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上海电机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以及全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2008年7月9日在北京召开)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要求,结合我校“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际,为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力度,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拓宽校外实践渠道、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形成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
通过实践教学,更好地贯彻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具现实感、针对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在接触社会生产实际,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感悟、接受并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指导实践,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品质,巩固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效果。

二、组织领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要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在学校领导、全体教师、校职能部门和院系管理人员以及广大学生中形成正确的观念,提高了认识才能有自觉的行为,统一了思想才能有统一的行动。

为了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领导,应成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小组,由学校主管领导任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副组长,成员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办公室、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各学院等组成。

三、组织管理
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体组织实施和监控部门,负责思政课各门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写,制订落实各门课程实践教学每学期实施方案,审批任课教师实践授课计划,研究确定各项实践教学活动内容和任务要求,负责指导各项实践教学活动,制订实践教学工作登记手册,考核、总结实践教学的效果。

教务处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管理部门,负责将思政课实践教学列
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安排落实相应的教学管理、经费预算和保障措施。

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各学院负责学生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社团活动、勤工助学、暑假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落实和考核,负责相关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四、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采取课外社会实践形式。

根据课程的特点可采取多样的实践形式。

主要有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结合课程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作报告;社会调查或专题调查、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志愿者服务等。

主体的实践教学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主要采取在课堂外以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形式予以实施。

通过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调查走访、收集素材、查阅资料,使学生获取现实生活中大量的事实和资料,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设想和展望,真正地达到学以致用。

具体如下:
1.开学第一周,全体教师结合本年度国内、国际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集体讨论,选出本学期的社会调查选题。

2.第二周,由任课教师分别在自己所授课的班级讲解关于该选题的相关事宜。

(或者将社会调查的选题及具体要求发布到校园网上)每班原则上分为四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选出两名组长负责本小组开展社会调查相关工作。

3.第三周,由教师主讲如何开展社会调查的方式、方法的讲座,每小组至少由2名学生参加,授课班级的教师负责考勤。

4.第十周,中期检查。

任课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调查进展情况以及所遇到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

5.第十四周,学生以小组形式提交最终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字数在5000字左右,统一用五号宋体,A4纸打印。

6.任课教师以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给学生的调查报告评分并作为学生的实践课的成绩。

7.对被评为“优”的调查报告,汇编出版学生论文集。

其余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作为实践教学的补充由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各院系等部门总体负责,马克思主义学院予以配合实施。

五、实践教学课时安排
实践性教学共16学时,具体细化为以下几方面:
1.具体辅导学生选定研究课题,指导、审定实践研究计划等:6学时
2.中期检查及辅导:2学时
3.批改调查报告并评定实践课成绩:8学时
六、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分
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为考查,主要是通过考查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实践报告(调查报告)质量评定成绩,各门思政课实践教学成绩评定标准为:考勤(30%)+过程表现(30%)+实践报告(调查报告)(40%)。

实践教学成绩占各门思政课程总成绩的30%。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1年5月6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