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优秀教案

最新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优秀教案

三年级第一单元同步作文课程内容:猜猜他.是谁趣味导入:唐僧孙悟空(如意金箍棒=定海神珍铁)猪八戒沙和尚以上人物均来自吴承恩的《西游记》本课重点:写人文章的五种技法技法一:审清题目,确定人物题目《猜猜他是谁》(围绕“他”的写人文章)选择身边熟悉的人:老师、朋友、同学、家人设置悬念,文末揭秘技法二:按顺序抓特点写外貌1.按顺序:个头——体型——容貌(从上到下)——衣着打扮注意:由整体到局部,局部可从上到下2.抓特点:印象深刻、与众不同、最能体现性格或品质技法三:加入想象,巧用修辞比喻:将眼睛比喻为“黑珍珠”“弯月牙儿”其他修辞:拟人、排比技法四:列举事例反映人物特点选择典型事例:品质、优点、爱好、性格、兴趣①反映人物性格:爱唠叨②反映人物爱好:爱读书③反映人物性格:负责任以上三个范例共同点:段首中心句,直接概括出人物特点技法五:结尾融入真情实感1.感谢之情2.喜爱之情3.赞美之情范文讲解:《我们班的“挑刺大王”》1.首段按顺序、抓特点刻画人物外貌2.点明人物“爱挑刺”的性格特点3.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爱挑刺”却友善的性格特点4.结尾表达感谢之情三年级古诗文板块(一)课程内容:咏山◎杜牧与《山行》1.文学常识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大李杜:李白和杜甫2.古诗概览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古诗精读◇题目解析山行:在山间的路上走◇诗句精读①远上寒山石径斜寒山:深秋时节的山石径:石板路,径:路斜:弯弯曲曲②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产生、生出白云生处:白云漂浮的地方③停车坐爱枫林晚坐:因为晚:傍晚④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叶:秋霜打过的红叶。

红于:“于”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A)于(B)的短语表示比(B)(A),如红于二月花,意思就是比二月花红。

1◎李白与《望天门山》1.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2.古诗概览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古诗精读①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断:从中间隔断。

楚江:即长江。

长江中下游部分在古代流经楚地,所以叫楚江。

开:劈开,断开。

②碧水东流至此回至此:在这。

一作“直北”。

回:回漩,回转。

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③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出现。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点评:动态之美,壮阔景象◎杜甫与《望岳》1.文学常识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大李杜),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2.古诗概览2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古诗精读◇题目解析:“岳”本义指高大的山,这里指五岳宗主——泰山。

◇诗句精读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

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

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

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

夸张的说法。

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

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③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决眦():眦:眼角。

眼角(几乎)要裂开。

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3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

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望岳观感:远望:绵延;近看:秀美;半山腰:缥缈;登顶远眺:雄伟◎咏山诗常用词汇汇总(1)阴阳:文言文中的阴阳也可表示南北,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2)昏晓、朝暮:在文言文中代表早晚。

(3)凌:登上。

(4)回:迂回、曲回。

(5)壑:山沟。

(6)浮云:漂浮在天空中的云。

(7)丈、仞、尺:都是长度单位,十尺为一丈,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一尺的长度各朝代都不同,唐代为30.7厘米,宋代为31.68厘米。

(8)猿鸣:猿猴的鸣叫声,因为接近人的哭声,所以一般用来渲染悲凉的气氛。

(9)松柏:山中常见的乔木。

【三年级】第3讲:第二单元同步作文一、牢记日记格式第一行:正中间的位置,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天气变化。

第二行:写上题目(可有可无)。

第三行:正文,注意开头空两格。

二、分清日记内容日记内容分写人日记、写景日记、状物日记、记事日记。

◎写人日记描写外貌(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动作描写:如站、踮、坐、拿、剥、放、吃等动词的使用性格特点:如妹妹的馋嘴赞美品质:如助人为乐◎写景日记所见:白色的丝带所闻:“嗒——嗒”的声音所感:进入了美妙的音乐世界运用修辞方法:“断了线的珠子”“无数条白色的丝带”“豆子”等比喻表达个人感情:对“雨”的感谢之情拓展:判断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的秘诀是“相似不同类”。

◎状物日记:按顺序、抓特点;生活事例;表达感情三、写事日记技法1.写清楚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加入心理描写人物的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三年级】第4讲:语文基础知识(一)◎了解汉字1.世界上的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钉头字)古埃及——圣书字汉字却是唯一流传下来的文字。

