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评价量化指标体系研究——以武警教员为例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评价量化指标体系研究——以武警教员为例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评价量化指标体系研究——以武警教员为例摘要:探讨建立武警教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效果评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建立教育技术能力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模型,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教育技术能力做出评价。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评价;AHP;模糊数学;多元一、评价的基本原则全面性原则。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从整体出发,要考虑评价指标体系是否覆盖了武警教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方方面面,如是否具有先进的军事教育理念、娴熟的操作技能、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即全面考察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突出重点原则。

构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评价体系时,既要着眼于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在充分考虑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员的实际需求、培训工作实际等因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指标,为每级指标确立合理的权重。

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是通过指标体系来判断培训目标的完成情况,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是目标的具体化、行为化,每一个评价项目应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定、可评价的,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容易施评,便于操作。

4.多元化原则。

为了能全面、客观地进行教学评价,评价主体应有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等多元主体,不同的评价主体应有不同的评价侧重点。

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评价主体的权重系数。

二、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1.选取评价指标依据军队有关政策和目标,结合我院培训现状,借鉴地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分别形成教员评价量表、学员评价量表、小组同学评价量表。

教员评价量表A,分为A1(平时表现)、A2(教学设计能力)、A3(作品展示)三个一级指标。

A1又分为A11(出勤)、A12(课堂表现)、A13(完成任务)三个二级指标。

其评估标准主要是,不随便请假;认真听讲,积极发言;高质量地完成教学设计和作品展示。

A2又分为A21(思想性)、A22(科学性)、A23(先进性)、A24(完整性)四个二级指标。

其评估标准主要表现在,教学思想要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教学目标符合学员需求与发展水平;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深浅适度;教学结构科学、完整、时间安排合理;教学评价及时有效,考核学员能力;教学内容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战法;能运用网络、虚拟仿真等先进教学手段;教学结构完整、形式规范。

A3又分为A31(教育性)、A32(科学性)、A33(技术性)、A34(艺术性)、A35(效益性)五个二级指标。

其评估标准主要表现在,作品军事特色鲜明,符合大纲要求,适应教学对象需要;内容正确,逻辑严密,层次分明;运行稳定,操作便捷;媒体多样,应用得当;投入合理,经济适用等。

学员自我评价量表B,分为B1(意识与责任)、B2(教学理论应用)、B3(资源的获取与开发)、B4(教师发展)四个一级指标。

B1的评估标准主要表现在,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把教育技术应用于实践的意识;通过此次培训,提升了资源共享的意识和安全使用资源的意识。

B2的评估标准主要表现在,通过此次培训,能够应用教学设计理论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优化教学过程;通过此次培训,能够把教育技术与教学策略相结合,使技术手段变成有效的教学工具。

B3的评估标准主要表现在,通过此次培训,具备了开发课件的能力;通过此次培训,能够对资源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开发;通过此次培训,具备了开发网络课程的能力。

B4的评估标准主要表现在,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运用技术手段支持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

同组学员间评价量表C,分为C1(平时表现)、C2(合作学习能力)两个一级指标。

C1又分为C11(出勤)、C12(课堂表现)、C13(完成任务)三个二级指标。

C2又分为C21(个人贡献)、C22(沟通能力)二个二级指标。

2.主要指标说明A1平时表现维度,主要用来对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做出详细的记录,并对其进行评价。

该指标作为判断学员在培训中对待学习的态度。

A2教学设计维度,依据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部分,也是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重要内容。

因此,教学设计能力评价应该在整个评价过程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该项指标又分为教学设计方案的思想性、科学性、完整性和规范性,从而达到对其评价的科学和完整。

A3作品展示维度,任务驱动的培训结果,要求学员将所学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课堂中去,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教学设计、一个教学方案,而是利用这样的设计和方案来优化我们的教学过程,达到对传统课堂的改进。

因此要求学员对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汇报,可以是以小组的形式,也可以个人的形式。

