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博深高速公路招标文件;2、粤湘高速公路博罗至深圳段第二合同段施工图设计;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E40- 2007,《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4、本合同段现场勘测资料、地质、水文情况、以及地方材料的分布、施工道路情况。
二、试验目的根据本合同段现有的机械设备及施工工艺,通过选择不同的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最终试验得到93 区、94 区、96 区碾压含水量的允许偏差,最佳松铺系数,石方能满足下表中孔隙率标准的松铺厚度、沉降差,确定整平与整型的合适机具,压实机械的选择与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与遍数,作业队的人员组成与分工和质量控制方法等,用以指导本合同段路基填筑施工。
本次试验根据路基填料的不同和不同的松铺厚度共进行四层填筑试验,其中填土2 层,松铺厚度分别为25cm、30cm。
填石2 层,松铺厚度分别为50cm、55cm。
三、路基试验段的选择1、路基试验段选择要求:试验路段应选择主线路基且大于100m 的填方路段;2、我合同段路堤分为土方、石方路堤,其中土方试验段布置在ZK14+200~ZK14+300,试验长度为100 米,平均宽度36m,碾压试验有效面积为3600m2,石方试验段布置在YK14+180~YK14+280,试验长度为100 米,平均宽度为36m,碾压试验有效面积3600m2。
由于这两段路基为袋装砂井软基处理,目前袋装砂井及砂垫层已经处治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可作为碾压试验场地使用。
四、填料来源根据设计要求,取土区为K14++320~K14+520 段挖方,石方为潼湖隧道洞口出渣,将取土区表土清表后,经试验室取样同时送总监办做平行试验,检测土方及石方各项试验数据均符合路基填土及填石要求,其中重型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为2.03g/cm3,最佳含水量为10.1%,土颗粒分析试验判定该土为黏土质砂。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结果液限W L=24.1,塑限W P=18.4,塑性指数I P=5.7,判定该土为黏土质砂。
试验室在其他取土区取土试验后为黏土质砂,所以该实验土具有代表性。
五、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①、试验室标准试验成果汇总表(包括填料重型击实,CBR、液塑限,含水量,颗粒分析等)及粉土质砂的各项试验参数。
②、对路基中线、边线进行了测量及高程测量。
2、现场准备:①、试验段相应人员组织到位;②、试验段施工机械配备到位;3、人员分工:①、技术员 2 人,负责标高控制等技术工作,以确定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及现场指挥。
②、试验员 3 人,负责对路基填筑压实度进行检测,确定在达到压实度要求的碾压遍数。
③、测量员 3 人,负责对路基填筑中线及边线、填石路堤对路基沉降差层层检测。
④、现场配合工8 人,其中1 人负责指挥卸料,使填料均匀置于填筑路段,其余人员配合推土机整平,石方路基填筑时,超粒径填料采用人工破碎或清除。
4、机械设备安排①、取土及运输设备:采用挖机 2 台,自卸车 4 辆运料,填料运至碾压试验场地。
②、找平机械:推土机1 台,平地机1 台,推土机负责粗平,平地机负责精平,以确保路基的平整度。
③、碾压机具:SR22MP 型振动压路机。
六、施工步骤1、清表①、对试验段首先用全站仪进行放样,以确定边线或坡脚线,根据中桩及相应高程测出试验段横断面面积,对工程量进行复核,然后对试验段和取土区进行清表。
②、按各种填料松铺厚度要求计算出卸料面积,用石灰线划出方格。
③、填筑前先放出填筑边线,做好护桩,立出施工标尺,每个断面测量 5 个点,测量填筑前高程;加宽50cm 处用石灰进行标线,作为路基填筑的控制线,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路基左右边桩各引出 1 米护桩。
推土机推平后,由护桩量出断面测点位置,测得松铺面高程,计算松铺厚度;压路机碾压完成后,同样测得压实后高程,计算压实厚度,得出松铺系数。
2、路基填筑①、首先对路基填筑材料土壤应按每 5000m3或在土质变化时取样进行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含水量、重型击实、土的强度(CBR)试验,以确定所取土压实时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然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路基填筑材料用于试验段填筑。
②、清表后的填前碾压达到要求后(压实度≥90%),用全站仪重新进行放样,最后确立填土面积及坡脚位置,按要求每侧超宽 50cm。
填石松铺厚度分别为 50cm、55cm 共二层,填土松铺厚度分别为 25cm、30cm 共二层。
根据汽车拖斗容量大致计算出每堆土的倒卸间距,并用石灰划出方格网。
③、汽车将土运至填筑路段后,在专人的指挥下按规定间距卸料。
④、填筑过程中的机械组合及质量监控手段:A、当填料为土时,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
