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热处理工艺

常用热处理工艺

常用热处理工艺
金属的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在金属表面增设保护层的工艺方法。

它起着防蚀、装饰和改善表面的机械物理性能(耐磨、导电、绝缘、反光等方面的能力)等作用。

1. 钢零件的保护层
1)镀锌。

镀锌零件在空气中有良好的耐蚀性,且其费用低廉,应用广泛。

为了避免使钢件直接与铝、镁或铜合金接触,也使用镀锌法保护。

锌本色日久变暗,故不作装饰之用。

2)镀镉。

镀镉件比镀锌件稳定,在海水及其蒸汽中有很强的耐蚀性。

镉层柔软,且有弹性,对零件贴合封严极为有利,但不耐磨。

镉盐有毒且稀少,宜慎用。

3)镀铬。

铬层耐蚀并耐磨,镀铬也用于修复零件表面磨损了的表面,外观美,能耐潮湿大气、碱、硝酸和多种气体的腐蚀作用。

镀铬层孔隙大,故单层镀铬可靠性差,因此,镀铬前一般先以镀铜或镀镍作为底层。

4)镀镍。

镍在大气、海水,尤其在碱中有良好的抗蚀性。

镍层抛光后外表美观。

5)发蓝(发黑)。

使钢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

发蓝主要用于良好大气条件下工作的零件,涂油可提高其防护性能。

氧化膜极薄,对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影响很小,所以常用于尺寸精确或需黑色表面的零件。

2. 铝、镁合金保护层
镁、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的主要方法是阳极化,即将零件作为直流电路的阳极,进行氧化处理。

阳极化可提高铝、镁合金的防蚀和耐磨能力。

由于这样处理时,还可将氧化膜染成黄、黑、蓝、红、绿或紫色,所以它也是带有装饰性的处理方法。

3. 铜合金的保护层
铜合金的保护层基本上与钢相似,可以镀锌、镉、铬、镍或锡等,还可予以钝化处理,使铜合金表面形成氧化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