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中国近代史部分(二)
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中国近代史部分(二)
李 鸿 章
官 办
带有浓 厚封建 性的近 代工业
一、经济: (一)洋务运动
4、企业: (2)创办民用企业---(求富) 企业 类型 企业 轮船 招商 局 开平 矿务 局 创办 人 李鸿 章 李鸿 章 地位 经营方 式 性质
民 用 企 业
洋务派创办的第 一家民用企业 中国第一个使 用机械开采的 煤矿
官 督 商 办
二、政治: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1)根本: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市场原料 (2)侵略中国蓄谋已久,明治维新后,确立了侵略扩张的“大 陆政策” (3)为摆脱经济危机,转移民众注意力 (4)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战争经过
旅顺
黄海海战 1894.9.17 平壤 1894.9.15
二、政治: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甲午中日战争
2、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2)影响 (中国)①使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进入到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 ②民族危机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 瓜分中国的狂潮 ③各阶层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④清政府开始军事改革,边练新军 ⑤双半社会大大加深
分布特点:
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城市
一、经济: (二)民族工业产生
1、原因: (1)主要: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外资企业的刺激 (3)洋务运动的诱导 2、时间:19C70年代 3、地区:沿海沿江地区 4、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 器磨坊 5、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为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提供 了条件
一、经济: (二)民族工业产生
1、原因: (1)主要: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外资企业的刺激 (3)洋务运动的诱导 2、时间:19C70年代 3、地区:沿海沿江地区 4、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 器磨坊
代表性企业: 贻来牟机器磨坊
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四、社会生活: (三)交通运输
1、交通运输 ①1872 上海 轮船招商局——标志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②1881 开平——胥各庄铁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③1909 京张铁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④1918 航空业起步 ⑤1896 “大清邮政局”成立 ⑥1920 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⑦1877 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 办电报的开端 2、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使人们生活丰富;改变了人们的 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以近代化史观来看待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 概念: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 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 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现代化(近代化)的内容: 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 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城市化和大众化。
2013届高三历史
二轮通史复习 中国近代史部分
杜蒙一中 王向伟
中国近代史 第二阶段
1860-1895
阶段特征:中国近代化的启动
60年代 洋务 运动 开展
60、70年代
19世纪 90年代 1894 1895
民族 资本 主义 的产 生
维新 思想 产生
甲午中 《马关条约》 日战争 签订
一、经济: (一)洋务运动
1、时间:19C60年代 2、背景:内忧外患 3、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 4、含义:在维护自己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的前提下学习西方 5、代表:冯桂芬 6、影响:掀起了洋务运动;冲击了传统观念,保守的观念,为 西学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三、思想文化: (二)早期维新派资产阶级
1、原因: (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西方资产积极思想的传入 (3)洋务运动的弊端使一些人认识到只学技术不够,还应学 习西方制度思想,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来。 2、主张:改良政治,君主立宪制 3、评价: (1)对知识分子把注意力由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立 了启蒙作用 (2)没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日本)①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其提供原料、资本、 市场 ②日本的国际地位提高
探究: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
原因有哪些?
据当时英国军事情报局资料: 甲午战争中,日军17万人,清军约25 万。 在武器装备上,当时清军使用的是欧 洲毛瑟枪,甚至是先进的后膛连发枪, 火炮多用克虏伯后膛炮。而日军主要使 用国产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其全军 拥有的野炮不过300门,武器性能和数量 均不如清军。
四、社会生活: (二)教育
起步: 洋务运动 (1)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科技人才、翻译人才、 军事人才 京师同文馆是第一所新式学堂 (2)创办近代海军
*新旧学堂比较
目的:(新)培养有用人才 (旧)培养封建官僚 内容:(新)西方的格致之学 (旧)儒家的四书五经 作用:(新)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 (旧)成为皇帝奴仆,培养旧官僚
含有资 本主义 成分的 近代工 业
一、经济: (一)洋务运动
5、影响: (1)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 (2)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先进人才,推动了近代化 (3)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4)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一、经济: (一)洋务运动
6、失败原因: (1)根本: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2)缺少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 (3)外国对中国的阻挠,垄断技术 (4)顽固派的破坏和阻挠
四、社会生活: (一)生活方式——西化
1、表现: (1)服装:西装; (2)食:西式餐馆; (3)娱乐:1872《申报》——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 最大的报纸 2、原因: (1)西方物质文明的冲击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主进步思潮产生 3、影响:物质文化水平提高,改善人民生活,思想观念变化, 价值观念变化 4、局限:变化只局限在通商口岸及沿海地区,内地和农村变 化不大
1895.2.2 威海卫 1894.7.25 丰岛
二、政治: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甲午中日战争
2、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约》
(1)内容 割地: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开口:开放重庆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 设厂:允许日本在华设厂,表明日本公开资本输出
探究: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
原因有哪些?
主观 原因
腐败的封建统治,落后的社会制度。 避战求和方针
客观 原因
日本:制度先进, 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清政府:
进行军事改革 戊戌变法 维新派:
革命派:
暴力推翻清政府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中国各阶层对民 客观上刺激了中 族危机进行了哪些 华民族的觉醒。 探索?
三、思想文化: (一)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
1、背景:内忧外患(内:太平天国运动 外:列强侵略) 2、目的:自强求富——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时间:19C60-90年代
一、经济: (一)洋务运动
4、企业: (1)创办军用企业---(自强)
创办者 代表 企业
军 用 企 业 曾 国 藩
地位
经营方 式
性质
安庆内 第一家官办军用 军械所 企业,标志着中国 近代工业起步 江南制 当时国内规模最 造总局 大的官办军用企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