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32分)本卷共22题,每题6分,在下列各题中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项是禽流感病毒和“SARS”病毒的共同特征()A.基本组成物质都有蛋白质和核酸B.体内吸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都能独立地进行各种生命活动D.同时具备DNA和RNA两种核酸,变异频率高2.黄豆种子比花生种子含蛋白质的比例高,这与黄豆根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数量等有关,这一事实支持下列哪一生物学基本观点()A.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特点B.生物进化的观点C.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D.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3.如图(1)所示某动物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一个周期,对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e的发育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分化形成各种组织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C.细胞周期的长短通常受温度的影响D.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癌细胞无限增殖4.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A.花药的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B.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C.基因工程培育的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D.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5.有关生物个体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不存在细胞衰老现象B.高等植物的个体发育离不开生长素的作用C.鸟卵在适宜的条件下,都能进行胚后发育D.荠菜的个体发育包括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两个阶段6.不能解决器官移植中的排斥问题的做法是()A.同卵双胞胎的基因组一样,器官移植易成活B.抑制T细胞活性,使器官移植的成活率明显提高C.受体患有免疫缺乏症,植入外来骨髓,对患者极为有利D.克隆器官可很好的解决器官排斥问题7.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制约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④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它可由冰醋酸与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得;它可以迅速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多种病毒(如:SARS 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可与苯酚混合使用B.过氧乙酸与羟基乙酸(HO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C.由过氧化氢与醋酸制取过氧乙酸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浓过氧乙酸中加入少许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后试液一定呈红色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Mg2++2HCO3—+Ca2++2OH—MgCO3↓+CaCO3↓+2H2OB.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C.碳酸钡溶于醋酸:BaCO3+2H+Ba2++H2O+CO2↑D.将氢碘酸加到FeCl3溶液中:Fe3++2I—=Fe2++I210.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第16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O3B.第2列元素中一定没有非金属元素C.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H3RO4D.第14列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11.质量分数为a的某物质的溶液mg与质量分数为b的该物质的溶液ng混合后,蒸发掉pg 水,得到的溶液的密度为qg/mL,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pnmcbnamq-++B.)()(bnamqpnmc+-+C.)()(1000pnmcbnamq-++D.)(1000)(bnamqpnmc+-+1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 .100mL2mol/L 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度不变C .SO 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 .汽车尾气中的NO 和CO 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 2和CO 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13.已知:H 2(g )+Cl 2(g ) 2HCl (g );△H=-184.6kJ/mol ,则反应 HCl (g )=21H 2(g )+21Cl 2(g );△H=Q ,其中Q 为 ( )A .+92.3kJ/molB .-92.3kJ/molC .+184.6kJ/molD .-369.2kJ/mol14.NO 、NO 2均可与NH 3反应转化为无害的N 2和H 2O ,现有3.0LNO 、NO 2的混合气体,当耗用3.0LNH 3时,可全部转化为N 2和H 2O ,则NO 与NO 2的体积之比为(体积均为同温、同压下测定) ( ) A .1:1 B .1:2 C .1:3 D .任意比15.有机物甲是一种包含有一个六元环结构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 7H 12O 2,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且水解产物只有一种,又知甲的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则甲的可能结构有 ( ) A .6种 B .8种 C .10种 D .14种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将两块接触面洁净的铅块A 、B 压紧后悬挂起来,由于上方的铅块A 与下方的铅块B 接触处分子间只有引力而无斥力,所以铅块B 不下落C .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以估算出该种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 .分子平均速率大的物体比分子平均速率小的物体温度高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分别用绿光和x 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同B .TH 23290(钍)经过一系列的α和β衰变,成为Pb 20882,铅核比钍核少16个中子C .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角度比较大的偏转D .在某一天然放射源附近放置一带电体,带电体所带的电荷很快消失的主要原因是β射线的中和作用18.已知a 、b 、c 为地球上同一纬度、同一海拔高度的三个不同位置。
现让同一单摆先后在a 、b 、c 三位置做简谐运动,测得的周期依次为T a 、T b 、T c ,且T a >T b >T c ,已知其中的T b =gl2(g 为该纬度、该海拔高度处重力加速度的标准植)。
关于a 、b 、c 三位置地下的地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a 点地下可能储有大型重金属矿藏 B .b 点地下不可能储有任何矿藏C .a 点地下可能储有大型天然油气田D .c 点地下可能储有大型天然油气田19.用一金属窄片折成一矩形框架水平放置,框架左边上有一极小开口。
匀强磁场大小为B ,方向水平,如图(2)所示,框架以速度v 1向右匀速运动,一带电滴质量为m ,电量为q ,以速度v 2从右边开口处水平向左射入。
若油滴恰能在框架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 .油滴带正电,且逆时针做匀速圆周运动B .油滴带负电,且逆时针做匀速圆周运动C .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等于Bqmv 1D .油滴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等于gv 12π20.某同学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进行小电机的输出功率的研究,其实验步骤如下所述,闭合电键后,调节滑 运变阻器,电动机未转动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 1,电 流表的读数为I 1;再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动机转动后电 压表的读数为U 2,电流表的读数为I 2,则此时电动机的 输出功率为( ) A .112222/I U I I U - B .112222/I U I I U +C .U 2I 2D .1122/I U I21.如图(4)所示甲中b a cd 为导体做成的框架,其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质量为m 的导体棒PQ 与a b 、cd 接触良好,回路的电阻为R ,整个装置放于垂直框架平面的变化的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 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PQ 始终静止,则0~ts 内(t=0时刻,安培力大于mgsin θ),PQ 受到的摩 擦力的变化情况是 ( ) A .f 一直增大 B .f 一直减小 C .f 先减小后增大D .f 先增大后减小22.如图(5)所示,一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分别垂直纸面向里和向外,磁场宽度均为L,在磁场区域的左侧相距为L处,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体线框,总电阻为R,且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现使线框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
若以初始位置为计时起点,规定电流逆时针方向时的电流和电动势方向为正,B垂直纸面向里时为正,则以下四个图象中对此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8分)本卷共12道题23.(15分)为了测定一根轻弹簧压缩最短时储存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可以将弹簧固定在凹槽轨道一端,并将轨道固定在水平边缘上,如图(6)所示,用钢球先将弹簧压缩至最短,而后突然释放,钢球将沿轨道飞出桌面。
请回答以下问题:(1)有一同学在实验前用五十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钢球的直径,如图(7)所示,此钢球的直径为cm.(2)为完成实验要求,你认为需要哪些器材?。
(3)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是。
(4)计算弹簧最短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E p= 。
24.(15)某广播电台以10kW的功率向外发射电磁波,该电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187.5m,已知普朗克恒量为6.3×10-34J·S,试求:(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该电台每秒钟从天线发射多少个光子?(2)若发射的光子各个方向都是均匀的,在离发射天线2.5km处,有一正对电台的锅底形天线,其截面直径为2m,试估算此锅底形天线上每秒钟接收的光子个数多少?接收功率为多大?25.(18分)如图(8)所示,PR是一块长为L=4m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的匀强电场E,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一个质量为0.1kg,带电量为0.5c的物体,从板的P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
当物体碰到板R端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点,PC=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方向和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g取10m/s2)26.(14分)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催化效率受温度、酸碱度和激活剂等因素的影响,并已知Na+对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
为了验证氯离子是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两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试分析其实验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并说明理由?(1)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向甲试管加入适量的0.01mol/L的盐酸,向乙试管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然后同时向两支试管加入等量的稀释唾液,置于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滴碘液,观察比较哪支试管里蓝色较快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