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巴金《家》名著导读 ppt课件
巴金《家》名著导读 ppt课件
ppt课件 9
在广元,巴金五个兄弟姐妹一起上课,在一位刘 先生的教导下,认方块字,念《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一类村塾常用的启蒙读物。巴金与大他一岁的三 哥尧林最为亲密。有一个时期,在夜晚的油灯下,兄弟俩依 偎在母亲身旁,听她熟读诗词,颇有文化修养的母亲教他们 吟读《白香词谱》。他们学词的课本由母亲用工整、娟秀的 小楷抄录、装订,这似乎是巴金最早接触到的文艺作品。 他不仅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古典诗词,还学到宽容厚道的 博爱精神。 辛亥革命开始后,李道河辞官回家,1914年,陈淑芬因 病去世,四个多月后,巴金的二姐也死了,过了两年,巴金 的两个堂兄弟患白喉症死了。随后,巴金和三哥也患了白喉 症,他们的病尚未痊愈,巴金的父亲李道河病亡了。在其后 的分家过程中,家族内部的倾轧丑态毕露,巴金看到了人情 世态和诗礼传家背后的龌龊。1920年,巴金的祖父也因病死 去,遗产的争夺由此引发,巴金在这些事情上看到了人性的 复杂和善恶,他深刻地认识到大家族必将崩溃的结局。后来, 这些都成为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家》的丰富素材。
巴金《家》赏析
——名著导读
ppt课件
1
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没有目 的地四处飘落。左右两边墙脚各有一条白色的路,好像给满是 水泥的石板路镶了两道宽边。 街上有行人和两人抬的轿子。他们斗不过风雪,显出了畏 缩的样子。雪片愈落愈多,白茫茫地布满在天空中,向四处落 下,落在伞上,落在轿顶上,落在轿夫的笠上,落在行人的脸 上。 --巴金 《家》
ppt课件 4
作品介绍
《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 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 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 重要的地位。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 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 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 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 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 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 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觉新和梅本是青梅竹马、真诚相爱的一对恋人,只是因为 双方母亲在牌桌上有了摩擦,就儿戏般地拆散了这对情侣, 使梅在痛苦的折磨中悲哀寂寞地离开了人间。瑞珏是在陈 姨太之流闹“血光之灾”的邪说中丧命的,她和梅一样, 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被封建礼教摧残的除了梅和瑞珏 外,还有在高家做丫头的鸣凤、婉儿等。鸣凤只有17岁, 就被高老太爷当做一件礼物送给了“死教会”的老恶棍、 年已花甲的冯乐山做小,结果这位年仅17岁的少女被逼得 走投无路,投湖自尽了。然而,鸣凤的死却没有使这场悲 剧完结,丫头婉儿又很快被高家用来替代鸣凤,继续着人 生的悲剧。 作品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 个罪恶家族的斗争。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 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 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 7 ppt课件 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3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 籍浙江嘉兴。清光绪三十年十月十 九日(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 省成都府城北门正通顺街。192 7年至1928年在法国留学,开 始文学创作,1929年他的《灭 亡》发表并引起轰动,使他正式走 上文学创作道路。主要作品有《死 去的太阳》、《新生》、《砂丁》、 《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1931年 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 “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 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 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家》的文学影响 新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开明书店1933年5月出版《家》单行本,在以后的十几年 里出版了33版,销售数十万册。该书1949年改由人民文学 出版社出版,仅北京一地就印行了15次。它还先后三次被 改编拍摄为电影,并多次改编成话剧、戏剧、电视剧、舞 剧等,风行了半个多世纪。 《家》对中国封建专制家庭罪恶的强烈控诉与反抗,曾经 引起无数青年的共鸣,激励他们走出封建牢笼,参加革命 和社会进步运动。 《家》是一部充分体现了巴金创作成就和风格的优秀作品 ,它充分显示出了巴金在现代文学小说创作领域中所取得 的卓越成就
ppt课件
2
作者巴金:
◆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 无党派,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 业。 ◆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 学。1929年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1 935年至1950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平明出版社总编辑。1950年后任平明出 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 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1953 年9月后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 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 1962年后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 席,“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7年 至1983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 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 会主席。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 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3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 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ppt课件 ◆2005年10月17日19时0 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ppt课件 5
《家》故事梗概
ppt课件
从表面看,高家“一家人 读书知礼、事事如意”,家 庭内部尊卑有序,礼法森严; 但实际上,在这个大家族中 处处都充满着激烈的尔虞我 诈和勾心斗角。为了争夺家 产,陈姨太、克安、克定等 打着维护家族荣誉和高老太 爷的招牌,耍尽了花招。他 们先是闹“鬼”,吓死了老 太爷,接着又闹“避血光”, 害死了瑞珏;他们很清楚是 军阀混战,导致商场被毁, 但却硬逼觉新赔偿股票的损 失,并且在老太爷尸骨未寒 时大闹分家。除此而外,这 个封建大家庭挥霍奢侈的寄 生生活,还造就了一代整日 只会挥霍无度,过着穷奢极 欲糜烂生活的“败家子”, 6 这在高家“克”字辈人物身 上显得尤为突出。
ppt课件 8
《家》的创作背景
1904年11月25日,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的李公馆新增 了一名男丁,这个男孩被取名为李尧棠,字芾甘。“尧”是 李家这一辈的排行,“棠”和“芾甘”反取自诗经中的《召 南· 甘棠》篇:“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意思是 说,这棵小小的棠梨树,不要去砍伐它,这是周朝有德政的 召伯曾经休息过的地方。后来,“芾甘”就成为这个男孩的 笔名之一,当然,它远不如“巴金”的笔名更有名。 李家是当地的殷富,数代都是书香人家。巴金的远祖李 介庵原籍浙江嘉兴,以儒生的身份入川在官府充当幕僚。巴 金的曾祖父李璠当过县官,添置了一些家产。祖父李镛做过 多年县官,他精明强干,官囊颇丰。 卸任之后广置田产,并修建了五进三重的李公馆,还收 藏了许多古玩字画。1909年,父亲李道河去川北广元县就任 知县,5岁多的巴金与母亲陈淑芬一起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