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城镇规划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摘要:小城镇规划设计是建设好小城镇的重要依据。
为了使小城镇得到合理发展,必须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明确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使整个小城镇在一个科学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逐步实现其发展目标。
本文主要针对小城镇规划设计的总体要求和原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可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乡镇企业聚集,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
对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1城镇建设规划总揽及要求
(1)小城镇规划必须参考当地的经济文化环境,不能盲目的统一发展,集体规划。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如同在以冶炼为传统发展项目的城镇盲目推行旅游发展或者在山清水秀的小城镇规划中添加重工业生产项目,这都是不合适的。
(2)小城镇规划中,人口的合理安排是重中之重。
人从来都是城市发展的主题,任何其他主题都不能超越甚至代替这一主题。
人的各项需求必须全方面按照本地的经济能力予以满足,城镇的各项
公共安全设施如医院,消防设施,警务机构等必须配置合理并不得缺少。
另一方面人娱乐,消费,放松的场所也必须规划进去。
(3)我国小城镇很多都是文化历史名地,在城镇规划中必须合理的保护这些文化古迹,并结合当地环境,用发展来保护,用自我经济衍生来使得古迹重焕光彩。
但是不考虑其他方面的盲目开发也是不可取的。
要顺势而为,无为而治。
不以经济目的而保护文化,而要以文化目的来发展经济。
(4)在设计规划一个城镇发展的时候,必须结合附近城市,农村的发展情况来合理调控。
做到小城镇小而精,必要设施完善,次要设施分开,减小城市规模,增强城市联系。
合理发展大学城,工业城,商业城这样的主要产业主导的城镇。
2小城镇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以人为本
营造人性化的城镇新区“以人为本”是小城镇新区规划设计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首要原则。
因此,小城镇新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到镇区居民和周围村庄的农民们各方面的需要,针对老城区中显现出的各种弊病,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全面的人性化的规划设计。
2.2突出文化内涵
塑造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传统是小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恒久力的东西”。
因此,小城镇新区规划设计应结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
小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除
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
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突出文化原则,塑造小城镇自己的特色。
不要把小城镇新区规划仅仅当成规划去做,而要更深一层地去“做文化”,力求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规划设计人员在对小城镇新区进行规划设计之前,要全面地考察、掌握小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2.3强化生态理念
打造园林式景观生态园林城镇是今后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设计是小城镇趋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结合生态建设进行景观设计,使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协调统一,是建设生态园林
城镇的必然选择。
因此,强化生态理念、注重景观设计是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该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则。
伴随着乡镇企业的繁荣和小城镇自身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小城镇的可持续
发展面临严重的考验。
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表现在:企业、商业、居住等功能区划分不明显;乡镇企业沿路展开,分布分散;城镇内部绿化面积、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均达不到国家标准;城镇缺少园林建设,景观设计更是匮乏;污水、雨水等地下管网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等等。
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小城镇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规划和景观设计,提高小城镇的形象和品位,吸引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加速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3城镇城市道路规划
3.1铁路交通及布置
铁路由铁路线路和铁路站场两部分组成。
鉴于本小城镇所在的铁路站为中间车站,而且客货合一,采取横列式的布置方式。
铁路站的布置往往与货场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鉴于本小城镇用地范围小,工业仓库也较少,为了有效地避免铁路分隔城镇、互相干扰,铁路站场布置在小城镇一侧的边缘,而且把客站和货站用地布置在小城镇的同侧方向。
同时把客站设置在接近小城镇生活居住用地,而把货站则设置在接近工业、仓库用地。
对于铁路线路不可避免地穿越城镇时,配合城镇规划的功能分区,。
为此,本小城镇把铁路线路布置在各分区的边缘,在铁路两侧各分区内均应配置独立完善的生活福利和文化设施,以尽量减少跨越铁路的交通。
另外,对于通过城镇的铁路两侧植树绿化,这样既可以减少铁路对城镇的噪声干扰、废气污染及保证行车的安全,还可以改善城镇小气候和城镇面貌。
铁路两侧的树木不宜植成密林,不宜太近路轨,与路轨的距离最好在 10m 以上,以保证司机和旅客能有开阔的视线。
3.2公路交通及布置
公路线路与小城镇的联系和位置分两种情况,即公路穿越小城镇和绕过城镇。
采用哪种布置方式要根据公路的等级、过境交通和入境交通的流量、城镇的性质与规模等因素来确定。
进行城镇公路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公路穿越城镇造成公路与城镇之间的相互干扰,但对过境公路穿越城镇也不能盲目外迁,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对交通量不大的过境公路,采取适当拓宽路面,在镇区内路
段可以改造为城市型道路,做到一路两用;但要结合城镇用地布局的调整,严格控制公路两侧建设项目,尽量减少交通联系,并且不宜作为小城镇的生活性干道。
4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跨入新的阶段,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小城镇的发展建设就成了重中之重。
随着城乡二元结构转向城乡一体化及城镇建设投资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不可预测因素增多,于是对小城镇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每位规划设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张金才.浅谈小城镇规划设计与管理[j].小城镇建
设,2009,(02).
[2]张增庆.对偏远地区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思考[j].
[3]叶红英.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