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热疗法课件

冷热疗法课件

冷、热疗法的护理
唐萍
一、冷、热疗法的定义:
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 人体表现,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 器官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改变机体各系统 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
二、冷、热疗法的效应: 生理效应 继发效应
冷疗法的目的
• 1.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 • 2.减轻疼痛 • 3.减轻深部充血 • 4.保暖与舒适。
或心室纤颤、房室传导阻滞。 • 3腹部:以防腹泻。 • 4足底:以防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而影响散
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 5昏迷、感觉异常、年老体弱者慎用。
热疗法的禁忌证
• 1未明确诊断的急性腹痛 • 2面部危险三角区的感染 • 3各种脏器出血 • 4软组织损伤或扭伤的初期(48小时内) • 5恶性肿瘤
(2)擦拭背腰部、穿衣 (3)脱裤、擦拭两下肢、穿裤
髂骨→大腿外侧→足背 腹股沟→大腿内侧→内踝股下→腘窝→ 足踝
• 【注意】 (1)头部置冰袋,足底置热水袋。 (2)每侧部位可擦拭3分钟,全过程不超过
20分钟。 (3)擦浴后30分钟测体温,若降至39℃以
下,撤去头部冰袋,体温绘制于体温单 上。
热疗法的定义
影响冷热疗法的因素
• 1方式 • 2部位 • 3对象 • 4面积 • 5时间 • 6环境温度差
冷疗法的禁忌证
• 1.血液循环障碍 • 2.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 • 3.组织损伤、破裂 • 4.对冷过敏。
冷疗的禁忌部位
• 1枕后、耳廓、阴囊处:以防冻伤。 • 2心前区:以防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
2、湿热疗法: 【目的】解痉、消炎、消肿、止疼 【注意事项】 (1)水温50~60℃,放在手腕内侧试温,不烫手为
宜。 (2) 3~5分钟更换一次敷布,治疗时间15~20分钟 (3)热水坐浴女性患者经期、妊娠后期、产后2周
内、阴道出血和盆腔急性炎症不宜坐浴。
• 热疗法是利用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 机体的局部或全身,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 消炎、解痉和增进舒适的目的的治疗方法。
• 热疗的方法:热水袋、烤灯、热湿敷、热 水坐浴、温水浸泡。
1.干热法: 【目的】保暖、解痉、镇痛,增加舒适。
【注意事项】 (1)成人60~70℃,昏迷、老人、婴幼儿、感觉
迟钝,循环不良等患者,水温应低于50℃。热 水袋装 1/2~2/3满。治疗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烤灯的使用:灯距为30~50cm,温热适宜(用手试 温),防止烫伤,治疗时间20~30分钟。 (3)护士应加强巡视,做好交班,并嘱咐患者和家属不可 自行调节热水袋水温。
• 6其它(1)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2)皮肤湿疹 (3)急性炎症反应如牙龈炎、 中耳炎、结膜炎
(4)孕妇 (5)金属移植物部位:金属是热的
良好导体,用热易造成烫伤
(6)恶性病变部位 (7)麻痹、感觉异常者慎用。
冷疗法的应用
• 冷疗法的定义 冷疗法是利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
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以收缩小血管,降 低基础代谢率,减慢血液循环和降低血管 的通透性,从而达到止血、 止痛、消炎、 退、冷湿敷、温水擦浴 (1)冰袋的使用 (2)冰帽的使用 (3)冷湿敷
【注意】
• 乙醇是一种挥发性的液体,擦浴时在皮肤 上迅速蒸发,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热, 而且乙醇又具有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 因而散热能力较强。
• 禁用于新生儿及血液病患者。
擦拭顺序
(1)脱衣,擦拭两上肢 颈外侧→上臂外侧→手背 侧胸→腋窝→上臂内侧→手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