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幼儿园家长工作指导第一章解析
幼儿园家长工作指导第一章解析
2.家园共育中的“育”包括保育和教育
二、为什么要进行家园共育 (一)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
1.家长资源使用幼儿园教育更加丰富全面
案例1:
幼儿园大班在开展有趣儿的报纸活动时老师,幼
儿无法理解报纸的来源、组成和内容等问题。老
师和班级一名在报社工作的家长联系了,商量后
先是组织孩子到报社进行参观了解。了解了报纸
教师和妈妈一起想办法,在班里举行了一次整理书籍和 玩具比赛,小朋友相互交流整理的小窍门。在家中,妈 妈给丹丹设立了一个收拾物品统计表,把她每天收拾的 物品进行统计分析。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丹丹把在幼 儿园学到的收拾小窍门应用在家里和区角游戏中,渐渐 改掉了乱扔乱放的坏习惯。
幼儿期是人生个性开始形成期,可塑性强
班级中的孩子特别喜欢告状,别人稍微碰到他一下,就 告诉老师说有人打他了,或者有小朋友抢了他的书,马 上哭鼻子了。长此以往,班里的小朋友都不喜欢和他做 朋友,大家都觉得他娇气,事儿多。
和家长沟通后,我们决定给这样的孩子讲一些和朋友有 关的故事,让孩子明白别人都喜欢什么和什么样的小朋 友成为伙伴。并且在他每次告状的时候告诉他,其实小 朋友碰碰你是因为喜欢你,并不是想攻击的意思,让孩 子能够宽容对待别人。
牵动着每个家长的心,孩子是幼儿园的核心, 幼儿园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 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宗旨。是孩子把家庭和 幼儿园联系在一起,孩子是连接家庭和幼儿园 的纽带,也因此有了家园共育的概念。
一、什么是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是指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完成对孩子 的教育。包括两个因素 一个是家庭教育 一个是幼儿园教育
(二)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家园共育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案例)
2.家园共育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 (案例)
3.家园共育使幼儿受益终身 (案例)
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丹丹的妈妈一直为孩子乱扔乱放的习惯感到头痛不已, 在家中为了这个事情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是收效甚 微。实在没有办法了,丹丹妈妈向教师求助了。
的版面组成和制作过程,又和工作人员进行了座
谈,知道了报纸上的新闻是怎样来出来的?以及
为什么要写新闻。在简单的
后,孩子们
开始设计自己班级的报纸,拟定了班级报纸的板
块儿、还在报纸上进行自己班级的广告宣传,和
以往没有家长参与的时候相比,
变
得立体而又深入。
案例分析
✓ ①家长资源丰富园的标准,继续引导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并且随时交流,孩子在家中和幼儿园中的点滴进步,
案例3 :小奇是一个 的男孩,尤其对
儿里的
感兴趣,在幼儿园喜欢和小朋友们模仿动画片儿里
的打斗场面,经常玩的尽兴 其他小朋友。许多家长对
小奇很是不满,向老师表达不愿意自己孩子和小奇一起玩
儿的想法。教师和小奇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妈妈也甚为担
✓ ②家长融入幼儿园教育,使幼儿园教育打开了创新 思路。
“班级趣事” “进步小星星” “幼儿园广告”等栏目
2.幼儿园教育给家庭教育正确的理论支持
案例2:天天是一个在班级中各项能力都偏弱的孩子,因为
,家长对孩子
,生怕孩子生病对孩子照顾的
极其周到而细致,凡事都
,在主观上造成了自己
孩子与其他孩子发展上的差异。孩子几乎没有锻炼和发展
(一)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区别 1.界定不同 3.教育环境和设施不同 5.教育的侧重点不同
7.长远发展的定位不同
区 别
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育
1
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和施 加的影响
在幼儿园所受到的教育
2
多为父母(血缘关系、特本、无条件)
教师(亦师亦友)责任、 尊重
3
家庭生活中(亲情、包容)
的机会,升入中班后,教师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先是和
孩子的姥姥和妈妈交流天天在班级里的
,再一起探讨孩子发展缓慢的原因,
让家长意识到包办对孩子成长带来的危害,统一了观念和
认识,然后一起制订了帮助天天进步的方案,告诉家长多
给孩子锻炼和发展机会的方法,无论在生活、学习、还是
在交往方面动手能力上教师都把幼儿的要求一一告诉家长。
孩子刚刚入园的时候,家长总是觉得孩子在情绪上会有一些 波动。年轻的老师往往只是关注点放在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上,而忽视了孩子的情绪变化,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也 么有将这方面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说明,没有告诉孩子因为环 境的变化肯定会有些爱发脾气、焦虑等情绪特点,这样就使 得家长产生了对幼儿园教育的质疑。小梅的爸爸就是这样的 家长,因为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变得脾气暴躁,经常摔东西。 爸爸觉得肯定是小梅在幼儿园情绪太压抑了,在家就无限度 地容忍小梅,老师也是说让孩子在家也要练习自己的事情自 己做,小梅爸爸越是娇惯孩子,以为这样做能够弥补孩子的 情感缺失。
《幼儿园家长工作指导》
《幼儿园家长工作指导》课程要求
旷课1次(不及格) 旷课2次(挂 科)
第一章 彩虹桥——理性思考
参考教材: 1.何桂香.幼儿园家长工作指导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12年
2.吴邵萍.家园共同体的建构——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法 与策略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孩子的发展和教育,
专门的教育活动、材料设 施(环境的特点)
4
个别教育
集体教学为主
5
幼儿的智力开发(非智力因素不够重视)
自理、合作、勤于思考、 乐于助人
6
随意性大、不系统、不连贯(被动)
明确的教育目的(主动)
7
思想觉悟、文化素质、职业、经历、兴趣和爱好 (揠苗助长)
以《纲要》、《指南》
(二)家园共育的特点 1.家园共育的本质特点就是“共”字
小琪的妈妈也很欣慰。
3.幼儿园教育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孩 子,理解孩子
案例1:有一天毛毛对妈妈说,我真羡慕姥姥,因为姥姥退 休了什么也不用学,我什么时候能退休呢?听毛毛妈妈说, 毛毛每周只来幼儿园两天的原因是要学游泳、练舞蹈、学钢 琴、学书法、学表演。这样每周两天来幼儿园成了毛毛最快 乐的事情。
案例2:可心在离园的时候拿着自己的绘画作品,兴冲冲的 对着妈妈说,妈妈你看我画的画是我设计的未来汽车,他能 在下雨时自动把水吸起来浇花,还能在堵车时从地下走呢, 妈妈看了看说:“什么呀,瞎话,哪有这样的汽车。”
忧,又不知道怎么办。教师给了妈妈一些建议,比如挑选
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的片子,多教孩子一些处理交往问题的
方法,给小琪提供和同伴玩儿的机会。让小琪知道没有伴
儿很孤独。学习与同伴相处的方法,这样的引导果然效果
不错,教师偶然发现小奇是一个内心很热情的孩子,给他
一些为小朋友服务的机会,慢慢的孩子又重新喜欢小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