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新闻政策:新闻政策就是关于新闻报道的政策限定。
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与国际民生、社会建设、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里发生的重要新闻。
媒介审判:指新闻报道形成某种舆论压力,妨碍和影响司法独立和公正的行为。
有偿不闻:新闻从业人员借舆论监督之名,接受或变相呗监督方的贿赂而使舆论监督活动中止或改变的行为。
实质是新闻敲诈。
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媒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国家秘密:所谓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情的事项。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名誉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名誉权具有其他人格权所共有的特征,即法定性、人身专有性和财产关联性。
新闻职业道德: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新闻规范和准则,是社会道德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新闻传播法:广义的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狭义的是指规范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专门性法律。
有罪推定:主要是指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有罪,对刑事诉讼过程中的被追诉人,推定其为实际犯罪人。
简答题
1、新闻自由与国家秘密之间的关系 P162
新闻传播活动与保守国家秘密绝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
新闻自由也从来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在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保守国家秘密都是新闻自由的底线,这是出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而对新闻传播活动所做的必要限制。
在我国,做好新闻保密工作,对于有效地保护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蓬勃发展,各类媒体百花齐放,新闻报道面日益扩大,媒体出口限制日益放宽,这些新情况同时给新闻保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显示了加强新闻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新闻侵害隐私权、名誉权的构成条件 P220 P47
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构成条件:(1新闻侵害隐私权行为的存在.(2)受害人可以被指认。
(3)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出现。
(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条件:(1)、行为人实施了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传。
(2)、行为人传播的内容直接指向受害人。
(3)、行为人传播的内容确有造成受害人精神损失的事实。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3、为什么要发扬清正廉洁的作风 P323
4、受害人同意作为一种抗辩事由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P232
(1)受害人事先明示的事实意思表示。
受害人的同意应该是在侵害行为之前表示出的意思,而不是事后的意思。
受害人同意的意思一般应该是明示,并且必须是真实的。
(2)行为人主观上的善意。
行为人主观上的善意应该是受害人同意这种正当抗辩事由的构成条件。
否则,行为人则有可能利用受害人的同意而采取恶意行为。
(3)不超过同意的范围和限度。
(4)受害人之同意不违反法律与社会公德
5、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与新闻法规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P301-P306
1、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对新闻传播法规的作用。
一是新闻船舶职业道德为新闻传播法规提供存在的价值基础。
二是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对新闻传播法规具有多方面的补充作用。
三是加强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对新闻传播法规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2、新闻传播法规对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作用。
一是新闻传播法规可以保障道德规则的实施。
二是新闻传播法规是传播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有力手段。
6、如何预防和减少媒介审判
(!)政府及司法机关加强立法,完善自身机制。
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另一方面,在审判中要加强信息透明度,满足公众知情权和媒介的新闻自由权,保证公开审判,取得公众的信任和理解。
(2)媒介应做不懈努力自律,不是仲裁者媒介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等基本原则,忠实于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坚持用中性语言,尽可能做到平衡报道,力求司法机关处理该案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公众也应出一份力。
解决好受众的问题,“媒介审判”也就更容易消除,公众自觉学习法律,增强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遇事理性思考,理性判断,不轻易受媒介的煽动,做一个信法、守法的群体,才能更好地保证司法的权威性,阻止”媒介审判”的发生。
7、如何理解公民对政府或官员行使批评建议权时不能动辄以煽动定罪 P150-P153 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手段是通过新闻传播媒体即借助于舆论监督来实现的。
新闻传播媒体的舆论监督具有影响大、约束力强等特点,是广
大普通公众实现对公权力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因此,依法保护新闻传播媒体的舆论监督权,而不动辄以“煽动”定罪就显得尤为重要。
8、预防自杀媒体职业指导对媒体报道自杀事件做了哪些指导 P307-P330
媒体报道自杀事件应遵守的指导原则:1、不附加图片或视频,不将自杀方式描绘成无法解释或浪漫或神秘的行为。
2、不对自杀方式进行详尽描述3、切忌为自杀者歌功颂德或大肆渲染4、不要使用煽动性标题5、报道标题用词谨慎6、不要报道经常有人自杀的地点7、关注自杀者的亲属。
9、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由哪些内容构成
P307-P308
一条道德原则和几条道德规范构成
道德原则就是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新闻传播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是新闻传播行业及从业者在调整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时必须遵循的最重要的一把尺子。
有从新闻自由原则到后来的社会责任论、还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道德规范:1、新闻要真是客观与公正。
2、清正廉洁,以正当方式从事本职工作。
3、自觉遵守法律,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利。
4、提倡公平竞争,加强协作与交流。
5、同情弱者,注意保护少年儿童等易受伤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