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重点)
2.学习一组与海岛、港口有关的词语,认识6个生字,并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3.认识汉语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
4.能仿照例子,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句话。
(重点)
5.朗读和背诵4句关于“改过”的名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准备好书写练习纸;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把握事物的特点;搜集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语文园地”就像语文知识的百花园,在这个花园里,我们可以继续识字,可以学习灵活运用词句,可以对古诗、名言警句进行积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这个大花园徜徉吧,看看谁的收获最大。
二、教学“交流平台”
1.导入: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难懂的句子,大家会怎么办?
预设:我们会联系上下文,我们会查资料……
2.过渡:大家说得真好。
理解词句乃至文章意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素养。
掌握了理解难句的方法并运用到我们的阅读实践中,可以很好地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那么,理解句子有哪些好的方法呢?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次的“交流平台”,看看这些小朋友掌握了哪些方法。
(1)分角色朗读“交流平台”。
(2)教师归纳板书理解句子的方法:
①结合生活经验;②联系上下文;③查阅资料;④向别人请教。
3.除了书上说到的这些方法,你还有哪些理解句子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得出:
(1)抓住关键词理解全句;(2)抓住修辞方法理解句子;(3)想象画面理解句子。
4.开展交流:联系本单元课文或者以前学过的课文说说自己运用某种方法理解句子的例子。
如:“人影给溪水染绿了”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抓住关键词“碎”的方法来理解。
“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抓住修辞的方法来理解。
“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可以运用抓住关键词和想象画面的方法来理解。
5.小结:理解句子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难懂的句子,好好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词句段运用”
1.教学第1小题。
(1)读一读两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说说它们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2)交流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米饭没熟.,还要再蒸一会儿。
(食物烧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
②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熟练)
③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
..。
(指食物的滋味)
④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
..。
(趣味)
(3)口头巩固练习。
2.教学第2小题。
(1)出示例句,指名朗读,说说第1句话表现了表弟的什么特点;第2句话是通过什么表现孩子们的高兴的。
(2)引导学生交流句子的规律。
发现的规律是:句子是围绕开头“我的表弟
小沙天生胆小”来写的,后面部分把“胆小”这个意思写得更清楚明白。
(3)学习例句,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写。
(选择下面任意一个开头写一写)
小丽多才多艺……
小丽多才多艺,她不仅能歌善舞,还能写会画。
每次学校文艺汇演都有她的身影,每次书画大赛她都荣获优秀证书。
雨下得真大……
雨下得真大,黄豆大的雨滴直落下来,有的调皮地跳到花丛中,任由小草和小花伸出手臂拥抱着它们;有的雨点儿蹦到雨伞、车窗上,溅起一朵朵晶莹的水花,敲打着,好像在奏乐。
不一会儿,雨点儿们就聚集在一起,在地上积起了一个个小水洼,汇成了一条条小河。
(4)组织相互交流,师生共同评议:有没有围绕一个意思来写,有没有表现这一事物的特点?
四、进行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懂得了理解难句的方法,还学习了“围绕一个意思”写语段。
要加强巩固,注意在阅读教学和课后练习中不断地运用,才能熟能生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学习
1.根据语境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一阵疾风
..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 )
(2)她工作起来废寝忘食,终于积劳成疾
....。
( )
(3)经过两个小时的比赛,双方还是胜负难分
....。
( )
(4)今天的少年儿童肩负
..建设祖国的重任。
( )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学“识字加油站”
1.出示两组词语,自由朗读,注意生字的读音,将词语读正确。
2.同桌之间相互朗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词语和生字,师生正音。
注意“瞭望、缆绳、铁锚”的读音。
(2)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去掉拼音认读。
(4)齐读。
4.再读词语,联系课文插图,想一想这些词语都跟什么有关,说说读了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5.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实物和相对应的词语,指导学生再读。
三、教学“日积月累”
1.自由朗读名言警句,做到正确、流利。
2.指名朗读、齐读,师生相互正音。
3.同学们,这几句名言你们喜欢吗?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学生自由交流。
4.教师出示句子出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1)“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指君子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旨在劝导人改过。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一个人谁没有过错?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4)“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意思是改正错误不要吝惜,听从正确的意见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5.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6.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
(1)自主熟读,尝试背诵。
(2)同桌互相背诵。
(3)指名背诵。
(4)齐诵。
7.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改过”的名言警句。
四、进行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组有关“改过”的名言警句,课后背诵给家长听,还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最关键的是要学做知错就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