作业分层整平摊铺。
组织进土前先测量填土高程;上好土后用推土机推平;当粗平好的填筑土层在最佳含水量下(由试验人员抽检),路基填土压实应在土壤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进行,以获得最大压实度。
现场实测含水量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对土壤进行处理。
含水量偏低时采用洒水补水,含水量偏大时应将土摊开、晾晒,达到含水量的要求范围时及时碾压。
先用压路机静压一遍后用平地机精平测量填土后高度,计算松铺厚度,如超厚必须推薄;再用压路机振动碾压,稳压四遍后试验人员开始用灌砂法跟踪检测压实度,直至达到标准(记录对应的压实遍数),测量压实后高程,计算出松铺系数,最后再用压路机静压一遍收光。
B、当填料为石时,组织进料前先测量填土高程;进料后先对运至现场粒径过大的填料进行人工破碎(破碎后的石料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厚度的2/3),用推土机粗平,然后用人工配合平地机精平,再用压路机静压、振动一遍后测量填石高程,计算出松铺厚度,如超厚必须推薄再开始振动碾压,测量人员进行跟踪测量直到最后连续 2 遍累计沉降差小于2mm,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测量压实后高程,计算出松铺系数,最后再用压路机静压一遍收光。
⑤、推平、碾压时对不同填料采用不同的方法;土方:推土机粗平→压路机静压→平地机精平→压路机振压→压路机静压收光石方:人工解锤改小石料粒径→推土机粗平→人工配合平地机精平→压路机静压、振动各一遍→压路机振动碾压→压路机静压一遍收光。
第一遍静压,压路机行走速度控制在 3.2km/h~3.4km/h第二遍采用弱振,压路机行走速度 2.0km/h~2.1km/h第三遍至第六遍压路机为强振,行走速度 1.6~1.8km/h碾压时先轻后重、先边后中。
在碾压过程中,在推土机大致推平,人工整平后,再用推土机边整稳压1~2 遍。
稳压后,再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压路机碾压速度不超过最大压实时速3.4km/h,横向接头重叠0.4~0.5 米,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⑥、试验检测:石方填筑以沉降差法(即每碾压一遍测量人员用水准仪观测一次高程,得出前后沉降差并且记录好对应的碾压遍数,直到最后连续 2 遍累计沉降差小于2mm)及碾压遍数等密实度检测。
土方压实度检测以灌砂法为主,填筑时根据93、94、96 区分别控制压实度达到93%、94%、96%以上,每一压实层均检测压实度,检测频率为1000m2 检测 2 个点。
七、质量控制与检测质量控制主要在填前对取土区填料进行各项试验检测,以确保填筑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根据高等级公路施工经验,填土时,在碾压过程中,当碾压完第四遍时开始对压实度进行检测,压实度采用灌砂法进行现场检测;填石时,在碾压过程中,当碾压完第二遍时开始对路基密实度进行检测,密实度采用沉降差法进行现场检测。
质量控制:①、路基的密实稳定是保证道路结构质量的基础,试验段要以试验、检测作为主要的控制手段总结施工方法;②、由施工负责人记录施工机械配备情况、使用顺序、作业状态、作业遍数,记录材料准备情况,记录参加施工人员配备情况。
③、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采用灌砂法,取土样的底面位置为每一压实层底部,检测频率每1000m2 压实层测 2 处。
④、路基施工应严格按有关规范执行。
特别要严格控制路基填料的强度(CBR),不符合规定的土质,不能使用。
⑤、每层土松铺厚度严格按照预定的第一层25cm、第二层30cm。
每层石松铺厚度严格按照预定第一层50cm、第二层55cm。
⑥、交工验收时,对路基平面位置、宽度、标高、横坡和平整度进行检查验收。
质量检查评定遵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及监理补充规定的要求执行。
⑦、路基填筑的质量标准:土方路基实测项目.石方路基实测项目八、整理试验结果施工结束后,将测量资料,相关试验资料及施工段填筑时机械配备的大小、数量、类型及挖方段挖、运机械和运输力量均应按实际情况进行统计和整总结,得出不同机械压实土、石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备和合理的施工组织。
并将试验成果上报监理。
九、质量保证措施1、施工时严格按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2、路基填筑时,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及填料的含水量,并选择合适的压实时间。
3、现场试验时,认真、及时地填写试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以保证填方试验段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4、严格报表制度,对隐蔽工程检查项目必须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
5、虚心接受监理单位及业主提出的指导意见,积极请教完善质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