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风格与流派浅析

设计风格与流派浅析

目录关于风格的概述第一章东方传统设计风格一、中式风格二、东南亚风格三、日式风格第二章西方传统设计风格一、哥特式风格二、文艺复兴风格三、巴洛克风格四、洛可可风格五、新古典主义六、新艺术运动第三章现代设计风格一、现代主义二、高技派三、风格派四、白色派五、极简主义六、装饰主义七、后现代风格八、解构主义第四章当代主流风格一、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二、美式风格三、田园风格四、西班牙风格五、地中海风格关于风格的概述风格最早是指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

后来沿用到设计领域,就一部作品来说,可以有自己的风格;就一个设计师来说,可以有个人的风格;就一个流派、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学来说,又可以有流派风格(或称风格流派)、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

其中最重要的是设计师个人风格。

风格是识别和把握不同设计师作品之间的区别和标示,也是识别和把握不同流派、不同时代、不同民族设计之间的区别标示。

第一章东方传统设计风格一、中式风格中式风格是以宫廷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室内装饰设计艺术风格。

气势宏伟、壮丽华贵、高空间、大进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造型讲究对称,色彩讲究对比。

装饰材料以木材为主,图案多龙、凤、龟、狮等,精雕细琢、瑰丽奇巧。

中国的传统室内设计融合了庄重与优雅的双重气质。

现在的中式风格更多的利用了后现代手法,把传统的结构形式通过重新设计组合以另一种民族特色的标志符号出现。

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融合着庄重和优雅的双重品质从室内空间结构来说,以木构架形式为主以显示主人的成熟稳重。

中式建筑的组合方式信守均衡对称的原则,主要的建筑在中轴,次要建筑分列两厢,形成重要的院厅,论住宅宫署宫殿庙宇,原则都是相同的。

而其四平八稳的建筑空间,则反应了中国社会伦理的观念。

中式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木材结构的间架,正面为门。

中式风格中国人内在的宗教情结完美的结合在起,在些细节的地方勾勒出儒教抑或禅宗的意境:于客厅之内精心摆放的石刻甚至会同时具有儒道佛家的影子。

二、东南亚风格东南亚风格是一种结合东南亚民族岛屿特色及精致文化品位相结合的设计。

广泛地运用木材和其他的天然原材料,如藤条、竹子、石材、青铜和黄铜,深木色的家具,局部采用一些金色的壁纸、丝绸质感的布料,灯光的变化体现了稳重及豪华感。

东南亚风格的家居设计以其来自热带林的自然之美和浓郁的民族特色风靡世界,广泛地运用木材和其他的天然原材料,由于东南亚地处热带,气候闷热潮湿,为了避免空间的沉闷压抑,因此在装饰上用夸张艳丽的色彩冲破视觉沉闷;斑斓的色彩其实就是大自然的色彩,在色彩回归自然也是东南亚家居的特色。

东南亚风格家居设计的要点:1)取材自然别开生面取材自然是南亚家居最大的特点,由于地处多雨富饶的热带,南亚家具大多就地取材2)色彩搭配斑斓高贵在南亚家居中最抢眼的装饰要属绚丽的泰,由于南亚地处热带,气候闷热潮湿,为了避免空间的沉闷压抑,因此在装饰用夸张艳丽的色彩冲破视觉的沉闷;斑斓的色彩其实就是大自然的色彩,在色彩回归自然也是南亚家居的特色3)生态饰品:拙朴禅意大多以纯天然的藤竹柚木为材质,纯手工制作而成。

4)布艺饰品:暖色点缀各种各样色彩艳丽的布艺装饰是南亚家具的最佳搭挡用布艺装饰适当点缀能避免家具单调气息令气氛活跃。

在布艺色调的选用,南亚风情标志性的炫色系列多为深色系,在光线会变色,沉稳中透着点贵气当然,搭配也有些很简单的原则,深色的家具适宜搭配色彩鲜艳的装饰,例如大红嫩黄彩蓝;而浅色的家具则应该选择浅色或者对比色,如米色可以搭配白色或者黑色,种是温馨,种是跳跃,搭配的效果总是同样出众。

