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分析报告--基于上市公司视角(2013年度)Author2014年4月严宗、黎时端、李韬、原彰、李超Ⅰ全年概览2013年,中国保险业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攻方向,总资产首次突破8万亿元,保费收入跃居世界第四位,行业风险保障作用突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明显提高,整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
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国保险业的原保险保费收入17222.24亿元,同比增长11.2%。
其中,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481.16亿元,同比增长17.2%;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0740.93亿元,同比增长7.86%。
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212.26亿元,同比增长16.53%;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9425.14亿元,同比增长5.8%;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123.5亿元,同比增长30.22%;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61.34亿元,同比增长19.46%。
保险业在2013年的快速增长,与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息息相关,还有就是近年来人们防范风险意识的普遍增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3年,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总体安全稳健。
截止2013年12月,资金运用余额为76873.41亿元,较年初增长12.15%。
银行存款22640.98亿元,占比29.45%;债券33375.42亿元,占比43.42%;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7864.82亿元,占比10.23%;其他投资12992.19亿元,占比16.9%。
截至2013年底,去年全行业实现投资收益3658.3亿元,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已达5.04%,同比增长1.65个百分点,是近四年来的最好水平。
这体现了保险公司适应外部形势的变化,使投资多元化、盈利化,增加了债券方面的投资,而不单单是多数存银行。
并且信托的异军突起,2013年以来信托产品的预期平均年化收益率在9%左右,大大吸引了保险公司的资金。
2013年保险公司总资产82886.95亿元,较年初增长12.7%。
产险公司总资产10941.45亿元,较年初增长15.45%;寿险公司总资产68250.07亿元,较年初增长11.9%;再保险公司总资产2103.93亿元,较年初增长14.02%;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190.77亿元,较年初增长29.92%。
净资产8475亿元,较年初增长7%。
利润总额达到991.4亿元。
这表明在这一年中无论产险公司还是寿险公司都保持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Ⅱ保险行业市场运行情况一、整体市场:基本保持稳定健康增长势头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保险业资产总额到达82886.9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2.70%。
2013年,全行业实现原保费收入17222.24亿元人民币,其中财产保险原保费收入6212.26亿元人民币,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11009.98亿元人民币;分别较上年增长11.2%,16.53%和8.40%。
保险行业整体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健康的增长势头,其中财产保险业务增长稳定,人身保险业务增长态势呈先抑后扬态势,进入6月份后开始稳定增长。
2013年,财产保险公司(可以经营财险、人意险和短期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481.16亿元,同比增长17.2%。
其中中资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6398.15亿元,市场份额98.72%;外资产险公司保费收入83.01亿元,仅占1.28%,中强外软的局面仍在持续。
同时在64家产险公司中,市场份额前三强仍旧为人保股份、平安财和太保财,其CR3达到64.80%,占据了半壁江山。
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0740.93亿元,同比增长7.86%。
其中中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10144.07亿元,市场份额94.44%;外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596.85亿元,仅占5.56%。
同样在68家寿险公司中,市场份额前四强仍旧为国寿股份、平安寿、新华和太保寿,其CR4达到62.52%,同样也占据了半壁江山。
2013年保险业利润总额达到991.4亿元,同比增长112.5%。
其中人保、国寿、平安、太保和新华五家上市险企合计实现净利润771.60亿元,同比增长55.8%,占行业总利润的77.83%。
此外,中国太平净利润15.30亿港元,同比增长16.3%;友邦保险中国市场净利润2.05亿美元,同比增长36%。
