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11 —3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一、偏角法测设圆曲线
圆曲线的主点ZY、QZ、YZ定出后,为在地面上标定出圆曲线的形状,还必须进行曲线的加密工作。
曲线点:对圆曲线进行加密,详细测设定出的曲线上的加密点。
曲线点的间距:一般规定,
R> 150 m时曲线点的间距为20m, 50m W R<150m时曲线点的间距为10m 。
R<50m时曲线上每隔5m测设一个细部点;在点上要钉设木桩,在地形变化处还要钉加桩。
曲线测设:设置曲线点的工作,常用的方法有:
偏角法和切线支距法。
1.偏角法的测设原理:
1 )偏角:即弦切角
2)原理:根据偏角(》)及弦长(c)测设曲线点。
如图11-4 :从ZY点出发,根据偏角3 1及弦长C
(ZY-1 )测设曲线点1;
根据偏角及弦长C( 1 一2)测设曲线点2… 等。
2
•偏角及弦长的计算:
(1)偏角计算:
原理:偏角(弦切角)等于弦所对应的圆心角的一半。
心角:
则相应的偏角:
K 180 •
如图11-4, ZY-1曲线长为K,所对圆= —* --------
R 7T
u 舉K 180^
爲"竺——•——-
2 ZR n
当所测曲线各点间的距离相等时,以后各点的偏角则为第一个偏角3的累计倍数。
即:
§ =u ⑻)
1I 2/?
d; = 23】I
6y—3*5] .....
氏=吃
(2)弦长计算(如图11-4)严密计算公式:
Jr
di /f
(' =2R sin $sin — =C二sin —
1 2 R■
※弦弧差(弦长与其相对应的曲线长之差):
弦弧差=K i -C i = L i3/(24R2)
当R=450m时,20m的弦弧差为2mm ,
•••当R>400m时,不考虑弦弧差的影响。
由于铁路曲线半径一般很大,20m的弦长与其相对应的曲线长之差很小,就用弦长代替相应的曲线长进行圆曲线测设。
近似计算:'、"
整弦:里程为20m倍数的两相邻曲线点间的弦长(曲线点间距20m对应的弦长)。
分弦:有一端里程不为20m倍数的两相邻曲线点间的弦长。
(通常要求曲线点设置在整数
里程上(如20m的倍数),即里程尾数为00, 20, 40, 60, 80m等点上,但曲线的ZY点、QZ 点、YZ点常不是整数里程,因此在曲线两端及中间出现分弦)。
例如:在前面例题中,ZY的里程为37+553.24 ;
QZ的里程为37+796.38;
YZ的里程为38+039.52,
因而曲线两端及中间出现四段分弦。
其所对应的曲线长分别为K1=6.76m , K2=16.38m , K3=3.62m , K4=19.52m ;如图11-5。
图
分弦的距离分弦的偏角:
K i =560.00-553.24=6.76m,相应的偏角值 K 2=796.38-780.00=16.38m ,相应的偏角值 K 3=800.00-796.38=3.62m ,相应的偏角值 K 4=039.52-020.00=19.52m,相应的偏角值
例:如按前面算例,要求在圆曲线上每20m 测设一曲线 点。
己知:ZY 的里程:K37+553.24,
JD
QZ 的里程: K37+796.38, R=500m,如图 11-6。
180°
JT
1)测站设在ZY 点,以切线 偏角。
正拨:偏角增加的方向与水平度盘读数增加方向一致, 针方向旋转拨角。
反拨:偏角增加的方向与水平度盘读数增加方向相反, 针方向旋转拨角。
1 )测站设在ZY 点,以切线ZY — JD 为零方向,由ZY — QZ 正拨 偏角。
(图11-6)
第1点的偏角所对应的曲线长为 6.76m,按公式(11-2)算第1
点的偏角值:S 1= 23 ' 15〃
ZY — JD 为零方向,由ZY — QZ 正拨 即顺时 即逆时
曲线长20m 的偏角值:S =1° 08' 45〃, 第2点的偏角值: 匸》+3 =1 ° 32 00〃 第3点的偏角值:$= 3 1+2
第i 点的偏角值:3 = 3 1 + ( i-1 ) 3 QZ 的偏角值: 3Z = 3|+ (i-1 ) 3 +2 3 =13 ° 55 ' 5a/4(检核),
