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案设计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等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等生字,掌握“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情感目标: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会写13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四、教学准备:搜集赞美春雨的图片、词语、诗句。

五、教学安排:2课时六、预习:1、搜集赞美春雨的图片、词语、诗句。

2、把课文读通顺(至少读三遍),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自学生字(字音、部首、组词),给课后生字注音。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提供展示台,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春雨的图片或词语、诗句,师归结,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学生谈预习收获,同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师巡回检查,了解学情。

②、自学生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③、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②、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针对课文内容质疑。

3、出示生字,认读生字,重点检查并纠正以下字的读音:跌下来品尝播种血脉4、指导学生记住以下生字的字形:沟蹄滑密撒播乳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的脉络。

课文通过对春雨的声音、春雨唤醒春天、催发种子的描写,说明无私的春雨给人们带来了美好、和谐、生机和希望,表现了对春雨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推:左、中、右三部分布局要合理,右边的四画不要写成三画。

密:下部的“山”不要写成“虫”。

五、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小结:同学们,春雨到底有多美,美在哪,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七、板书设计:铁皮水沟密密的你推我挤敲响演奏播种八、预习: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说春天美在哪里。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

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1、进一步理解课题: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滴”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2、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

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二、学习课文,交流感受,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体会描写春雨声音美的内容。

1、回忆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2、“屋前听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春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2)捕捉表示声音的词,体会小雨滴发出声音的不同。

(3)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4)抓住“推、挤”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林中听雨”加深感受声音美,解决难点。

出示文字: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1)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2)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3)练习朗读,欣赏声音美。

4、朗读声音美部分。

(板书:声音美)(二)、感受描写春雨形象美的内容。

1、听雨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美,看雨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读一读,说一说。

2、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春雨的样子。

(板书:样子美)(三)感受赞美春雨精神美的内容:1、指名读8、9自然段,想想人们赞美春雨还有什么原因?2、出示儿歌:《春雨》。

读一读,感受万物盼望春雨的心情。

3、想一想,儿歌中的种子、花朵、麦苗和春雨有什么关系呢?4、如果你就是春雨,听了生灵们渴望你到来的心声,你会怎么做的?(板书:精神美)(四)、齐读最后一段,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1、谁能结合板书说说春雨美在哪?2、总结写法:文章着重写了春雨的声音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声音的世界,以后写文时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写出的文章会更精彩。

3、再次朗读课题,结束学习。

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录描写声音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五、板书设计:春天的小雨滴滴滴听声音美春雨美看样子美爱春雨赞精神美六、课内练习:1、辨字组词:推()常()淅()撒()尝()晰()2、多音字组词:都兴3、照样子,写一写:例:淅淅沥沥2、瀑布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会认“叠、喻、屏”3个生字,会写“瀑、滩”等7个生字,掌握“瀑布、重叠、涌上、岸滩、衬着”等词语。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背诵课文;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比喻写法的好处;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描写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瀑布录像;学生收集关于瀑布的资料。

四、教学安排:2课时五、预习:1、收集关于瀑布的资料。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至少读3遍),在文中圈出生字词语,利用工具书查出不理解词语的意思。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瀑布?你们在哪儿见过瀑布,是什么样的?(多媒体出示瀑布图片,动画。

)2、书中描写的瀑布又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1、检查自学情况。

叠(提醒学生:中间是秃宝盖,要写在横中线上)(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2)提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析结构复杂的字的字形,同桌交流识记方法。

2、自读诗歌,画出新词并把新词带到句子中去读一读。

3、小结: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牢固地掌握新字,理解新词,并把好词语记下来在写作时加以运用。

三、读文质疑,理清顺序。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瀑布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了解主要内容。

(先写声音,后写样子)2、练习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⑴、自由练读。

⑵、指名读诗。

(随机指导)⑶、小结:把诗读熟,试着背一背。

四、指导写字。

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把新词放入词语花篮中。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

3、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六、板书设计:瀑布重叠涌上岸滩比喻衬着七、预习: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课文,还有没有描写瀑布的文章,它写了瀑布的哪些特色,结合课文进行比较阅读。

第二课时一、检查旧知,引入新课:1、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交流抄写的语句。

3、小结:同学们认真地背诵、抄写诗句,可见大家喜欢这首诗,这节课我们通过深入学习,相信你们会更加喜欢这首诗的。

二、自学思考:1、出示要求:(1)默读全诗,思考:哪些诗句是写瀑布声音的?哪些诗句是描写瀑布样子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去欣赏瀑布的?(2)提出不懂的问题。

2、自学讨论:3、班内交流。

三、重点研读问题:1、瀑布声音的特点。

(1)、指名读这一节诗。

(2)、出示文字:瀑布的声音,好像(),又像()。

思考: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要点:突出瀑布声音响亮,气势雄伟;把抽象的声音形象化,使人觉得生动、真切。

)(3)、瀑布声势浩大,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指名朗读、齐读。

2、远望瀑布的样子。

(1)、自由读有关诗句。

(2)、从“忽然一转”这几个字中,你能想到作者刚才是在瀑布的哪一面听到声音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从背面听声音大,现在转到正面声音就更大了,感受到瀑布的声势巨大,一定雄伟壮观。

)(3)、“啊”字该怎么读呢?为什么这么读,或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让学生品出读时的惊与喜,品出惊什么,喜什么?)(4)、瀑布什么样,作者是怎么打比方的?为什么先说没法比喻?又说“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学习方法:A、出示瀑布录象。

B、想象当时情景(颜色、高度)C、结合录象、课文内容、生活实际谈想法、感受。

(5)、读出情感(指名读、领读、齐读等方式展示)。

3、近看瀑布的样子。

(1)、指名读这一小节。

(2)、“仰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站在山脚下仰望?(用诗句中的语句回答)从这个词中感受到什么?(3)、为什么把瀑布比成“珍珠的屏”?(从全貌看,像一座屏风;从小珠看,形似珍珠;颜色光泽与珍珠相似,晶莹透明。

)(4)、为什么说被风吹过的瀑布如烟、如雾、如尘?(如烟:轻柔飘逸,弥漫如雾:白茫茫一片,朦朦胧胧如尘:纷纷扬扬的落下。

)(5)、赛读,读出美感。

四、总结全文,体会情感。

1、归纳板书,深入体会。

(1)、配乐读全诗,再次感受瀑布的壮丽奇异的景象。

(指名3人读)(2)、为什么作者看到瀑布的样子各不相同、变化多端呢?(3)、归纳板书,理清作者观察地点。

2、根据板书提示,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五、作业:1、用“好像……又像”说一句话,再写下来。

2、背诵全诗,整理《我的采集本》,继续丰富内容。

3、写一种物品的声音或样子。

六、课内作业:1、选词填空。

一道一道道一阵一阵阵一朵一朵朵一()闪电一()白银一()风一()歌声一()浪花一()浪花2、比一比,再组词:涌()喻()滩()勇()榆()摊()六、板书设计:浪涌上岸滩风吹过松林声(听觉)雄伟壮丽瀑布青山衬着白银色(视觉)由远及近珍珠的屏形如烟如雾如尘3 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惠、崇、欲”等几个字;会写“晓、鸭、芦、怜”等生字。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的字、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这两首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这两首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对诗歌中不理解的地方质疑,整体感知诗歌。

三、教学安排:2课时四、预习:了解作者苏轼,读读作者其他的古诗,把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

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