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教案课题:《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型:阅读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抓住“喊、惊奇、奇怪”等词语指导读出句子的语气。

2.学习用换词、看图片和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绚丽多彩、花朵簇簇、懊丧等词。

3.重点理解“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这句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设计意图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2.出示生字新词,复习巩固:鼹鼠包裹弄破懊丧彩邮局邮递员花朵簇簇香扑鼻惊奇奇怪花籽车颗粒.齐读课题。

.开火车轮读由题目入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同时对课文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1.创设情境,理清人物关系。

学生边听教边梳这篇童话的人物比较多,因此理着一位热心的邮递员黄狗。

教师边讲述边在黑板上板画。

清人物关系是一个教学重点。

通过这样边讲述边板画学生对人物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1“鼹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单。

”“鼹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单。

”2包裹单。

”,读出喊的语气。

3呢?让我们默读课文的第3-5段,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默读课文3-5包裹?4.指名汇报,课件出示:鼹鼠先生拿着包裹,读句子:邮递黄狗在门口“鼹鼠先生,你的包裹.读出“喊”汇报交流,鼹鼠先生的读出虚心的.感受鼹鼠先抓住“喊”和“懊丧”这两个词,重点指导读好这两个句子。

.学生默读课6-11自然,边读边批.汇报交流。

解“绚丽多解“五颜六.组内合作表.读句子:小上,花朵簇小刺猬小狐狸在那从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的表现感受小路的美丽。

引导学生从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的“蹦啊跳啊”中感受小路给小动物们带来的快乐。

解“花朵簇.角色体验:受小路给小狐狸带来的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

理解“花朵簇簇”的意思?5乐的心情。

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说什么呢?1.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观察。

2.“”。

3.指导书写。

4.姿势。

5.展示学生书写作业。

学生写字学生点评书1.指名读“我颈鹿大叔寄是多么美好引导学生从松鼠太太的话中了解这条路为什么会开满鲜花。

从而感受长颈鹿2来。

3.理解“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么美好的礼物啊!”多么美好的礼物呢?生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

4所以说: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导学生读出的合课文的学“这是多美好的礼物这份礼物的美好。

1.出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齐读句子。

2你能做点什么呢?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升华文章情感。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反思《开满鲜花的小路》选自《中国名家经典童话——林颂英专集》,其中个别细小的地方进行了修改。

现结合试教情况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根据单元教学要素来进行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要素有两点:一是朗读时注意语气,二是继续学习默读。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抓住这两个方面进行科学设计。

在朗读方面,我是这样来处理以下三处的:1.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鼹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单。

”这个句子重点抓住关键词“喊”,让学生体会喊的语气,再通过拉长语气的方式来突破。

2.她看到门前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惊奇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呀!”她看到门前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奇怪地问:“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呀!”这两个句子的处理则是抓住“惊奇”和“奇怪”这一组近义词进行对比来处理的。

“惊奇”不仅要读出奇怪语气还要读出惊讶的语气。

而“奇怪”则重点强调奇怪,读出疑问的语气。

3.松鼠太太看见门前的鲜花,忽然明白了,对鼹鼠先生:“我知道了,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

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则指导学生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二、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童话故事,故事中人物角色较多,对学生理解故事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理清人物关系是一个教学重点。

在课堂上,我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境:从前,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条长长的小路。

小路从森林的这一头一直延伸到另一头,小路边分别住着:鼹鼠一家、刺猬一家、狐狸一家和松鼠一家。

森林里还住着一位热心的邮递员黄狗。

有一天,邮递员黄狗在鼹鼠家门口喊……,通过这样边讲述边板画既引出了新课,又让学生明了其中的人物关系。

三、主题升华略显狭窄。

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时,主要停留在要学会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上,教师没能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比如说可以结合环境保护来谈等。

学科:语文课题:《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前透视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自读自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但是这个童话故事中出现的角色比较多(一共有9个角色:长颈鹿大叔、邮递员黄狗、鼹鼠先生、松鼠太太、刺猬太太、狐狸太太、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故事情节上下两个部分时间跨度比较大(收到奇怪的包裹——到春天才发现这是美好的礼物),故事上下两部分的情节衔接过度不是很清晰,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涵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6个生字(鼹、裹、懊、丧、簇、绚),会写8个字(邮单颈局粒破丧巧)。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中理解感受小动物们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3、采用角色体验,想象说话来领悟“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感受环保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读故事——抓角色——理情节——悟情感,“悟读组合式”组织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开满鲜花的小路”的形成过程感受和谐、环保的主题。

重点、难点重点: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语气。

突破方法:先在读中随文识字,再通过集中识字探究识字方法。

在品读的基础上,再练习感情朗读,读出鼹鼠疑惑、懊恼的语气,松鼠恍然大悟后惊喜、感动的语气。

难点:理清故事情节,感受和谐、环保的主题。

突破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抓对话描写,采用角色体验,想象说话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进一步在读中来领悟“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感受环保的主题。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设计意图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图片。

