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加固改造之加固结构的受力特点—2

结构加固改造之加固结构的受力特点—2

整浇梁 叠合梁
跨中弯矩M(kNm)
150 变形差值 100 叠合
150 应力差值 100 叠合 50
50 出现裂缝 0 5 10 跨中挠度f(mm) 15
出现裂缝 0 50 屈服 100 150 200 250 300 跨中钢筋应力σ (Mpa)
跨中弯矩—挠度曲线
钢筋应力—应变曲线
试验结果表明,叠合梁挠度和钢筋应力均比整 浇梁大,但是极限承载力基本相同。
•8.2.1 不同龄期材料的本构关系
1.混凝土 2.钢筋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8.2.1 不同龄期材料的本构关系
1.混凝土 我国规范中混凝土轴心 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公式:
c 0
c f c [1 (1
0 c cu
n 2
c fc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锈蚀钢筋的基本特性
1.锈蚀钢筋的极限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非常接 近,在1.1左右; 2.钢截面损失率在10%以内时,热轧钢筋的应力 -应变曲线仍具有明显的屈服点,锈蚀率越大, 钢筋的屈服台阶也越短,即塑性性能降低; 3.锈蚀量越大,锈蚀钢筋的极限强度越低,屈 服强度也越低。
Tongji University
梁、板
受弯构件

