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重难点】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类比手法的运用及作用【学习方法】朗读、查阅资料【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资料链接:《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活动的史书,其涉及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

《战国策》原名《国事》《短长》《事语》《长书》等,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至于这部书的作者,已不可考。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

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战国策》不愧史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解题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籍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

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

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

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

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背景材料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

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

在那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

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

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

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关于“讽谏”与“直谏”讽谏:用设喻、诙谐等方式使君主省悟自己的过失;直谏:直接陈述自己的意见(包括批评的意见),希望君主采纳。

“讽谏”与“直谏”是相对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

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比干剖腹挖心、伍子胥赐剑自刎、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批评齐威王偏信谗言,教育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方法。

1、朗读课文,注意节奏、语气,读准以下加点字并注音。

昳.丽 yì朝.服衣冠.窥.镜期.年朝.于齐间.进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①朝服..衣冠: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④闻.寡人之耳者:⑤今齐地方..千里: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⑦邹忌讽.齐王纳谏:⑧能谤讥..于市朝:3、古今异义:1、今齐地方..千里:古义:今义: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今义:3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今义4、一词多义:朝:(1)朝服衣冠(2)于是入朝见威王(3)皆朝于齐孰:(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孰视之于:(1)皆以美于徐公(2)皆朝于齐(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若:(1)徐公不若君之美也(2)门庭若市之:(1)徐公来,孰视之(2)、暮寝而思之(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4)臣之妾畏臣(5)王之蔽甚矣(6)燕、赵、韩、魏闻之5、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忌不自信。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④王之蔽甚矣。

⑤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二、展示交流1、通假字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2、古今异义①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

)②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方。

)③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时时,古义:不时,有时候;今义:时常,经常。

)3、词类活用①朝服衣冠(服,名词活用作动词,穿戴。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私,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偏爱。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活用作动词,当面。

)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4、(1)省略句A.朝服衣冠〔即“(邹忌)朝服衣冠”,省略主语“邹忌”。

〕B.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即“与(之)坐谈”,省略宾语“之”。

〕(2)判断句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者也”为判断句的标志。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者,……也”为判断句的标志。

)(3)倒装句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即“我与城北徐公孰美”,宾语前置的倒装句。

)B.能谤讥于市朝(即“能于市朝谤讥”,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即“皆于齐朝”,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即“此所谓于朝廷战胜”,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4)被动句:王之蔽甚矣二、探究活动:(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教师预设答案: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2、文章写了邹忌与家人的几次对话,请找出来,并读一读。

教师预设答案:两次对话,第一段。

指名同学分角色朗读。

3、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教师预设答案:第一部分(1):进谏的缘起。

第二部分(2):进谏的内容。

第三部分(3、4):进谏的结果。

活动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1、由于感情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语气有差别。

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教师预设答案: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毋庸置疑。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

2、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教师预设答案: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3、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了吗?采取了哪些措施?教师预设答案: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具体措施:面刺寡人受上赏;上书谏寡人受中赏;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1、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结果如何?教师预设答案: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正如《古文观止》评价:\'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

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结果: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

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2、从文中的人物言行中,可以体现人物怎样的品质?试简单评价一下文中的人物形象?教师预设答案:邹忌:○、他能从生活小事联想到国家大事,可谓忠于职守,勤于王事。

○、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他没有得意忘形,这说明他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头脑冷静,善于思考,观察事物深入细致,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他毫不迟疑地向君主进谏,反映了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坦荡胸怀。

○、他的进谏,以耐人寻味的小事打动齐王,以己之受蔽推论到齐王之受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他是一位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的谋士。

齐威王:他深深懂得收买民心的重要,勇于听取不同的意见。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能广开言路,根据人们对朝政的批评议论,兴利除弊,进行大胆的政治改革。

他是一位有魄力的开明君主。

3、读此文,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教师预设答案:(1)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

(2)当今社会,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善如流,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三、学习体会: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1、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你还有哪些疑惑?3、你认为老师上课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改进的地方?四、自我测试:1.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形貌昳丽()朝服衣冠()孰视之()窥镜自视()谤讥于市朝()期年之后()邹忌()间( )进2.解释下列词语(我是有心人,写过我就会记得特准特牢固!)讽纳谏修昳丽昳朝服窥谓孰视何能及旦日不若明日孰美我私弗如远甚诚知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王之蔽甚面刺谤议闻寡人之耳门庭若市时时间进期年虽欲言3.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解释朝:1、朝服衣冠()2、入朝见威王()3、谤议于市朝()4、皆朝于齐()上:1、受上赏()2、上书谏寡人()美:1、君美甚()2、吾妻之美我者()五、拓展提升:1、说话练习:(学学邹忌,用你机智说服别人)星期天,你和朋友约好一起去玩耍,可你妈妈拦住你,一定要你补习功课,你会怎样说服妈妈让你去呢?(提示:语气要委婉,符合人物的身份。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