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模拟
PfATP6与模板蛋白liwo的同源序列比对
PfATP6的同源模建结构与模板SERCA的结构对比
left
right
2、配体与受体的对接研究 1.根据PDB中SERCA/配体晶体结构模建确定PfATP6的活性口袋 2.用Cerius 2/Ligandfit模块在CFF1.01立场下模拟配体黄花蒿素衍 生物 与受体PfATP6在活性口袋的对接,同时用LUDI模块进行生 物活性评价。
2、本文分子动力学模拟使用SPC/E水模型来模拟溶剂环境。
3、对三种不同电荷分配的体系,在NVT系综下,分别设置截 断距离为10Å,并设置周期性边界效应。对三个体系分别首先 进行500Ps的平衡计算,然后模拟2ns,直到体系能量收敛。
结果讨论: 对模拟结果中,三个体系中水分子与多酸分子相互作用的 性质,本文采用三种指标来进行分析与讨论。 i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离散系数) ii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s (水分子的径向分布函数) iii The hydrogen-bonding properties (氢键的性质)
研究体系:
计算方法:
1、本文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使用三种不同的原子电荷分配方 式,模拟多酸分子的力场势能,比较三种不同模拟方法得到的 模型性质。三种电荷分别是Mulliken电荷,CHelpG电荷和形式 电荷。其中Mulliken电荷使用ADF程序计算得到, CHelpG电 荷使用Gaussian程序计算得到。如图: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受体酶PfATP6的同源模建:
PDB库中BLAST 程序同源搜索
PlasmoDB数据库
PfATP6的氨基酸序列
InsightⅡ/Homology 同源比对
同源相似性43.5%SERCA 序列(PDB ID:liwo)
CFF力场下优化
PfATP6三维模型
PfATP6的最终三维构象
黄花蒿素衍生物与PfATP6对接模型
LUDI生物活性评价结果
结论:
1、用同源模建方法构建了PfATP6的三维结构模型 2、黄花蒿素衍生物与PfATP6主要靠与263、272 、 273号疏 水性氨基酸的疏水性相互作用结合,得出了黄花蒿素衍生物 抗疟疾的作用机理。 3、LUDI评价结果表明黄花蒿素衍生物的对的抑制活性很高 这 与黄花蒿素衍生物的体外生物活性实验吻合。
例二 多酸分子动力学模拟
本文研究的意义: Keggin结构的POMs体系,目前大多数研究工作主要集中 在使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其电子性质(氧化还原,磁性,催化 活性等)。 但是这些工作是假设多酸分子存在于真空中的。然而多酸 的作用主要是在溶液状态中体现的,所以,本文使用分子动力 学方法第一次研究了多酸分子在水溶液中的性质,给出了溶剂 (水分子)-溶质(多酸分子)相互作用的信息,为更好的理 解多酸参与的化学反应提供了理论模型。
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模拟
例一 蛋白质的同源模建,分子动力学
恶性疟原虫Ca2+-ATP酶(PfATP6)的三维结构 模建以及与黄花蒿素衍生物的分子对接
研究的体系
• 受体:恶性疟原虫的Ca2+-ATP酶(PfATP6) 。PfATP6 的氨基酸序列已知,但其三维结构尚未知晓。 • 配体:黄花蒿素,是由黄花蒿中提取出的一种倍半萜 稀内过氧化物,并且它的衍生物已被用于临床治疗抗 药性疟疾。
结论
本文使用三种不同的原子电荷分布方式,使用SPC/E水分子 模型,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多酸分子在水溶液中,与水 分子相互作用的性质。具体结论如下:
1、由于溶质分子为阴离子,在包裹溶质分子的水分子层中,第 一层的水分子的H原子分别取向于多酸分子。 2、溶质周围,水分子大多集中在距离溶质分子6-9Å的范围内。
3、从水分子与多酸分子形成的氢键性质来看,氢键中,多酸分 子的端氧,因其所带的荷载电荷较大,即 最有效的溶剂化位点为端氧,桥氧溶剂化效应较小。
4、多酸分子的溶剂化效应,随着荷载电荷的增大而增大。 5、在三种电荷分配方式中,通过计算结果的比较发现, ChelpG电荷分配方式与实验结果吻合的较好,是一种比较 精确的点和分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