三、日式风格日本和式建筑,又称“合样建筑”或“日本式建筑”。

13-14世纪日本佛教建筑继承7-10世纪的佛教寺庙、传统神社和中国唐代建筑的特点,采用歇山顶、深挑檐、架空地板、室外平台、横向木板壁外墙,外观轻快洒脱。

日式设计风格直接受日本和式建筑影响,讲究空间的流动与分割,流动则为一室。

分隔则为几个功能空间,空间中总能让人静静地思考,禅意无穷。

日式风格也别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借用外在自然景色,为室内带来无限生机,选用材料上也特别注重自然质感,以便与大自然亲切交流,其乐融融。

日式风格装修的特点是淡雅、简洁, 它一般采用清晰的线条,使居室的布置带给人以优雅、清洁,有较强的几何立体感。

第二章西方传统设计风格一、哥特式风格哥特(Gothic)这个特定的词汇原先的意思是西欧的日耳曼部族。

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建筑文化与书写层面,所谓“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将中古世纪的阴暗情调从历史脉络的墓穴中挖掘出来。

哥特风格经常联系吸血鬼、教堂、等。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

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

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

当时法国一些教堂已经出现肋架拱顶和飞扶壁的雏型。

一般认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区的圣丹尼教堂。

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法。

法国盛期的著名教堂还有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它们与亚眠主教堂和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斯特拉斯堡主教堂也很有名,其尖塔高142米。

兰斯主教堂沙特尔主教堂亚眠主教堂博韦主教堂二、文艺复兴风格意大利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在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各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佛罗伦萨著名的美弟奇家族是当时最重要的艺术赞助人。

著名的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全部诞生在意大利。

文艺复兴建筑是在公元14世纪在意大利随着文艺复兴这个文化运动而诞生的建筑风格。

基于对中世纪神权至上的批判和对人道主义的肯定,建筑师希望借助古典的比例来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会的协调秩序。

所以一般而言文艺复兴的建筑是讲究秩序和比例的,拥有严谨的立面和平面构图以及从古典建筑中继承下来的柱式系统。

对建筑的比例有强烈的追求,例如必须是3和2的倍数使用对称的形状,集中式恢复“自然”,以尺规作图制图,以圆形和正方形为主反对哥特式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

十五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它地区,形成带了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兴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

建筑设计中文艺复兴风格往往体现在修饰层上。

三、巴洛克风格“巴洛克”是一种欧洲艺术风格,指自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

巴洛克风格虽然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确立起来的错觉主义再现传统,但却抛弃了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

巴洛克风格的在绘画方面的最大代表是法兰德斯画家鲁本斯,在建筑与雕刻方面的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的贝尔尼尼。

"巴洛克"一词的原义,含有不整齐、扭曲、怪诞的意思,“巴洛克”成为独特的风格,是由于它在艺术精神和手法上,与盛期文艺复兴有明显的区别。

如果文艺复兴可以归为“古典主义”,“巴洛克”可以归为"“浪漫主义”。

巴洛克风格的特点:一、豪华。

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艺术,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具有综合性,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浓重的宗教色彩;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

八、优雅与浪漫。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四、洛可可风格洛可可式建筑风格(Rococo Style)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

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放肆,追求华美和闲适。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Rococo Style),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

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特点是:贝壳和巴洛克风格的趣味性的结合为主轴,以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

德国南部和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空间显得非常复杂。

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 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

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

五、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表现特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 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居室设计方面的特点1、“形散神聚”是新古典的主要特点。

在注重装饰效果的同时,用现代的手法和材质还原古典气质,新古典具备了古典与现代的双重审美效果,完美的结合也让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

2、讲求风格,在造型设计上不是仿古,也不是复古,而是追求神似。

3、用简化的手法、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去追求传统式样的大致轮廓特点。

4、注重装饰效果,用室内陈设品来增强历史文脉特色,往往会照搬古典设施、家具及陈设品来烘托室内环境气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