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复习资料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复习资料

10、美术课程教学一般模式 应该说,美术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也可以总结 出一般的程序或模式:组织教学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与 演示新技能;布置学习活动与进行练习;展示、评价与布置。
11、美术教学评价的方式 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结果所进行的评 价。评价其实也是一种教学手段,好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发 现问题,鼓励学生学习热情。在具体的一节美术课中,主要 是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评价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分数:一般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用五分制。 等级:可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待努力,应该避免用 差和不及格这样具有刺激性的等级名称,以免打击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复习资料
1、《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2、信息传播要达到最佳的效果必须有几个条件: 第一,所传播的信息对接受者而言是有用的; 第二,所传播的信息应该是接受这所能理解的; 第三,接受者对信息的传播者的人格品质感兴趣或不反感,对信 息感兴趣; 第四,信息传播过程较少被干扰,信息清晰、准确。
力、再接再厉等。
12、优秀的课应该具备这样的特征: ①学生学到了特定的知识或技能; ②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并完成了任务; ③学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产生了新的见解; ④学生卷入到学习活动中,并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⑤极少有破坏行为出现; ⑥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合作的、和谐 的; ⑦教学方法是有效的。
13、初学者应该尽量多地观摩不同的美术课,以提高自己的美术 鉴赏力。在学习、观摩其他教师的美术课堂教学时,请注意下面 问题:
教师是如何导入的? 教师介绍了什么知识与技能? 教师布置了什么学习任务? 教师是如何小结的? 教师运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效果如何?
14、课程的导入环节一般有几种形式?
1 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 2 巧设悬念导入; 3 利用知识衔接的导入; 4 创设情境的导入; 5 直观演示的导入; 6 调动感言注意的导入。
3 教师对学生评价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仍是学生美术方面的“权威”,所以 教师的意见也具有“权威性”,教师的评价比起同学的评价 更容易产生鼓励或伤害的结果,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慎重, 应该更多地倾向于鼓励,而非伤害,尽量将主观性与客观性 相结合。所谓主观性,即有意识地在评价取向上以鼓励为主, 所谓客观性即要准确地认识学生作业的实际状况。如果我们 严格地按照客观性来评价学生,那无异于“大规模杀伤性” 武器,将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普遍的伤害。所以,教师 千万别吝惜自己的表扬和夸赞。当然,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 问题,也应该用策略的方式表达出来,像“如果画得再仔细 一点,效果会更好”,“是否可以将杯子画得更大一点”…… 可以用的口头禅是:不错、很好、真棒、很有创意、继续努
5、教案有一些基本的要素,它通常包括: 课题; 年级; 授课人;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6、教案的形式 教案形式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文字式,一类是表格
式。
7、教学目标一般可以分为: 认知领域目标;(对于美术的专业知识点,美术史、美术鉴赏等 掌握。) 情感领域目标;(对美术作品所引申出来的积极的、正面的情感
评语:简明扼要地对学生的作业中的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进行表述。 1 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作业,形 成反思的习惯和能力,不断提高对美术作业的要求和标准。
2 同学互相评价 同学之间根据一般性的标准和各自的喜好评价对方的作品,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从自我跳出,了解其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 的作业的。
3、课堂中,信息主要是通过如下媒介传播: 声音——口语、音乐、音响; 文字——书写文字; 静态图像——照片、图画; 动态图像——电影、电视、动漫; 肢体——动作; 面部表情——眼神、面部肌肉动作;
多媒体——图像、视频和音频的作用。
4、传播媒介承载的基本意图: 发出指令——指导和要求学生完成一系列的学习行为; 传播知识——获得知识,形成可以进一步生发的知识结构; 传授技能——获得完成特定行为的方法、程序和处理材料的技术 和能力; 传达情感——形成喜爱、厌恶等的情感与态度; 传递价值观——形成好与坏、有用与无用等价值态度。
或是消极的、负面的情感的感受。) 技能领域目标。(对于美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科不同专业的技能掌握。)
8、为了与当前的美术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我们也可以分成如下 目标维度: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学 习哪些知识与技能?学习到什么程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体 验什么样的学习过程?学习何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活动中,学生需 要形成或逐渐形成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什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它们与教学目标是什么关系? (1)教学重点:一次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主要精力和实践投放的 位置,是学生应该主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从而使得教学活动内
容具有了主次关系,避免平均使用力气。 2教学难点:教学活动中学生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是 教 师必须调动一切方法和手段加以解决的问题。 3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关系:由教学目标到教 学 重点,再由教学重点到教学难点,构成了一根思维的链条,而 且是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体的变化。
15、有哪些常用的美术教学方法?其要领是什么? (一)讲述法 理想的讲述应该是:①准确、清晰,具有逻辑性;②幽默、 流畅、生动,具有感染力;③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收敛自 如;④叙述比喻、论述结合;⑤多用具体例子;⑥运用图表、 视频等辅助方式。 在美术教学中,应该“精讲多练”,时间放在讲重点、将要 点上,以便给学生更多练习的时间。 在欣赏为主的教学中,教师的讲述可能要多点,但也要注意 有所控制,而且将讲述与其他活动结合起来,一次讲述的时 间不要太长。讲述的量如果比较大的话,可以将其分割成几 个小块,这样可能会更有利于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和注意力。 教学中忌讳的是脱离具体的直观形象,滔滔不绝地讲述原理 和作品。对没有多少具体形象储存的中小学生而言,这种讲 述几乎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容易导致注意力涣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