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备课笔记授课班级: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09级1、2班人数:38+36=74总学时:32学时授课时间:1-12,16-19周授课人:江建胜授课学期:2012年春学期一、总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其目的在于研究中小学美术教学,探索中小学美术教学规律,通过基础理论教学、见习、教案写作、说课、讲课(微型课)、教学研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研究型美术教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新课程理念、国际最新美术教育观念、科学的美术教育教学思想的建立、美术教学计划制定、教案写作、讲课(微型课)、说课规范技能。
三、主要授课形式与手段:1、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供学生实践的空间,努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
2、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微格、写作、谈话、观摩等。
四、教材与教参:1、教材:自编2、教参:(1)、中学美术教材教法,谢雱(pang),高等教育出版社;(2)、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钱初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美术教育学新编,尹少淳,高等教育出版社。
(4)、美术教学论,王大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目录一、当代美术教育现状一、国家政策层面: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我国的学校教育就开始实施“素质教育”;1999年6月13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又进一步强调。
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p7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
素质教育对于要求整个教育从教育的目的、目标、结构、内容、方法到模式全方位地实现三个转变:1、把单纯培养少数拔尖学生成才转变为提高全体学生素质;2、把单纯注重智能转变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五育”的理解:(1)、“五育”间的关系:五育——智德美(真善美,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劳动技术(创造性实践的能力)(2)、“五育”与学科之间的关系它是相互关联的教育的整体价值,旨在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在每一门学科教学中都应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
3、把基础教育片面地为升学服务转变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链接:1、素质:原指人天生的生理和心理品质,在素质教育中指人经过教育培养获得思想、文化、技能等素养和体力、智力的发展。
2、素质教育:指发展人的身心最基本品质的教育。
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国民素质和民族素质。
3、“全体学生”指的不是平均的每一个人,而是“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
4、“全面发展”指的不是德、智、体、美、劳均衡地、齐头并进地发展,而应当是“根据每一个个体特点的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相对于工业社会,是指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多元化、创造型人才尤其是拔尖人才。
6、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视觉文化时代与美术教育:我国的学校美术教学以1904年为开端,至今(2012年)已走过108年的历程。
重温我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历史,审视现在,展望未来,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1、美术教育涵义的扩展:·以往的美术教育·造型艺术教育·视觉艺术教育·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美术教育的类型➢从目标取向及教学层面划分的美术教育的类型:·非艺匠养成的古代美育·技术导向的艺匠养成教育·实用导向的造型美术教育·近代中小学普通美术教育➢从场所划分的美术教育的类型:·学校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家庭美术教育·其他场所中的美术教育2、教育应终身进行:教育要真正体现其本性,即完整的和终身的教育,就要根据现实的情况和环境来进行,而突破千百年来强加在它上面的各种机构上、程序上和方法上的限制。
完人的条件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
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并指出人的八种智能:·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我认识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多元智能理论的意义首先,对原有的智能评价体系提出了挑战。
其次,多元智能理论为创建最为开放的教育体系,并为人类心灵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3、美术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社会与美术教育的发展全球化趋势:第一,国际政治层面的全球化。
第二,社会生活层面的全球化。
第三,经济活动的全球化。
第四,文化的全球化。
第五,教育的全球化。
三、当前教育状况:基础教育:分割“五育”,看重“双基”,导致教育内容越来越“多、专、深”,学生的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批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也严重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态度、情感、审美等人文素养的培养。
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2001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2年4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正式出版。
高等教育:两个不适应: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不适应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新要求:内适——学术取向:高校自身的内适要求——学术价值;外适——社会取向:满足社会劳动力市场需求——社会价值;个适——人文取向:满足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需求——个人价值。
必须实现三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整合,即要求实行可比较性和不可比较性两个价值维度。
必须处理好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与双基、教与学、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等关系。
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规定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学论”。
现在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又进一步扩大其教学内容,并要求本科必修课程名称为“美术教育学”,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术教育学”应该是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必修课,也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的主干课程。
五、《美术教学论》具体教学实践方面:传统:“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经验型的教学方法介绍为主;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化→中小学美术教育重要(发展思维、情感、创造性,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学科)←←强调创造性和自我表现的“儿童中心论”美术教育思想与“以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DBAE,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的有效结合,即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逻辑与学科知识逻辑同等重要→世界各国重新制定国家美术课程,越来越重视美术教学的理论、策略、方法和技术,越来越重视美术教学的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要求: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六、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美术教学活动:美术教学活动四个系统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外部社会巨系统——学校教育大系统——美术教育教学系统——教学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要素)(见下)二、美术教育及其目的一、几个概念及美术教育的属性与界说1、美《辞海》(1989)中对“美”的定义是:①、指味、色、声态的好;②、指才德或品质的美;③、善事、好事;④、赞美、称赞;⑤、喜欢、称心;⑥、美学的基本范畴和中心问题。
美表现于不同方面,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不同形态。
这些形态是审美和能动的创造对象,又是美感的源泉,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作为美术学科教学前提的“美”主要取第⑥义,即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不同形态。
2、艺术(art或arts)今天,在此对“艺术”作如下界定:艺术是与创造主体的审美理念相对应的、创造感性形象的表现活动或作品。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艺术包括: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电影、电视等门类。
艺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
随着艺术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将不断发生演变3、美术(Fine Art)今天,在此对“美术’作如下界定: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与创造主体的审美理念相对应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触觉形象艺术。
这是一个“大美术”概念。
美术具有表现性、技术性、审美性、视觉性、实用性、创新性等特性。
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摄影、摄像、电影、电视)等门类。
美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
随着美术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将不断发生变化与扩展。
4、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学校美术教育:指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综合学力(学力,教育大辞典,指通过学科教学及生活指导而形成的能力的总体。
美术综合学力,指学生在美术方面的认知、观察、想象、思维、表现、创造、审美、评鉴以及学习等能力的总称,并包含从中体现的情感、意志、态度、合作精神等品质。
),并以此完善学生的人格的学科。
目的不同:学校美术教育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美术家,而是由此全体学生的人格素质,是学校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专业美术教育主要目的是通过系统而严格的专业美术训练去培养专业美术专门人才,创作出更精美的美术作品,它针对少数专职美术家。
注意:艺术教育与技术训练教育5、美术教育与美育美育,也称“美学教育”、“审美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的教育。
美术教育与美育的区别:(1)、就目的而言:美术教育包含审美的目的,但还要使教育者获得许多具体的美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等;(2)、就对象而言:美育面向一切审美对象,包括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和各种艺术形态,如音乐、喜剧、影视、文学等;而美术教育只从事视觉和形象方面的创作、欣赏、批评和审美;(3)、就方法而言:美育主要是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而美术教育必须同时强调技能的学习和动手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