法指定医生,指定医生进行图文咨询、电话咨询、视频咨询均需要付费。因此,图文形式 为最主流的形式。 此外,“嘟嘟医生“以类似“滴滴打车”的竞答模式为切入点,将即时的电话咨询作为 特色;微问诊则是以视频问诊为切入点,节约问诊时间、弥补深夜问诊的空缺。因此,即使 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快速问医生等巨头占据了在线问诊的大头,但是服务和技术上的创 新依然能够获得资本的青睐。 真实的活跃医生、医生分布、咨询流水等数据,均会详细展示在付费版报告中。
(2)预约挂号功能
预约挂号功能是线上问诊类产品向线下布局的一大方式。独角兽工作室所评测的 20 款 产品中,有 11 款产品开通了加号功能,有 3 款产品开通了挂号功能,但是仅有“就医 160” 一款产品同时开通了预约挂号和加号功能。
①预约挂号
9
独角兽工作室 TM
预约挂号功能直接与医院的挂号系统对接,因此用户在线上挂号后可以直接至医院取号, 按挂号次序就诊。代表产品:就医 160、微医、微问诊。
三、未来发展 ..................................................................................................................... 23 1、现存问题............................................................................................................... 23 2、发展方向............................................................................................................... 24
各产品功能列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作为问诊类产品,咨询功能是最核心的功能,也是流量入口。而其他 的挂号、自诊、资讯、社区、购药等,则是在问诊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同时达到增加用户活跃以及获取收入的目的。
(1)线上问诊功能
线上问诊功能分为三种形式,即图文咨询、电话咨询和视频咨询。 图文咨询:用户通过文字、图片、语音等形式,向医生发送咨询的问题,医生以同样的
3
独角兽工作室 TM
2、互联网+问诊成为移动医疗最大入口
长期以来中国医疗资源极度不均衡造成的“看病难”成了大众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分级诊 疗制度建设不健全,使得很多不需要去大医院的患者占掉很多宝贵资源,大医院人满为患, 就医流程繁琐都让就医效率变得极低。除了“看病难”,“看病贵”亦是医疗行业的一大痛点。 很多患者都有“小病大治”、“过度治疗”的担忧,加之看病所耗的高昂时间成本,让一些人小 病拖着不看变成了重病。
从图中可以看出,除去一些无需融资的产品外,融资阶段与成立时间普遍呈正比,即成 立时间越早,融资轮次越多。2013 年及以前上线的产品占 55%,融资多在 C 轮和 D 轮,甚 至有新三板上市企业。由此可见,发展时间长、资源积累早的产品能够更多吸引资本的注意。 2014 年和 2015 年上线的产品占比 45%,融资多处在 A 轮和 B 轮,金额普遍较高,其中不乏 新浪、平安等大型企业的布局。
中国医疗体制主要依赖公立医院,缺少分级诊疗导致三甲医院虹吸优质医患资源,造成 大医院过度膨胀和医疗服务方过于强势。而大医院由于体量巨大,管理难免又不够精细,在 患者就医体验、医患沟通和信任、医疗服务一致性上都存在较多痛点。
传统医疗行业的痛点,也正是互联网医疗的体现价值的机会所在: 1、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2、助力医生树立品牌、各取所需 3、打破就医时间、地域的限制 4、获取更好的就诊体验 而网络问诊正是利用了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性,将部分根本不需要去医院进行面诊的患 者解放出来,为其提供高效及时、服务优质的网络问诊服务。大医生得以从繁冗的简单问题 中解放,而小医生则能够通过互联网树立个人品牌,获取额外正当收入。医生患者均能各取 所需。
4
独角兽工作室 TM
以 2015 年 9 月一月为例可以看出,在移动医疗细分领域,问诊咨询的活跃用户数领先 排名第二、第三的导诊平台和预约挂号 2-3 倍。由此可见,问诊咨询是用户使用最频繁的功 能,这也是众多互联网医疗公司将问诊咨询作为流量入口的原因。
此外,问诊咨询作为用户的基础需求,在互联网介入下,能达到如虎添翼的效果:用户 需求大,操作方式便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医生动力足够等,以致于问诊似乎成为了 互联网医疗产品的标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