3'为+780.00点到QZ 点的分弦偏角。
探 计算时应按里程列表计算各点的偏角值(如表 11-1) 表11-1偏角计算表(正拨)
(p
180 0
2)测站设在YZ 点,以切线YZ-JD 为零方向,反拨测设YZ — QZ 间的曲线点,如图11-7 霏 类似上述计算方法,按里程列出各点的偏角值为 360° — S i (如表11-2)。
表11-2偏角计算表
(反拨)
・ *
注 £
Flow
如at 同
如 H*
■****'
rirMi
BH H" +«■ Hl» MR tVF
44( W"
ft .00
MT 府斛
QZ 班陆胡
妙)
3.测设方法 探 以测站设在ZY 点为例(如图11-6)。
(1) 置镜于ZY 点上后视JD 点方向,度盘配为 0° 00' 00〃 (2)
转动照准部 正拨”偏角 讯=23 ' 15;在视线上用钢尺量出弦长 6.76m,插一测钎,定出
曲线点1 ; (3)
转动照准部,“拨”偏角S (=1°
32' 0)〃同时用钢尺自曲线点 1起量,以 20m 分划 处与准望远镜视线相交,在交点处插一测钎,定出曲线点
2;
(4) 拔去1点的测钎,在地面点1处打入一板桩,桩上用红油漆写明其里程。
(5) 同法,继续前进定出曲线点 3、4……,一直测设到曲中(QZ )点。
检查:QZ =a/4
探置镜于YZ 点,(如图11-7),
测设另一半曲线,偏角要反拨: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使度盘读数为
360° S i 。
2 S
ASK
不 ZY
+560.00
6,76 4 : 20.00
■I
QZ 37+194.38
air
r ■ }
ooW
检查:弦长丈量是从点到点如:YZ-1,1-2,2- 3…i-QZ
在QZ 点的总偏角为
.^7 .应检核所测设的 QZ 点点位是否闭合,
如超限,须及时检查原因,重新测设。
(如图11-7) 二、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
切线支距法适用于地势较平坦的地区 1 •测设原理:切线支距法即直角坐标法。
(1)切线坐标系:见图11-8
坐标原点:曲线起点 ZY 或曲线终点YZ ; x 轴:ZY 或YZ 到JD 的切线方向; y 轴:过ZY 或YZ 与切线垂线方向, 即圆心方向。
(2)曲线点直角坐标的计算: 如图11-8,曲线点的直角坐标(x,y )为
A ; = 7? • sni a i
: v- = R - R* cos a i • y
J
L 180°
a-— ---------------
1
R 7T
Li 为曲线点i 至ZY (或YZ )的曲线长,一般定为 10m 、20m 、
30m ..... ,即每10m 一桩。
根据R 及Li 值,即可计算相应的 X i , y i 。
(3)
从曲线表第三册第九表中查取 (Li-xi )及yi 值: 以R 和Li 为引数,查取曲线长为
10m 倍数的(L r x i )及y i 值,如表11-3。
=R(l 一
cos )
〉(11-3)
式中:R 为圆曲线半径
, 图11-9切线支距法测设國曲线
切线支距原理
表11-3圆曲线切线支距表
表圆曲线切线支距表
/i-700Jt=500
L
L-x y L-x y L-x r 100.000.070.000.080,000. 10
200.000,290. 000.330. 010. 40
300. 01 a 640. 010. 750. 020, 90
400.02k 140.03a(M L60
500,04 1.79Lo . 062,080,08 2. 50
2 .测设方法:
以图11-9为例,设在圆曲线上每10m测设一点。
(1)先沿切线上每10m量一点,将半个曲线长度测设完毕;
(2)于每10m处回量Li-xi,可得各曲线点在X轴上的投影,即各曲线点的X值; (3)过各曲线点在X轴上的
投影点做切线的垂直方向,并在垂直方向上量取yi , 即测设出圆曲线的各点。
直角的测设方法:用方向架或经纬仪拨直角测设y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