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能量平衡讲义

能量平衡讲义

企业能源管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企业能源管理概述 企业能量平衡和能量平衡表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煤的理化分析和节能监测
企业能源审计
第一部分
企业能源管理概述
一、企业能源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二、企业能源管理系统 三、企业能源管理的基本要求 四、企业能源管理的主要环节和内容
第二部分
企业能量平衡和能量平衡表
一、企业能量平衡 二、企业能量平衡的基础工作 三、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 四、企业能源网络图
第二部分
企业能量平衡和能量平衡表
一、企业能量平衡
企业能量平衡的目的是掌握企业的耗能情况,分析企业的用 能水平。查找企业的节能潜力,明确企业的节能方向,为改 进能源管理,实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科学 依据。 企业能量平衡是以企业为对象的能量平衡,包括各种能源的 收入和支出的平衡,消耗与有效利用及损失之间的数量平衡。 能量平衡遵循的是能量守恒定律,对于某一个指定的体系, 输入体系的能量=输出体系的能量+体系中能量的变化
2.要有称职的能源管理人员和能源管理网络
能源信息管理网络系统
信息中心 财务、计划、劳资、设备、物资、能源、调度、货运商务 下属公司和基层单位的局域网 节能技术改造、能源消耗信息统计汇总、分析比较、定额考 核、节能奖惩、能源需求预测、计划分配、机械单耗考核等
3.要有能源使用的管理制度
甘肃河州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专门成立节能技术 开发部,负责研究节能技术改造,企业不仅成立了 能源管理办公室,制定了能源管理制度,还与各部 门签订了工作任务书,下达了生产任务及能耗考核 指标,成本主要以电耗和煤耗的实际用量为考核依 据。公司规定,每节约一公斤煤按节约价值的20%奖 给车间,超耗部分按20%从工资中扣罚;每节能一度 电,按节约的30%奖励给车间,超耗部分按20%从工 资中扣罚。公司领导说,通过这些制度增强了员工 的节能降耗意识,在实际生产中效果非常明显,去 年至今仅此一项就节约20多万元。
四、企业能源网络图

