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散数学第七章图

离散数学第七章图

第七章图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实际生活中,用图形来描述和表示某些事物之间的关系既方便又直观。

例如用工艺流程图来描述某项工程中各工序之间的先后关系,用网络图来描述某通讯系统中各通讯站之间信息传递关系,用开关电路图来描述IC中各元件电路导线连接关系等等。

图论起源于18世纪,它是研究由线连成的点集的理论。

一个图中的结点表示对象,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特定关系(先后关系、胜负关系、传递关系和连接关系等)。

事实上,任何一个包含了某种二元关系的系统都可以用图形来模拟。

由于我们感兴趣的是两对象之间是否有某种特定关系,所以图形中两点之间连接与否最重要,而连接线的曲直长短则无关紧要。

由此经数学抽象产生了图的概念。

研究图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图的理论及其应用构成了图论的主要内容。

7.1 图的基本概念7.1.1图的定义7.1.1.1无向图定义7.1.1 设A,B是任意集合。

集合{(a,b)|a∈A且b∈B}称为A和B的无序积,记为A &B。

在无序积中,两个元素间的顺序是无关紧要的,即(a,b)=(b,a)。

定义7.1.2 无向图G是一个二元组<V,E>,记作G=<V,E>,其中V是一个非空有限集合,其元素称为结点(顶点)。

E是一个V&V的多重子集,其元素称为边(无向边)。

我们可用平面上的点来表示顶点,两点间的连线表示边,从而将任一个无向图用图形表示出来。

[例7.1.1]无向图G=<V,E>,其中V={a,b,c,d,e,f},E={(a,b),(a,c),(a,d),(b,b),(b,c),(b,c),(b,d),(c,d)}。

7.1.1.2有向图定义7.1.3 有向图G是一个二元组<V,E>,记作G=<V,E>,其中V是一个非空有限集合,其元素称为顶点,E是一个V⨯V的多重子集,其元素称为有向边或弧,简称为边。

注:1)在有向图G=<V,E>中,若e=〈u,v〉,则称u和v为e的起点和终点;2)自回路既可看成是有向边又可看成是无向边;3)去掉有向图中边的方向得到的图称为该有向图的基图。

[例7.1.2]有向图G=<V,E>,其中V={a,b,c},E={<a,a>,<a,a>,<a,b>,<b,c>,<b,c>,<c,b>}。

7.1.1.3相关概念在无向图或有向图中,1)有限图与无限图;2)n阶图;|V|=n;3) 零图 E=Φ;4)平凡图(|V|=n ,E=Φ);5)对于无向图,若边e=(u,v),则称u和v是边 e的端点,称边 e关联于u和v,若u=v,则称此为环,边与顶点的关联次数是0,1,2;至少有一条边相连的两个顶点相邻;至少一个公共顶点的两条边相邻6)对于有向图,若边e=<u,v>,则称u和v是边 e的端点,称u是边 e的始点,v是边 e的终点,称u邻接到v。

7)关联于同一个顶点的边称为环(自回路);若关联于同一对顶点的边多于一条时,称这些边为平行边,平行边的条数称为边的重数;8)不与任何顶点邻接的顶点称为孤立点;含有平行边的图称为多重图,不含有平行边,也不含环的图称为简单图;7.1.2顶点的度数,握手定理定义7.1.4 (1)在无向图G=〈V,E〉中,v∈V。

与v关联的边数称为v的度数,记为deg(v);(2) 在有向图G=〈V,E〉中,v∈V。

以v为始点的边数称为v的出度,记为deg+(v);以v 为终点的边数称为v的入度,记为deg-(v);称deg(v)= deg+(v)+ deg-(v)称为v的度(数)。

[例7.1.3]求例7.1.1中无向图每个顶点的度数;求例7.1.3中有向图每个顶点的出度、入度和度。

注:若结点有自回路,则结点的度数因此而增加2;若有向图的结点v有自回路,则它的出度和入度分别因此而增加1。

孤立结点的度数为0。

定理7.1.1 (Euler握手定理)在图G=<V,E>中, ∑∈Vvdeg(v)=2|E|。

推论7.1.1 任何图中度数为奇数的结点为偶数个。

定理7.1.2 在有向图G=<V,E>中有∑∈V v deg+(v)= ∑∈Vvdeg-(v)=|E|。

度序列,出度序列,入度序列:定理7.1.3:度序列可图化的充要条件是度序列之和是偶数。

[例7.1.4](1)3,2,3,3 5,2,3,1,4,7可图化吗?(2)一知一个图有10条边,4个3度顶点,其余顶点的度数均小于等于2,问该图至少有几个顶点?7.1.3子图定义7.1.5 设图G=<V,E>和G´=<V´,E´>,(1)若V´⊆V,E´⊆E,则称G´是G的子图,记为G´⊆G;(2)若G´⊆G且V´⊂V或E´⊂E,则称G´是G的真子图,记为G´⊂G;(3)若G´⊆G且V´=V,则称G´是G的生成子图;(4)V´⊆V,V´Φ≠,以V´为顶点集,以所有端点均在V´中的G的边为边集的图称为由V´诱导出的G的子图;(5)E´⊆E,E´Φ≠,以E´为边集,以E´中的边的端点点为顶点集的图称为由E´诱导出的G的子图;[例7.1.5]求例7.1.1中无向图的子图、生成子图、由边集诱导的子图和由顶点集诱导的子图。

