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使至塞上》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终于碰到了骑马的兵士,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 然前线呢!
首联叙事————出使边塞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关, 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延。
首联:紧扣题目“使至塞上”四 字,交代了自己这次出使的任务 是“问边”,已到的地界是塞上 “居延”。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叙事 出使边塞
情 由 事 发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内心抑郁 抒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风光 绘景
景 由 事 终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战事繁忙 叙事
全诗善于捕捉典型景物作精心刻画,叙事精 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达到了精心锤炼与自然 质朴的交融统一。后人称王维“诗中有画”,于 此诗可见一斑。
3.孤烟直:孤烟指烽火与燧烟,古时边塞告警或报平安的 信号。燧烟燃狼粪,取其烟直而聚,故云孤烟直。
4.长河:指黄河。
5.“萧关”二句:写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得知首将(护 都)正在前线。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候骑 ( jì ),骑马的侦察兵。护都,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 首将。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 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 尔北)。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 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 奉使出塞宣慰。本篇即写出塞时沿 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 维排挤出朝迁。这道诗作于赴边途 中。
使至塞上
——王维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远 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 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没山没树远处烽火台一 缕白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 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1.“单车”二句:写轻车出使,慰问塞上将士。单车,轻 车简从。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 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 ,所以自称属国。居延,汉末设县,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 此二句一本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2.征蓬: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尾联叙事——战事繁忙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 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 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 点明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 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 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写途中得 知军情,语透雄豪,显示出一位使臣对 边疆战事的关心。
小 结
名 句
(1)画面描写: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 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黄 河映衬落日之残红。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直”状孤烟之高,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 拔、坚毅之美。“圆”状落日之低,给人 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 准确地描绘了塞外的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 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布置作业
1熟练的背诵这首诗歌。 2.《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传 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一诗描绘塞外荒漠的 壮美风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至塞上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 代表作家。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少有才名。开元 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受牵累被贬到 济州(今山乐长青县)作司库参军。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 能诗能画,精通音乐,首创泼墨山水画,成一派之宗。 受音乐、书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 的艺术特色,具有词句秀冶,意境清新,格调高雅, 音韵婉转,情景交融的特点。尤其是避世隐居时的诗 歌,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这一类 诗以感受敏锐,体物细微,诗“中有事画”见长,对 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颔联抒情———内心抑郁
(即景设喻,借景抒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我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 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
颔联:既是实写塞上秋景,也是以 蓬雁自比,游子见枯蓬随风飘荡, 会产生身世浮沉之感;望秋天大雁 南飞,常引起乡思之愁。
点出出使的季节——春天。
颈联绘景—— 塞外风光 千 古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