样?表达所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入课,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鲜花的小路》,丽吧!齐读1至5自然段回答问题,理清课文主要角理顺角色关系,快速抓住主要角色进入故事二、读1至5自然段,奇怪的包裹?1么?看到小颗粒,么?(奇怪)2想到问谁?3怎样?指导朗读体会鼹鼠心情:—个别演读色、师生对读——情节,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过渡:真可惜,日子一天天过去,来了,么?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清鼹鼠先生先后经过了哪些小动物的家,看到了什么?1、小组齐读6—112么?用“——”标记。

小组选定一人汇报交流:抓住“惊奇、奇怪”读。

样?(板书:开心,乐……)练习说话,————看了————。

觉————3的?朗读12是美好的礼物?4什么?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让学生角色体验,想象说话,感悟为什么说花籽是美好礼物。

1强烈的图比过渡:是呀,会让我们心旷神怡,的肆意砍伐,人们破坏了,孩子们,的美丽永远留在我们边?23标语。

片对比,再次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也为如何来保护环境给出具体的方向。

作业:请你设计爱护环境的小诗或者标语,让大自然的美好永远留在我们的身边!课后反思: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但是这个童话故事中出现的角色比较多(一共有9个角色:长颈鹿大叔、邮递员黄狗、鼹鼠先生、松鼠太太、刺猬太太、狐狸太太、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故事情节上下两个部分时间跨度比较大(收到奇怪的包裹——到春天才发现这是美好的礼物),故事上下两部分的情节衔接过度不是很清晰,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涵有一定的难度。

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突破几个难点的具体做法难点之一:角色较多,较难理顺对于2年级的孩子来说本课的角色偏多,理顺这角色关系有一定难度,所以在上课时,我一开始就让学生先拎出主要角色(长颈鹿寄给鼹鼠先生包裹,而包裹内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鼹鼠先生询问松鼠太太),这样抓住主要角色进入故事情节,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难点之二:为什么说这些花籽是美好的礼物在鼹鼠先生去松鼠太太家做客,一路上经过刺猬、狐狸的家,最后到达松鼠太太家,它们都无一例外的发现门前的小路开满鲜花,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抓住“惊奇、奇怪”来练习朗读,可仅仅这样是不能深入理解课文的,在“小狐狸、小刺猬、小松鼠在这条小路上玩的很开心”一段中,我让学生想象说话:“它们在玩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还有谁会来到这条小路上?有感觉如何?”这样的角色体验和想象说话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这条小路带给了动物们开心、快乐等等,正因为如此才能体会到这些花籽是美好的礼物。

难点之三:2年级的孩子对环保的意义和具体做法存在困惑有了之前学生对这条小路带来了开心、快乐和美的享受的基础上,我给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有气势磅礴的大瀑布,有山涧小溪,有清澈见底的大海和四季不同的美景,无论哪种美,都是大自然馈赠我们的礼物,美丽的大自然让学生感叹,正在他们从课文一路到拓展环节都是美好的享受时,我接下来给孩子们看的是被破坏的大自然:秃山、废弃污染等等,强烈的对比让学生们想要保护大自然的心油然而生,这一难点就此攻破,在一首“我希望“的小诗后,学生们都拿起笔开始抒发自己的想法。

建议:1、低年级的教材童话居多,这些很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不过可能不适宜角色较多或者人物关系较为复杂的课文。

2、低年级的选材能否多一些经典的儿童诗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诗歌是学生很喜欢而且特别易于背诵和掌握的,根据人类的记忆特点,在低年级更多的练习背诵无疑是好的,而且好的诗歌一样具备较好的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这样可谓是一举多得。

以上是本人课后的一些总结和想法,没有华丽的辞藻,更多的是一些简单的真实的想法,希望领导多多批评指正,谢谢!二语组组内交流评价:从课堂呈现在效果看,包伶俐老师和刘芳老师的课各具特色。

包老师以对文本解读精准,她动听的故事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对文中众多的人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她抓住“喊”“惊奇”“奇怪”等词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语气,默读训练在课堂中也落实得非常到位;对词语的理解,包老师采用了很多种方式,如找近义词理解“懊丧”,图画板书理解“花朵簇簇”,联系实际理解“花香扑鼻”等。

刘老师的课堂则充满情趣,学生读得有滋有味,主题升华尤为亮彩。

刘老师不露痕迹地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生设计出精彩的环境保护标语。

教学管理工作部点评:2013年,在“小学语文”界,有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教材”。

因此有专家说要让语文教材来个“美丽转身”——《小学语文教学会刊》P7,其中特别提到了值得思考和借鉴的美国母语教材编写结构;也有专家专门做了小学生对教材看法的成因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P17。

我们的老师非常有幸,能在国家语文教材的选文上做些研究。

称其为“研究”,确实是因为这些暂定的文本仅仅只是一篇文本,其文学价值和教育价值都有待老师们挖掘,甚至习题设计都有赖老师们自己创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