由上述分析可知,我国保险市场集中度较高,虽然相比于之前集中度有所下降,但属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图表12001年至2013年保险业总资产及增长率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图表22013年累计保费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月度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速财产险同比增速人身险同比增速2013-012011.876.35%611.5123.62%1400.360.23% 2013-023394.123.52%950.9416.21%2443.18-0.71% 2013-035150.596.53%1512.8016.32%3637.792.93% 2013-046466.749.20%2043.1117.06%4423.635.91% 2013-057743.889.40%2543.0116.11%5200.876.40% 2013-069512.4011.48%3126.6615.82%6385.749.48% 2013-0710709.5311.71%3608.4415.53%7101.109.87% 2013-0811942.7011.33%4086.3215.58%7856.389.24% 2013-0913432.6111.23%4621.2515.77%8811.368.99% 2013-1014631.6211.57%5072.1816.13%9559.459.29% 2013-1115886.3811.53%5584.9516.23%10301.439.13% 2013-1217222.2411.20%6212.2616.53%11009.988.40%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图表32012年至2013年累计保费同比增速图表42013年单月原保费收入及环比增速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图表52004年至2013年财产险与人身险市场集中度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二、财产险:产险业务保持高速增长,综合成本率逼近临界值2013年,财产保险原保费收入6212.26亿元,增速为16.53%,高于2012年的增速15.44%,实现了总量与增速的双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回暖,以及各保险公司大力发展电销、网销、移动平台等新兴销售渠道。
然而财产保险结构失衡——车险一险独大的问题,仍然持续。
以财产保险市场份额前三的人保产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为例。
三家公司财产保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了15%,然而其中绝大部分为车险(包括交强险和商业车险)业务所带来的收入,所占比例分别为73%、77.88%和78.11%。
虽然随着《农业保险条例》的实施以及信用保险、责任保险等支持政策的出台,非车险业务迅速增长,但车险一险独大的局面仍然持续。
2013年,中国产险行业市场经营秩序总体良好,但竞争日趋激烈,行业盈利能力面临下行压力。
这突出表现在综合成本率上升逼近临界值,进一步压缩了产险公司的承保利润空间。
2013年,人保产险的综合成本率从95.1%上升至96.7%,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从95.3%上升至97.3%,而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则从95.8%飙升至99.5%。
当综合成本率为100%时,即表示收支相等,无承保盈利,也没有承保亏损。
它是衡量产险业盈利能力强弱的主要指标,综合成本率越低说明产险公司盈利能力越强。
对此,原因有二。
一是理赔成本上升,虽然车险带来了保费增长,但是汽车零配件价格、人工维修成本、人身伤害赔偿标准的上涨,导致机动车辆险赔付率有所上升;而车险一险独大自然推高了综合成本率。
二是重大自然灾害频发。
如受“菲特”、“尤特”和“天兔”等特大台风、东北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企财险赔付率明显上升。
太保在其年报中披露,仅“菲特”台风就导致了该公司综合成本率上升1.1个百分点。
图表62013年单月财险保费收入环比增速图表72012年、2013年三大产险公司车险占比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或业绩报告,作者整理三、人身险:寿险触底反弹,转型之路任重道远2013年,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放宽以及费率市场化等监管政策,为保险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寿险行业整体保费增长好于上年,行业发展形势出现回暖。
人身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1009.98亿元,同比上升8.4%;其中人寿保险保费为9425.14亿元,上涨5.80%;人身保险中人寿保险仍旧一险独大,寿险保费收入占比86%;上市保险公司寿险利润总体同比增长了108%。
在银保渠道的持续高压之下,个险渠道的改善成为了寿险回暖的重要助推力。
中国人寿个险渠道实现保费收入1976.98亿元,占全部寿险收入的60.59%,比2012年上升了4.89个百分点,其个险业务实现税前利润249.03亿元。
太保寿险、平安寿险和新华保险同样在个险业务实现了增长。
并且除新华保险外,其余三家公司均在银保渠道上出现了衰退——新华上涨2.4%,而中国人寿下降16.5%,中国平安降幅17.9%,中国太保下降11.2%。
一直以来,投资型寿险产品如分红保险在我国寿险领域占据不小的份额。
2013年,中国平安分红险规模保费1082.93亿元,占全部寿险业务的49.37%;新华保险分红型保险保费收入803.77亿元,占全部寿险业务的77.55%;太保寿险分红型保险保费收入726.27亿元,占全部寿险业务的76.37%;中国人寿虽然没有披露分红型保险的保费收入,但是披露了保费收入前五位的保险产品,其中四款为分红型,它们保险保费收入为1083.92亿元,占全部寿险业务的35.45%由此可见一斑。
过分重视投资型的产品而忽略传统的保障型产品,这是我国寿险业面临的有一个严重问题。
近几年来,监管层希望保险公司回归保险保障的本质,因此积极引导行业重视保障型产品的开发与营销;同时对上市公司而言,投资者更重视内含价值和新增业务价值,所以转型成为各家公司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然而寿险行业营销员流失率高、销售惯性也大,并且保障型产品较复杂,所以大部分营销员偏好简单的理财产品;同时,部分公司为救市而推出高现价产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可以说寿险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
图表82000年至2013年人身险与寿险保费收入图表92013年人身保险各险种保费收入占比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偿付能力:偿付能力普降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