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理综测试题(一)注意事项:理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 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生物体与水分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B.水从根系向地上部分的运输与细胞壁无关D.缺水时,动物体的正反馈调节能促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2.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C、细胞质基质中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3.下列关于乙型肝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能在人体血浆中增殖 B.不能寄生在呼吸道黏膜细胞中C.核酸中含5种含氮碱基 D. 蛋白质由自身的核糖体合成4.下图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其中a为实验装置,b为对照装置。
有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A.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C.防止NaOH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D.避免土壤中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5.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VLDL 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B.VLDL 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6.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 期B .S 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C .G2其细胞的细胞核DNA 含量已增加一倍D .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 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7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1L 0.1 mol/L 的FeSO 4溶液中含有0.4N A 个氧原子B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当生成氯气2.24L 时转移0.2mole —C .1.2g CaCO 3与Mg 3N 2的混合物中含有质子数为0.6N AD .常温下,pH=7的0.5 mol/L 的CH 3COONH 4溶液中,NH 4+浓度为0.5 mol/L9.已知某烃A 相对氢气的密度为42,且该烃不能使溴的CCl 4溶液褪色。
则A 的可能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9种B .10种C .11种D .12种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原理正确的是( )A .用玻璃棒蘸取NaClO 溶液,点在干燥的pH 试纸上,证明HClO 是弱酸。
B .将一定量的FeCl 3晶体、盐酸依次加入容量瓶中,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FeCl 3溶液C .将Cu 与浓硫酸反应剩余液体加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以证明反应生成了CuSO 4D .用乙醇、乙酸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中发现忘加碎瓷片,可立即补加11.常温下,向10mL 某浓度的H 2SO 3溶液中滴加0.2mol/L NaOH 溶液,含S 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Ⅱ代表H 2SO 3的浓度B.V(NaOH)=10ml时,溶液温度最高,c(H2SO3)= 0.1mol/LC.水的电离程度大小:a点<b点<c点D.若c点pH=6,则K2(H2SO3)=10—812.自然界中金属硫化物之间存在原电池反应。
下图所示装置中电极Ⅰ为方铅矿(PbS),电极Ⅱ为含有方铅矿的硫铁矿,当有电解质溶液按如图所示方向流经该装置时,电流表指针偏转。
若电极Ⅱ质量不断减少,a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未出现红色,加入CuSO4溶液未出现黑色沉淀。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业上利用该原理富集铁B.电极Ⅱ作正极C.溶液流经该装置后pH增大D.该装置负极的电极反应为:FeS2﹣15e- + 8H2O = Fe3++2SO42-+16H+13.已知A、B、C、D为短周期内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元素,X、Y、M、N分别由这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甲、乙为其中两种元素对应的单质。
若X与Y、甲与乙摩尔质量相同,Y与乙均为淡黄色固体,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省略),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M>N,沸点N>MB.A、C、D的常见氧化物相互之间一定能反应C.简单离子半径:C2—>B2—>D+>A+D.D与其他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顼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在前8 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第4 s末改变运动方向B.0-4 s内的加速度大于6-8 s内的加速度C.前6 s内的位移为12 mD.第8 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15.在如下图所示的四个电场中,均有相互对称分布的a、b两点,其中a、b两点电势和电场强度都相同的是( ).16.如图所示,两个光滑金属球a、b置于一个桶形容器中,两球的质量m a>m b,对于图中的两种放置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情况对于容器左壁的弹力大小相同B .两种情况对于容器右壁的弹力大小相同C .两种情况对于容器底部的弹力大小相同D .两种情况两球之间的弹力大小相同17.如图所示,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拴住一个小球,在O 点的正下方与O 点相距l2的地方有一枚与竖直平面垂直的钉子;把小球拉起使细绳在水平方向伸直,由静止开始释放,当细绳碰到钉子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的线速度发生突变B .小球的角速度不发生突变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D .绳子对小球的拉力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18.如图所示,在地面上方的A 点以11k E J =水平抛出一小球,小球刚要落地时的动能25k E J =,落地点在B 点,不计空气阻力,则A .B 两点的连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A .30°B .37°C .45°D .60°19.中国国家航天局决定:中国将在2013年或稍后一个合适的时间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探测.“火卫一”在火星赤道正上方运行,若其绕行轨道可简化为圆轨道,如图3中A 轨道所示.假如我们国家发射的“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的轨道B 稳定后如图所示,万有引力常量G 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卫一”的周期大于“火星探测器”的周期B .“火卫一”的线速度大于“火星探测器”的线速度C .若想测出火星的质量只要测出“火星探测器”的运行周期即可D .“火卫一”的向心加速度小于“火星探测器”的向心加速度20.如图3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 作用下,沿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 的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A .无摩擦力B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 .支持力为(M +m )gD .支持力小于(M +m )g21.如图所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A 通过一根绕过定滑S S S S SS轮的长绳吊起一重物B ,设重物和小车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 B 、v A ,则:( )A .v A >vB B .v A <v BC .绳的拉力等于B 的重力D .绳的拉力大于B 的重力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 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9分)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电源频率为50Hz ,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1)打点计时器工作时使用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 .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 .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字母填写)(3)图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s(4)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 5= 。
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 = 。
23、(6分)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紧靠槽口处,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 ;将木板向远离槽口方向平移距离x ,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档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 ;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方向平移距离x ,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 。
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均为x=10.00cm ,A 、B 间距离y 1=4.78cm ,B 、C 间距离y 2=14..58cm.(g 取9.802/s m )(1)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求得小球初速度为=0v 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2)小球初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s m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4、(14分)一卡车拖挂一车厢,在水平直道上以012/v 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
某时刻,车厢脱落,此后卡车和车厢均以大小为21/2s m a =的加速度分别做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滑行。
在车厢脱落3t s =后,司机才发觉并紧急刹车,刹车时卡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2/6s m a =,求卡车和车厢都停下后两者之间的距离。
25.(18分)如图7所示,半径R =0.2 m 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MN 竖直固定放置,末端N 与一长L =0.8 m 的水平传送带相切,水平衔接部分摩擦不计,传动轮(轮半径很小)做顺时针转动,带动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 0运动.传送带离地面的高度h =1.25 m ,其右侧地面上有一直径D=0.5 m 的圆形洞,洞口最左端的A 点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s =1 m ,B 点在洞口的最右端.现使质量为m =0.5 kg 的小物块从M 点由静止开始释放,经过传送带后做平抛运动,最终落入洞中,传送带与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 取10 m/s 2.求:(1)小物块到达圆轨道末端N 时对轨道的压力;(2)若v 0=3 m/s ,求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3)若要使小物块能落入洞中,求v 0应满足的条件.26.(14分)二氧化硫是硫的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探究SO 2气体还原Fe 3+、I 2,可以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1)写出由铜和浓硫酸制取SO 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