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全文分析分析
《茶馆》剧情介绍
第三幕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日本 侵略者刚刚投降,国民党就进了北京城,国民党特务与美国兵到 处横行,市面一片混乱,民不聊生。裕泰茶馆也已经败落不堪, 难以维持。希望改良的老板王利发想招聘女招待,以此来支撑老 字号茶馆,但都无济于事。茶馆帮佣康顺子的养子康大力,到北 京西山八路军游击区参加了革命,反动势力到茶馆逼迫王利发, 要他交出康大力的母亲康顺子,否则要砸掉茶馆。王利发被逼得 走投无路,把儿子,儿媳妇,孙女送走去投奔康大力,自己与被 国民党没收了一切产业的秦仲义和以卖花生豆为生的常四爷,一 起聚集在茶馆里烧纸钱,为可悲的自己,也为那个可诅咒的时代 送葬。当沈处长大批人马来霸占茶馆时,王利发在后屋上吊死了,
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在茶馆里活动的70多 个各色各样的人物,依次反映了三个时代长达50年的社会生活。
全剧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清末(大清国完了) 第二幕:民国初年(军阀统治完了) 第三幕: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也将完了)
《茶馆》剧情介绍
(1)舞台说明: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 姿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
(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 包括独白、旁白、对白。是剧本的主要组成
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 现主题思想。
(3)结构形式: 分幕分场。幕是大单位,
3、戏剧分类: 场是小单位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 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 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 出中表现出来。
(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 就没有戏剧。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 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
《茶馆》剧情介绍
第二幕的事件发生在民国初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北洋军阀统治 时期。此时与第一幕相隔十多年。经过停业改良的裕泰茶馆准备开张,王利发和 妻子抱怨生意艰难,时局混乱,茶馆前景暗淡。这时巡警来向王利发讨要公粮, 王利发交不出,只好贿赂巡警免交。一群大兵来到茶馆闹事,王利发又送钱打发 了他们。以卖菜为生的常四爷说起自己十多年前只因说了句“大清国要完”这句 话,就被抓去坐了一年多的牢。特务宋恩子/吴祥子要检查茶馆后面公寓里住的 学生,王利发阻止他们,无奈答应每月给他们送钱。十多年前经刘麻子卖给庞太 监做老婆的康顺子,带着养子康大力找到茶馆,见到刘麻子要跟他算帐。愿国民 党议员,旧民主主义者崔久峰既不满现实悲观失望,对王利发说“中国非亡不 可”。刘麻子贩卖妇女,为两个逃兵说媒,宋恩子,吴祥子以抓逃兵为由,把逃 兵的钱全部拿走,并抓走刘麻子充当逃兵交公。
《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 高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 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 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 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 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 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
老舍如是说
为什么要单单写一个茶馆?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 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 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 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 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 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 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 治消息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17、茶馆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 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
他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 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 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 艺术家。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 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2
作品:
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
开端: 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 发展: 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
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
局面
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
突的解决。
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
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2、剧本刻画人物推进剧情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有: 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
长篇小说: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1924年赴英国,在伦
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时所写,具有讽刺、幽默、滑稽特
色)、《骆驼祥子》 (1936年,专业从事写作)、《四世同堂》 (1946年与曹禺赴美讲学,写完了100万字的巨著《四世同堂》的 最后一部及其他作品﹚、《牛天赐传》、《离婚、《鼓书艺人》。
中篇小说: 《我这一辈子》
短篇小说: 《小铃儿》《月牙儿》
话 剧:Βιβλιοθήκη 《残雾》《张自忠》《归去来兮》等九部。(1939年至1943年 间,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的剧本)《龙须沟》《方珍珠》《茶馆》
(1957年发表并演出的《茶馆》,代表了老舍先生话剧创作的最
高成就)。
3
有关戏剧的知识
1、 特点:(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
第一幕时间是1898年初秋,正是戊戌变法刚刚失败, 谭嗣同被问斩后不久.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示了 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那一年 政治黑暗,国弱民贫,洋人势力越来越大,洋货源
源而来,农村破产,卖儿卖女。有些知识分子想变法改 良,有些想办实业,富国裕民。可统治阶级中的顽固派 不肯改良,把维新派头脑杀了几个……顽固派得势后, 连太监也想娶老婆,乡下依然卖儿卖女,特务更厉害, 随便抓人问罪……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 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 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 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 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
(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 (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 黄梅戏(浙江)等 (6)演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