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勘察现状分析

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勘察现状分析

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勘察现状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造成了水资源的缺口越来越大。

本文根据目前的情况阐述了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状况,介绍了岩溶地下水勘测开发历史,分析了当前岩溶水勘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近期各地区岩溶水的勘察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关键词:岩溶地下水;资源勘察;现状;配置;地下水开发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caused the water gap is more and more big.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karst groundwater resources described the distribution situ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karst groundwater survey, analyzes the survey for the karst water is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recent regions of the karst water survey for the key ideas and working.
keywords: karst groundwater; resource survey; the present situation; configuration; groundwater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v211.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岩溶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开发勘察现状
地下水资源勘察是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而进行的地质勘察,其成果可作为水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
理开发利用的基础。

随着建设和工农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

由于区域内缺乏大中型地表水系和截水储水控制利用工程,工农业用水转向依靠开采深层岩溶地下水。

据统计,深层岩溶地下水的开采以每年1.2%左右的速度递增,而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率仅占其资源量的6.5%。

受大气降水量减少和地下水开采量增大的影响,造成区域局部地区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

华北地区,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地下漏斗区,甚至对人身安全产生危害。

而且由于深层地下水因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总体污染较小,根据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大部分地区深层地下水水质较好,可做工农业用水和生活饮用水源,是难得的“清水”,又因为开采深层地下水技术成本和投入低,甚至不需要法律规范,造成了我国近几年缺水区机井泛滥。

但是,不得不承认,开采深层地下水使是我国解决目前水资源困境的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方法。

应该说,开采深层地下水是一项正确的决策,但要注意资源的分配与系统管理,避免过度开采。

二、水资源勘察配置的需求分析
为了保证世界水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需水预测极为重要。

水资源需求分析是以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为基础的。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增长的速度、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工业总产值的提高、农业发展与灌溉面积的增长。

上述三个方面彼此联系又相互制约,即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又有规律可循。

水资源需求分为经济社会需水和生态环境需水两大类,这两大类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同样的重要作用,但现实中,人们往往只注重社会需求用水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用水。

因此,我们需要科学而合理的对水资源优化配置,既考虑到经济需求,也要考虑到生态需求。

在需水预测中,既要考虑总需水量不断变大的事实,又要考虑因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的改善,污水处理技术的升级,循环用水观念深入所产生的节水效果。

使需水预测符合节约用水观念。

在勘察与预测水资源时,要注意理清可供水量与可利用量的关系。

可供水量是指可从地表和地下天然水体取走供人类利用的水量。

可利用量是在保护生态环境且经济技术合理的情况下,在总水资源量中通过水利工程调节和调度可供人类净消耗的那部分水资源量。

二者是密切联系的。

可供水量和可利用量之间的关系是,由于抽取的天然水往往没有被全部消耗,所以必然有一部分要重返自然界,重入进水循环。

例如农业灌溉,城市绿化洒水等。

这些回归水还可以被重复利用。

所以说,可供水量可以大于可利用的水量,即可供水量等于可利用水量乘以重复利用系数。

可利用量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系数相关,加大水资源的可利用量是节水的重要措施。

三、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包括海水,河水,大气水,生物水,地下水。

就目前人类状况来说,水资源仅指淡水资源。

水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储量却是有限的。

浪费或污染的
水资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为人类所利用,且会造成循环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总量的提高,污染加剧,造成了淡水缺口越来远大。

有些突如其来的因素会使污染更为严重。

例如这次地震造成的日本核泄漏,使得福岛周围十三个地区的淡水变成毒水,不能再为人所用。

所以就目前来说,可供人类使用的水资源急剧减少,如果不严肃对待并加以解决,那样我们可能就会面临人类史上一个难以接受的重大问题。

资料表明,全世界的总用水量越来越大。

随着人口的增加,科技发展的需要,世界用水量从1940年的8200亿m3,增加到1970年的26000亿m3,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上已有45个国家用水告急。

21世纪初发展中国家还有21亿人得不到廉价的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我国的水资源状况也很不乐观,有一百多个城市为缺水城市,四十个为极度缺水城市。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地大物博之国,水资源总量也比较高,总量为28124亿m3,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则大大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2163m3,相当与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排在世界一百多位,我国也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

同时,由于我国有大面积的的季风气候区,水资源时空分布非常不均匀,年内、年际变幅大。

并且,我国地理跨度大,且地形复杂,加之山脉阻挡等因素,造成地区间降水差异大。

水土资源分布不协调,造成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严峻,水资源配置难度增加。

尤其在干旱的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己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岩溶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
为了保障岩溶地下水资源合理分配,应采取目标规划方法。

目标规划
方法的基本特点是目标间不可公度,目标间可以出现相互矛盾但允许人工调整和干预。

不同目标有不同特性,同一等级目标还可以有几个子目标,子目标间其重要性以权重确定。

一个地区的水资源分配,在考虑实情的情况下应按行政区分划。

大多分为5个管理区,每个区域的供水指标由供水模拟模型决定。

岩溶地下水开采要满足以下六个目标:一,地下水开采量要小于允许开采量。

二,要优先满足人类生活用水。

三,要满足各区域内不同工业用水需求。

四,要向保证工业产值大的企业倾斜,淘汰落后企业。

五,保证开采水资源的投资最小。

六,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水位降深满足小于流域水位降深允许值。

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在满足上述水资源均衡约束的条件下,应优先保证各部门的用水要求。

决策者应该制定近期和远景水资源分配和优化方案,将优化结果分别代入地下水水量模拟模型中,可预测规划年优化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位。

在水资源供给量调整过程中,应主要调整电力、煤炭、化工用水量,其中电力用水量调整幅度较大,因为电力工业的供水效益比较低。

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在新建和已经存在的项目中,要进行水资源利用率调查,以确定各行业的用水效率,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例如,山西省的煤炭,电力,冶金行业比较发达,但山西省位于缺水区,而这些行业又是用水大户。

山西省在开采地
下水资源时就必须考虑相邻省份的利益诉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五、我国岩溶地下水开发实例
以下我国岩溶地下水开发的成功实例对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岩溶峰林平原区,在地质人员的指导下,开发深层岩溶地下水,建立了以蔬菜为主的高效农业基地,使蔬菜增收20%~30%,人均增收350元。

同时,也有效地治理了当地的石漠化,带来环境效益。

在表层岩溶泉和坡面流汇集的山凹部位,分散修建蓄水池7处,采用滴灌技术,满足果树和药材基地的用水需要,建成了4种类型生态综合建设区,当地居民人年均收入增加了800多元。

实施了巨木地下河岩溶水开发示范工程,利用地下空间在地下河出口处筑坝拦蓄地下水成库,建成了库容239.2万立方米地下水库和300立方米的高位蓄水池,解决了1.2万余人和1.4万余头牲畜的饮水和8000余亩农田灌溉难题。

水稻年增收90万公斤、油菜年增产8.82万公斤,实现年收入145万元。

参考文献:
[1]甘挑,李令跃,尹明万.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j].中国水利,2002,4.
[2]梅亚东,冯尚友.水资源复合系统基本特性的探讨[j].水科学进展,2005,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