7.1.4完全图、补图和图的同构定义7.1.6 在无向简单图G=〈V,E〉中,|V|=n。

若每对结点都邻接(即每对结点之间都有边),则称之为无向完全图,记为Kn。

类似地,可以定义有向完全图。

[例7.1.6]K2,K3,K4,K5及2、3、4、5个顶点的有向完全图。

定义7.1.7 设G=<V,E>是简单图,|V|=n,H=<V,E'>。

若E⋂E'=Φ且E⋃E'=E(K n),则称图H是G的补图,记为G。

G和G互为补图。

[例7.1.7]求补图。

定义7.1.8 设图G1=<V1,E1>,G2=<V2,E2>。

若存在双射f:V1—>V2,满足:∀u,v∈V1,[u,v]∈E1⇔[f(u),f(v) ]∈E2且[u,v]的重数和[f(u),f(v)]的重数相等 ([u,v]指(u,v)或[u,v]),则称G1和G2同构,记为G1≌G2。

由于一个图是由其顶点集和边集所决定的,而同构的两个图中顶点集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且这种对应关系保持顶点间的邻接关系及边的重数,故抽象地看,两个同构的图本质上是一样的。

两个图同构的必要条件:顶点数相等; 边数相等; 所有顶点度数之和相等;度数相同的顶点数相等。

自补图7.2 通路、回路、图的连通性7.2.1通路和回路定义7.2.1 给定图G=〈V,E〉,设v0,v1,…,vn∈V,e1,e2,…,en∈E,顶点和边交替出现的序列v0e1v1e2…envn称为从顶点v到vn的通路,v和vn分别称为该通路的起点和终点;称通路上的边数为该通路的长度。

当v0和vn相等时,称该通路为回路或圈。

若通路(回路)的所有边都各不相同,则称该通路(回路)为简单通路(回路);若通路(回路)的所有顶点都各不相同,则称该通路(回路)为初级通路(回路)。

[例7.2.1]求下图的通路、回路、简单通路、简单回路、初级通路、初级回路每一初级通路(回路)一定是简单通路(回路);反之则不然。

在简单图中,可以用顶点序列来表示通路(回路),当然在不产生二义性的前提下也可以用边的序列来表示通路(回)路。

定理7.2.1 给定图G=<V ,E>,|V|=n ,u,v ∈V 。

若存在一条从u 到v 的一条通路,则必有一条从u 到v 的长度不超过n-1的通路。

推论7.2.1 给定图G=<V ,E>,|V|=n ,u,v ∈V 。

若存在一条从u 到v 的一条通路,则必有一条从u 到v 的长度不超过n-1的初级通路。

定理7.2.2 给定图G=<V ,E>,|V|=n ,u ∈V 。

若存在经过u 的一条回路,则必有一条经过u 的长度不超过n 的回路。

注: 在一个具有n 个顶点的图中,(1)任何初级通路的长度均不大于n-1; (2)任何初级回路的长度均不大于n 。

7.2.2图的连同性定义7.2.2 给定图G=〈V ,E 〉,u,v ∈V 。

若存在从u 到v 的通路,则称从u 到v 是可达的或称u 可达v 。

规定任一个顶点总是可达自身。

定义7.2.3 给定无向图G=〈V ,E 〉。

若G 的任何两个顶点是相互可达的,则称G 是连通图,否则称G 是非连通图。

在无向图G=〈V ,E 〉中,定义关系R V V ⨯⊆为:∀ u,v ∈V ,uRv ⇔ u 可达v 。

则R 是V 上的一个等价关系,从而可以决定V 的一个划分,我们称每一个由划分块诱导出的G 的子图为G 的连通分支,用p(G)表示G 的连通分支数。

每个顶点在且仅在一个连通分支中。

若p(G)=1,则G 是连通图。

[例7.2.2] 给出连通图、非连通图;图的连通分支。

定义7.2.4 给定有向图G=〈V ,E 〉。

对任何两顶点u,v ∈V , (1)若u 和v 相互可达,则称G 是强连通的;(2)若u 和v 至少有一个可达另一个,则称G 是单向连通的;(3)若其基图是连通的,则称G是弱连通的。

[例7.2.3]给出强连通图、单向连通图和弱连通图。

强连通图 => 单向连通图 => 弱连通图。

定理7.2.3 有向图G是强连通的⇔G中有一回路,它至少通过每个顶点一次。

定义7.2.5 给定图G=〈V,E〉,u,v∈V。

若u可达v,则称从u到v的长度最短的通路为u 与v之间的短程线,其长度称为u到v的距离,记为d(u,v)。

7.2.3点割集,割点,边割集,桥(1)点割集和割点定义7.2.6设无向图G=〈V,E〉若存在顶点子集V´⊆V,使G删除V´后,所得子图G-V´的连通分支数P(G-V´)>P(G),而删除V´的任何真子集V''后,P(G-V'')=P(G),则 V´为G的点割集,如果V´只有一个顶点v,则称v为割点(2)边割集和桥定义7.2.7设无向图G=〈V,E〉若存在边子集E´⊆V,使G删除E´后,所得子图G-E´的连通分支数P(G-E´)>P(G),而删除E´的任何真子集E''后,P(G-E'')=P(G),则 E´为G的边割集,如果E´只有一个顶点e,则称e为桥.7.3 图的矩阵表示7.3.1无向图的关联矩阵7.3.1 设有向图G=<V,E>,V={v1,v2,…,vn},E={e1,e2,…,em},则n⨯m阶方阵A=(a ij)称为G的关联矩阵,记为M(G)=(mij ),其中mij为vi与边ej关联的次数(0,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