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
1.某水源地经勘察求得该区地下水资源年总补给量为904960m3,利用可开采系数法(开采系数取0.6)计算天平均可开采量。
下列哪一选项接近计算成果?()
A.2500m3/d
B.2000m3/d
C.1500 m3/d
D.1000m3/d
用户答案:[C] 得分:7.00
2.平原区某水源地岩性为粉土,地下水位埋深
3.5m,面积1000m2,年平均降雨量800mm,年平均降水入渗系数取0.31。
下列哪一选项,接近该水源地降水入渗补给量。
()
A.520m3/d
B.580 m3/d
C.613 m3/d
D.679m3/d
用户答案:[D] 得分:7.00
3.根据《地下水资源勘察规范》SL454—2010的规定,“查明评价区或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量,提出开采方案,并预测开采后地下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为地下水资
源评价、开采、利用、管理和保护以及水源地设计提供依据”是那个勘察阶段的任务?()
A.普查阶段
B.初勘阶段
C.详勘阶段
D.开采阶段
用户答案:[C] 得分:7.00
4.山前冲洪积扇地区为查明其分布结构,水文地质主勘探线布置应符合下列哪一选项的要求?()
A.垂直冲洪积扇轴方向布置
B.沿冲洪积扇轴方向布置
C.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
用户答案:[B] 得分:7.00
5.根据《地下水资源勘察规范》SL454-2010的规定,下列哪种物探方法适于浅埋地下水流向探测?()
A.声波探测
B.地质雷达
C.反射波法
D.自然电场法
用户答案:[D] 得分:7.00
6.某水源地上部为粘土层,下部含水层为中粗砂厚18.5m,进行稳定流抽水试验,试验孔孔径0.3m,过滤器长18.0m,影响半径140m,抽水试验成果为S1=1.0m、Q1=411m2/d;S2=1.5m、Q2=625m2/d;S3=2.8m、Q3=1152m2/d。
下列哪一选项最接近该试段的渗漏系数K?()
A.K=5.45m/d
B.K=7.9m/d
C.K=21.73m/d
D.K=24.17m/d
用户答案:[D] 得分:7.00
7.利用稳定同位素2H—18O可判别下列哪一选项的水文地质问题?
()
A.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
B.地下水年令
C.地下水流速
D.岩溶通道的分布与连通
用户答案:[A] 得分:7.00
8.下列哪一选项对根据抽水试验资料绘制的凹向Q轴的Q—S曲线的解译是合理的?()
A.表明地下水具有承压性
B.表明地下水是没有承压性的潜水
C.表明地下水源不足,缺少充分的补给水源
D.表明抽水试验有误
用户答案:[D] 得分:7.00
9.根据《地下水资源勘察规范》SL454—2010的规定,稳定流抽水试验的降深值应符合下列哪项规定?()
A.最大降深宜为含水层厚度的1.0倍,其余两次降深宜分别为最大降深的1/3和1/2
B.最大降深宜为含水层厚度的0.5倍,其余两次降深宜分别为最大降深的1/4和1/3
C.最大降深可接近孔内设计动水位,其余两次降深宜分别为最大降深的1/3和2/3
D.最大降深可接近孔内设计动水位,其余两次降深宜分别为最大降深的1/3和1/2
用户答案:[C] 得分:7.00
10.下列哪一选项对给水度取值的解释是正确的?()
A.饱水岩土的整个体积与其在重力作用下可自由流出的最大水体积的比值
B.饱水岩土在重力作用下可自由流出的最大水体积与整个岩土体积的比值
C.承压含水岩土体在水头降低1m时,释放的水体积与岩土体体积的比值
D.承压含水岩土体在水头降低1m时,岩土体体积与其释放的水体积的比值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1道题】
1.多孔抽水试验,含水层厚8m,布置一排观测孔。
下列哪两个选项的观测孔布置符合《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抽水试验规程》SL720-2005的
规定。
()
A.1#观测孔孔距1.5m、2#观测孔孔距7m、3#观测孔孔距15m
B.1#观测孔孔距2m、2#观测孔孔距8m、3#观测孔孔距16m
C.1#观测孔孔距3m、2#观测孔孔距14m、3#观测孔孔距24m
D.1#观测孔孔距3.5m、2#观测孔孔距16m、3#观测孔孔距26m
用户答案:[BC] 得分:1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2道题】
1.判断以下对地下水资源概念描述的正确性:“对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条件做出科学的、全面的分析和估算,称为地下水资源评价”。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规定,常规质量指标挥发性酚类Ⅰ、Ⅱ类限值均为0.001mg/L。
某水源地水样分析检测结果为0.001mg/L,按规定应定为Ⅱ类。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