【小拓展】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古埃及(尼罗河);古印度(恒河);中国(黄河)2.汉字的起源结绳记事(记录事情;记录年龄)——符号记事(史官仓颉造字)【小拓展】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

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有重瞳的只八个人:仓颉、重耳、虞舜、项羽、吕光、高洋、鱼俱罗、李煜。

3.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刻在青铜器)——小篆(书同文)——隶书——楷书(以颜真卿和柳公权为代表)——草书——行书(由繁趋简,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与苏轼的《寒食帖》为代表)4.造字的方法象形字:把物体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指事字:独体含有绘画中抽象的东西。

会意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而成,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形声字:一半是形旁,一半是声旁◎查字典的方法查字典的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1.音序查字法(知道读音,却不知道字形与释义)(1)先背熟汉语拼音字母表,熟练掌握音序。

(2)看清要查的第一个字母是什么,在字典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查到这个大写字母。

(3)第一个字母相同,则按第二个字母的音序排列如此,找到要查找的那个音节在正文中的页码,并标明。

(4)翻到指定的页码找到音节,按四声的顺序,查到要查的字。

2.部首查字法(知道字形,却不知道读音与释义)(1)确定字的部首,根据部首的笔画在“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及它在“检字表”中的页码。

(2)根据所查部首所在的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这个部首,除去部首外,数清这个字余下部分的笔画,在部首下找到相应的笔画栏,找到要查的字及它的页码。

【补充】确定部首小妙招上下都是部首的字,查“上”不查“下”。

左右都是部首的字,查“左”不查“右”。

内外都是部首的字,查“外”不查“内”。

可做偏旁部首的独体字,查“整体”,不查“部分”。

分不清部首的独体字,查“起笔”,不查“落笔”。

笔画中藏有部首的独体字,查“部首”,不查“起笔”。

特殊的字要记牢。

3.数笔画查字法(知道字形,不知道读音及部首)(1)数清要查字的笔画数,然后在“笔画查字表”或“难检字笔画索引”中找到相应的笔画数这一项。

(2)弄清要查字的第一笔的笔形(笔画多的还要看第二笔),在确定笔形的栏内就可以找到要查的字了。

【补充】数准笔画小妙招看准字形,掌握8种基本笔画掌握基本笔画的变形,共28种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写连笔字【三年级】第5讲:第三单元同步作文【知识拓展】中国古代帝王的服饰——龙袍(绣有九条龙)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丹麦)代表童话:《海的女儿》《拇指姑娘》《野天鹅》童话的分类:常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一、结合提示,整理资料A.人物:国王、啄木鸟、玫瑰花B.时间:冬天、黄昏、星期天C.地点:小河边、超市、森林、厨房二、选取角色,拟定主题选取角色:可以选取一个角色,也可选多个角色,还可自己加入其他角色拟定主题:1.做事谨慎,勿自以为是;听取他人意见,不骄傲自满2.不钻牛角尖;忠于职守,勤奋努力3.要谦虚;敞开心扉接纳别人三、设置情节,加入想象1.人物的勾画2.环境的营造3.设置对话场景◎关于想象具体、合理、大胆、深刻四、变换角度,编写童话尝试使用第一人称“我”(使用时要点明身份,告诉读者“你是谁”)◇编写童话(文章结构):☆开头选取角色,拟定主题例如:我(使用第一人称)是(国王、啄木鸟、玫瑰花)……生活在……(生活环境、可添加其他角色)提示:选取的角色要有主次。

☆中间设置情节,加入想象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加入人物对话)☆结尾说清结果,阐明道理▽可用素材:国王:做事谨慎,勿自以为是。

啄木鸟:忠于职守,勤奋努力玫瑰花:要谦虚,敞开心扉接纳别人。

三年级古诗文板块(二)课程内容:赠言诗◎苏轼与《赠刘景文》1.文学常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轼:车把手)北宋散文家、诗词家、书画家、政治家“诗神”“词圣”唐宋八大家之一,宋词豪放派开创者与苏洵、苏辙合称“三苏”2.古诗概览赠刘景文[北宋] 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3.古诗精读◇诗句精读①荷尽已无擎雨盖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②菊残犹有傲霜枝☆借物喻人,坚贞不屈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③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枯淡凄清,朝气蓬勃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1正是:意作“最是”。

橙黄橘绿: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李白与《赠汪伦》1.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誉为“诗仙”,又号“谪仙人”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2.古诗概览赠汪伦[唐]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