受压构件 出现脆性破坏 水平抗侧力构件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结构加固施工与结构受力特征
理想情况: 完全卸载—>加固—>加固部分可提供承载力 —>卸载—>两部分共同受力
实际工程中: 不卸载或部分卸载—>加固—>构件二次受力
同济大学
受拉区,其对补加的钢筋起到粘结保护作用 (比较常见)
加固位置
受压区,提高混凝土的受压区高度,提高构件 的抗弯、抗剪承载力,增大结构的刚度,充分 发挥后浇混凝土的作用。(叠合梁)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叠合梁试验(二次受力)
250
250 整浇梁 叠合梁
跨中弯矩M(kNm)
200
200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混凝土碳化前后应力-应变曲线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与未 碳化混凝土相比,混凝 土碳化后材料的抗压强 度提高约60%,延性降低, 具有明显的脆性,变形 能力降低约30%,弹性模 量提高约60% 。
图5.C20混凝土碳化前后应力—应变曲线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Es As h0
其中,M 0k 为加固前受弯构件验算截面上原作用的弯矩 标准, f 为综合考虑受弯构件裂缝截面内力臂变化、钢筋拉 应变不均、以及钢筋排列影响等的计算参数。
同济大学
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Disaster reduction
Tongji University
•构件二次受力
二次受力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既有结构在原有设计荷载作用下的 内力分布状态下,构件上承担的内力引起的截 面应力分布。 第二阶段:在既有结构按现行规范进行加固后 的内力分布状态,构件进入整体工作状态后的 截面应力分布。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8.2.2 结构的二次受力
结构不满足抗震要求需进行抗震加固 结构因功能改变或沉降需进行承载力加固 增大截面法 增设钢支撑或混凝土支撑 粘贴碳纤维 增设消能减震隔震原件
结构加固
结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可能出现 非弹性性质,造成截面内力重分 布,引起结构的弹塑性内力重分 布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叠合梁受力的两个重要特点
1.受压区混凝土应变滞后。叠合层混凝土仅 在弯矩增量作用下才参与工作,故叠合层混 凝土的压应变总是小于同等条件下对应的整 浇梁。 2.受拉钢筋应力超前。由于在叠合前弯矩的 作用下,原构件中的应力较整浇梁大而使得 叠合构件中的钢筋应力、挠度等较大,导致 受拉钢筋的拉应力始终大于整浇梁。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由于钢筋应力超前,为了避免梁的挠度、裂缝在 使用阶段超过允许值和受拉钢筋在使用阶段处于高 应力状态,钢筋应力应该满足:
s s1 s 2 0.9 f y
s1
M (1 ) s 2 :叠合后弯矩增量作用下增加的钢筋应力, s2 2 2 As h01 As :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1、2 :裂缝截面的内力臂系数,可近似取为0.87 h ( 1 ) :反应荷载预压应力的叠合特征系数,取,其中 0.5
(d)破坏时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叠合梁二次受力分析
叠合前的弯矩作用结果 相当于在叠合后的梁受拉 区产生“荷载预压应力”, 叠合后的弯矩增量产生的 拉力部分抵消“荷载预压 应力”,另一部分使梁底 钢筋拉应力增加。
D2
M2 M1
Z1 Tc
As s1
As s 2
(b)叠合前和叠合后的增量
在实际工程中,一 般情况下采用线弹 性分析方法计算加 固结构作用效应, 故以刚度分布变化 引起的内力重分布 为主。
同济大学
•8.2.3 构件的二次受力
构件名称 构件类型 承载力不足的 表现 构件的挠度偏大 裂缝过宽过长 钢筋锈蚀 受压区混凝土有 压碎现象 承载力不足 的原因 设计考虑不 周或者错误 施工质量和 施工管理较 差 使用功能改 变或者使用 荷载超载 地基出现不 均匀沉降等
Tongji University
增大截面法加固柱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2.增大截面法加固混凝土柱的受力特征
(1)新增部分的应力、应变滞后于原有混凝土,降 低新增部分的作用。 如果原柱在加固施工时应力 过高,变形过大,有可能使新增部分的应力处于 较低水平。
(2)如果新旧混凝土的界面粘结可靠,则新旧混凝 土的应变增量基本相同,满足平截面假定。 (3)新旧混凝土之间存在应力重分布现象,应力水 平较低的新混凝土对应力水平较高的原混凝土会 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可部分弥补新增部分应变 滞后对加固柱承载力降低情况。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粘贴碳纤维法
1.粘贴碳纤维法在实际工程中常常用于加固正截面 承载力不足。结构加固时一般不卸载,因此加固用 的 碳纤维布存在“应变滞后”效应。
粘贴碳纤维法加固梁板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2.《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规定:“当考 虑二次受力影响时,应按构件加固前的初始受 力情况,确定纤维复合材料的滞后应变”。纤 维复合材料的滞后应变可按下式计算: f M 0k f0
•构件加固方法及计算(二次受力)
1.增大截面法 2.粘贴碳纤维法 3.粘贴钢板法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增大截面法
1.混凝土梁板(受弯构件) 2.混凝土柱(受压构件)
增大截面法加固梁
增大截面法加固柱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增大截面法加固混凝土梁板
增大截面法适用于混凝土梁承载力相差较大 且其刚度也不满足要求。 加固类型:单面、双面或者三面加固。
c n ) ] 0
1 ( f cu 50) 60
0 0.002 0.5( fcu 50) 105
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cu 0.0033 ( fcu 50) 105
同济大学
•关于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E.Hognestad模型 Rush曲线模型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叠合梁的应力和应变h0来自h1 cu 0.0033
As
1 fc
D2
M2
M1 M 2
Z1 Tc
Mu
h0
h1
As
M1
(a)叠合梁截面
b
As s1
As s 2
As s1 As s 2
As f y
(b)叠合前和叠合后的增量 叠合梁受力过程
(c)叠合后
2.第二阶段叠合梁梁承载力验算:
正弯矩 负弯矩 剪力
M M1G M 2G M 2Q
M M2G M2Q
V V1G V2G V2Q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增大截面法加固柱
1.概述 加大混凝土截面积及配筋量,提高原混凝土 柱的承载力和降低柱的长细比,提高柱的刚度。
•8.2.1 不同龄期材料的本构关系
2.钢筋
钢筋应力—应变曲线 如右图所示,分为四个 阶段: OB’:弹性阶段 BC :屈服阶段 CD :强化阶段 DE :颈缩阶段
钢筋应力—应变曲线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钢筋锈蚀
在正常设计、施工、养护条件下的混凝土 一般是呈高碱性的,此时钢筋不会锈蚀。在 既有建筑结构中,环境湿度较大、混凝土碱 性环境变弱和混凝土碳化深度加深容易导致 氯离子等因素会产生钢筋锈蚀现象。 钢筋锈蚀引起有效面积减小,承载力降低, 延伸率降低,并且降低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 力,减小钢筋强度的发挥。
Tongji University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混凝土强度与变形随时间的变化
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水泥胶体的粘结强 度不断增强,流动性不断减弱,因而提高了混 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混凝土在长期的应力作用下,水泥胶体发生 持续的粘性流动和内部微裂缝的发展,会出现 变形随时间而增大的徐变现象,长期强度会有 所降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