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探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探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探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幼儿教育是个体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教育阶段。

它不仅是幼儿个体进
入小学的准备阶段,而且被视为个体成长的人生基础,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由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持的不恰当的观念、幼儿教育机构办学理
念的偏差、幼儿教师素质等问题,造成目前的幼儿教育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影响到幼儿教育的效果,甚至造成他们不能健康地成长。

本文在分析现在存
在的相关问题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改进目前的幼儿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3-0125-01
随着我国的社会大发展,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国家已把幼儿教育作为“基础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基础”受到相关部门和教育界的重视和关注。

一、现今我国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
1.办园理念单一,缺少特色教学。

随着大批的社会力量加入办学队伍,竞争
更是十分激烈,大部分都是打着特色办学的旗号广招生源,但实际上只是增设了
一点新的教学课程,增添一些新的活动内容,或者依靠某科研院校,或者请个外
籍老师等等如此,没有明显教学特色。

口号大于内容,形式大于实际。

2.管理理念的机械化。

虽然我们的幼儿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但是在幼儿园
的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标准化、系统化的倾向,评价仍以将成性为主。

对于孩子
的管束教师发不开手脚,对教师的约束性太多,教师没有管理权,更没有监督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因此,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削弱了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由上而下的评比制度,更是给教师带了心里压力。

形成了机械式的工作模式。

3.课程的设置过于形式化。

我们的幼儿教育虽然与国际的交流日益增多,但
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对教师的培训不够及时,造成许多教师对新理念和新教育
模式的理解不当,在实际工作中过于形式化和潮流化,对国外的现今教育经验过
于追捧。

采取了拿来和照搬的办法,忽视了文化差异带来的弊端,没有真正的结
合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4.幼儿园和家庭合作效果欠佳。

在新的教育模式中,虽然注重和家长之间的
合作、沟通,但是过于形式化,交流方式过于简单,不够深入,交流内容脱节。

教师的主观因素影响了家长的判断,交流内容也就是简单的通知、信息、及收费。

合作形式过于简单形式化。

实际效果不明显。

二、幼儿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办学目的利益化,缺少特色。

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非义务教育幼儿园的产生,以前由国家负担的公办体质幼儿园,被推向了市场,旧的体质和模式失去了意义。

许多非义务教育幼儿园为了多招生,应和家长,追求利益,采用了纯功利的教学理念办学,违背了国家的办学初衷,并与国家制
度相违背。

用所谓的特色来办学,耽误了幼儿的发展。

2.幼教管理理念机械化。

我们的管理观念过于陈旧,还是遵循着旧的管理观念,政治权威过多的干涉了教育制度的制定,限制了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模式,使
管理关系形成了单项服从的方式,行政权威又以一种领导者和评价者的姿态参与
幼儿园的管理工作。

这种服从性的管理模式极大的影响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阻碍了幼儿园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3.主观因素造成课程设置形式化。

幼儿教育课程设置形式化的原因主要有三
个方面,第一是社会舆论的压力。

社会教育价值观的扭曲,重要的是科学的教育理念不能正确实施。

第二是家长的教育观念滞后,和现今的教育模式产生分歧。

第三是教师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观念保守。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制约,影响了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设置,从主观上影响了幼儿园的发展。

4.教育理念差异造成教育形式化。

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方面的合作过程中,幼儿园占主导地位,总是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开展工作,没能和家长共同研究孩子的教育问题,由于家庭背景和客观因素的不同,许多家长隐瞒了自己家庭内部问题和教育孩子方法的缺陷,使得幼儿园和家长沟通成了形式,加之教育理念的差异较大,导致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过于形式。

三、现今幼儿教育发展的对策
1.真正开展特色教学,保证幼儿全面发展。

要想把幼儿园建设成一个有特色的教学环境,创建特色幼儿园,必须从实际出发,真正抓好各项工作的开展,保证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2.创新理念,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聪明才智,增强每个教师的创新意识,让每个教师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和发展,刺激他们的积极性,为教师提供公平、民主的管理机会,更好的开展工作。

3.设置符合幼儿发展的教育课程。

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素质培训,严禁照搬或模仿课程模式,严守教育化、生活化、整体化的基本原则,开发多领域知识,构建有自己特色的课程资源。

4.开展具有特色主题的活动(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

开展有鲜明特色的主题活动。

例如:开展“我是一个粉刷匠”的主题活动,目的就是以轻快悦耳的歌声和有创造性的舞蹈语言激发孩子的参与意识和表演欲望。

要求孩子穿上道具衣服,随着音乐唱歌跳舞,启发孩子们的联想意识,老师问: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啊?孩子们回答:我们是一名粉刷匠在工作,让孩子们用歌唱和舞蹈的方式表达出来。

目的就是通过主题活动激发孩子们的活动热情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吴静如等.国际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J].幼儿辅导.2010 (6).
[2]黄甫全.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J].早期教育.2009(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