通过对作品展示的评价,达到评估学员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C2合作学习维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提出了合作与交流的要求,武警院校教员在实际工作中,合作能力已成为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为了能够对合作学习能力进行考察,我们通过对学员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来进行评价。

三、评价指标权重分配评价指标确定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权重分配。

权重的设计影响到行为导向,对某一指标过分看重或过分轻视,都会带来不良后果。

关于权重系数的精确测度主要有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二项系数加权法、环比评分法等。

专家咨询法又称德尔菲法(Delphi),其特点在于集中专家的经验和意见,采取百分制打分的方式,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

本文选取了学院10名教学管理人员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员组成咨询专家,发放了10份打分表格,收回表格后,对表格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取各指标的平均得分值作为指标权重值。

教员评价量表、学员自我评价量表、同组学员间评价量表中的指标权重由专家咨询法得出。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根据其分类指标,将其建立成比较判断矩阵,以Saaty1-9标度法进行指标两两比较,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判断权重分配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教员评价量表、学员自我评价量表、同组学员间评价量表之间所占的指标权重由层次分析法得出。

其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步,首先设定分级定量值。

重要性:同等重要比较重要特别重要评分标准:1 3 8第二步,将比较结果列出判断矩阵。

W1 W2 W3 ViW1 1 3 8 12W2 1/3 1 1 7/3W3 1/8 1 1 17/8矩阵中Vi=12+7/3+17/8=16.4583第三步,计算权重。

W1=12/16.4583=0.7291≈0.73W2=(7/3)/16.4583=0.1417≈0.14W3=(17/8)/16.4583=0.1291≈0.13第四步,进行一致性检验。

求得 C.R.=0.0459<0.1,因此,权重系数是可以接受的。

四、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以调查问卷数据作为评价依据,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抽样调查的样本是2012年来我院参加培训的121名学员,这些学员来自武警部队14所院校教学一线,其中男同志67人,女同志54人。

其中博士19人,硕士38人,本科64人。

<imgsrc="/Ebook2/ebooks/14-236/14-236-1302/938.j pg" />学员调查表发放121份,回收119份,有效问卷116份。

<imgsrc="/Ebook2/ebooks/14-236/14-236-1302/939.j pg"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计算,得最终结果(9.8986,7.5027,3.1237),归一化处理后得(0.48227,0.36554,0.15219),利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对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取值0.48227,即“良好”等级,反映了我院在教育技术培训中,既有先进的教育理论讲解,又有应用软件的操作实践,还有教学设计的一堂课展示,确保了武警部队教员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出现的问题:A2(教学设计能力)中“中等”的比率为46.2%。

A2是学员在学完所有课程后,通过每个人讲课、述课来展示的。

由于准备时间有限,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教学技术的先进性不容易在短期内显现出来。

另外所有教员的教学设计中很少有人涉及教学评价,反映教员基于评价与反思,调整教学策略、探索教学模式还做得不够好,需要在今后的培训中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力争在这方面取得突破。

B33(具备了网络课程开发能力)中感到没有进步的学员比率高达46.15%,近年来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网上教、网上学”活动不断深入,广大教员也是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网络课程的开发能力,他们认为培训中关于网络课程的内容所占用的学时数偏少,因此需要在今后加大对网络课程开发与教学的培训力度。

五、结束语鉴于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因子繁多,各因子的贡献不同,在实际评价中需要反复磨合,根据培训情况合理地确定评价指标,并逐步提高权值向量的合理性,使评价更加准确和完善。

参考文献:[1]姚金海,陈守强,张红春.军校教员评价模式的构建[J].中国军事教育,2006,(2).[2]邓祖道.军事教育技术学教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3]张生,何克抗,韩骏.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7,(5)[4]邓泽民,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5]赵磊磊.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自我评价量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6]苗青.如何设计考核指标权重[J].中国劳动,2004,(1).[7]郭向勇,傅国强.以模糊数学方法构建多媒体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7,(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