企业能源网络图形象、直观地描述了企业能源系统由购入贮存、 加工转换、输送分配直至最终使用等四个环节及每个环节各个 单元的能源流动情况。
投入能源量
用能单元名称
有效能量
(占能源总量的百分比)
(用能单元能源利用率)
(占能源总量的百分比)
能源损失量
(占能源总量的百分比)
<用能单元图>
(占供入企业总能量%)
用能单元名称 (能量利用率)
有效能量
(占供入企业总能量%)
损失能量
企业能源的使用管理
优化生产工艺(充分利用余热、余压,回收放散的可燃性气体) 备的经济运行(淘汰高能耗的设备合理地安排生产计划和生产调度) 作(运转制度) 加强用能管理(优化分配合理调度) 耗能设 节能操
能源消耗定额的确定
能源消耗定额制订的依据为: (1)三年能源消耗计量统计资料和历史最好水平资料; (2)现实生产技术状况的调整和耗能设备的测试及计量数据; (3)生产技术及工艺的发展趋势,实施节能技改情况; (4)同行业相同生产条件下的能源消耗数据,要特别注意国内外先进水平状况。
二、企业能量平衡的基础工作
企业能量平衡就是初始数据的聚集和分析,即是一个数 据处理过程的管理。能源计量是实现能源科学管理的基本手 段和保证,计量和统计是进行企业能量平衡的基础,是编制 企业能量平衡表的基本原则之一.
能源计量是对消耗的各种能源,运用合格的计量器 具,在符合计量程序条件下记录各种数据的过程。 *计量点:
分析用能水平,计算能源消耗,搞好定额管理,开展节 能活动以及完成生产任务
*计量手段
计量器具、设备,特别是各种仪表,选择精度适宜、量 程恰当、型式适合、稳定可靠的检测元件和计量仪表
*记录制度
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
三、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
能量平衡表应反映出能源购入、能源加工转换与消费、单位 产品能耗、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能耗,并由此能分析能源利用效 率、能源管理节能措施和节能经济效益、预测能源消费量等. 能源、非能源物质的消耗 燃料和动力的构成 能源输入转换使用等之间的联系和分配关系 能量平衡表 能源购入、库存的变化 能源转换 余能回收利用 能源的总耗 单耗高低
五、企业能流图
第三部分 煤的理化分析和
一、煤的理化分析 二、煤的工业分析 三、利用工业分析结果计算燃煤发热量
第四部分 节能监测和企业能源审计
一、设备监测、综合监测 二、能源审计方法 三、编写审计报告的要求 四、如何编写审计报告
第一部分
企业能源管理概述
一、企业能源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我省的能源消费结构
企业能量平衡框图
Qmi物料带进体系的能量; Qmo物料带出体系的能量 QEi外界供给体系的能量; QEo体系排出的能量 QR代表体系内回收利用的能量
企业能量平衡要求填写五张表:
(1)企业能源收支平衡表; (2)企业能源直接消耗量总表; (3)主要产品能耗表; (4)主要耗能设备效率表(平衡测试 ); (5)企业能源利用率表(测试计算和统计计算 )。
企业能源网络图的作用
1反映基本平衡关系,体现能源物流和信息流 2节点、环节、用能单元的能源量平衡关系 3环节、用能单元的能源消费结构 4用能量占投入企业总能源量的比例 5由环节的能源利用率推算出企业能源利用率和企业能 量利用率 6能源利用分析利于摸清企业节能潜力
企业能源网络图的绘制方法
购入储存框图
2006年以来,中国就此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 去年四季度,国务院先后召开会议,部署电力工业上大压小 和节约减排、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有关部 门提出了火电、钢铁、水泥、煤炭等13个行业淘汰落后产 能分地区、分年度计划。自今年4月15起,中国财政部对 型材、盘条等83个税号的钢材产品全部取消出口退税;7 月1日起,中国又对非合金铝制条杆等553项“两高一资” 商品加征出口关税。 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出台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中 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1.33%。 但今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偏快,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增长 仍然过快,节能形势严峻。国家发改委披露的数据显示,今 年前7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其 中占工业能耗近70%的钢铁、有色、建材等6大高耗能行 业增长19.7%,同比加快2.7个百分点。
河北省是个能耗大省,全省年综合能耗近2亿吨标准煤, 居全国第2位,单位GDP能耗1.96吨标准煤,高于全国 平均水平60%。能源问题成为制约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 “瓶颈”。 据统计,我省的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企业,入统类工 业总能耗占总能源消耗量的73%,我省年耗标煤万吨以上的重 点用能单位约有1000余家,全省入统类万吨以上重点用能单位 能耗占工业总能耗的80%以上,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决定了节能 的重点在工业企业,而工业企业的节能关键又在能耗大、节能 潜力大的重点用能单位。
图表4
编制企业能量平衡表的数据
企业能量平衡表的基础数据来源于企业能源统计资料。 企业能量平衡表的数据,除标明的各种能源的实物量及等价 值栏外,其他栏均是能源的当量值。 企业能量平衡表的结果应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各种能源的当 量值收支总量应保持平衡;供入能量与有效能量及损失能量 之和保持平衡。 非平衡项数值应使用方括号括住。 购入贮存栏内数据,已扣除库存增量及外销量。 各种能源的折算应符合国家标准《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2589-90)。 能量利用率按下式计算: 能量利用率=有效能量/供入能量 企业能量利用率 =企业有效能量/企业消耗总能量
图表1
图表2
图表3
新的企业能量平衡表的功能
四个环节的能源流动情况和能量平衡关系 寻找节能方向 研究能源互相替代、当量折算关系 分析重点用能单元(重点耗能设备与部门) 的能源消费 寻找节能技术改造的重点 按能源消费量的当量值进行平衡计算与综合 分析
企业能量平衡表的格式
横行: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 纵行:能源的供入能量、有效能量和损失能量、回 收能量和能量利用率等项。 最终使用: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采暖 (空调)、照明、运输等用能单元。 购入贮存:有等价值栏和当量值栏。 其他环节:采用当量值。
基础 能源统计表 综合 各类能源的实物量的单项平衡 原始计量单位 能量平衡表
所有能源的综合平衡 通用计量单位
国家标准GB/T 3484-93中三个不同形式的企业能量平衡表 1企业能源收支平衡表 静态的能源资源消费量, 2企业能源消耗量表 能源资源量的平衡关系, 3企业能量平衡表 而看不到企业用能的流动过程。
搞好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工作。
三、企业能源管理的基本要求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能意识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孙晓康18日在南昌召 开的第五届中国标准化论坛上透露,根据钢铁、有色、建材等 行业的节能工作需要,中国正在制定22项高耗能产品能耗限 额标准,抬高主要耗能行业新建项目门槛,强令高耗能行业节 能减排,这一标准预计年内就能发布实施。 新建项目的准入值就是国家批准新建项目时要求必须达到 的能耗控制值,否则不会批准建设;限额值按行业现行能耗水 平倒计算的20%-30%作为淘汰率确定,在统计年度内对 企业提出能耗水平控制要求。 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 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 水平高40%。
企业能源主管部门的职责
协助和督促领导贯彻执行能源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分析企业能源管理主要环节及其活动,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 起草制定能源管理制度、规划、考核等文件,严格贯彻执行。 检查和评价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 定期组织编写和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组织编写能量平衡表,定期进行能耗及经济成本分析。 组织节能测试,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完成审计和节能监测工作。 负责企业新增用能项目的合理用能评价。 开展节能宣传,组织节能培训,进行节能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