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英语作业

专业英语作业

如何正确看待传统中医药在发现青蒿素中的作用
摘要:中国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成功研制与发展已经被广泛用于全球抗疟,是中医药对全世界人民的又一
杰出贡献。

屠呦呦因此在2011年9月获得美国拉斯克医学奖之后,又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但是伴随着这些荣耀而来的诸多质疑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屠呦呦,中医药,青蒿素,诺贝尔奖,争论
How to Regard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Artemisinin Discovery Process Abstract:The successfu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rtemisinin and its derivatives in China and is widely used in the global malari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benefit all mankind.After won the Lasker Medical Research Awards in September 2011, Tu Yoyo won the 2015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Concomitant with the honor of dispute is also worth thinking about
Keywords: Tu Yoy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rtemisinin; Nobel Prize; Dispute
引言:青蒿素的发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拯救了数百万人的性命,屠呦呦也因此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在我们为此成就无比自豪的同时,关于传统中医药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全球学术范围里引起了巨大的争论。

本文将讨论如何正确看待传统中医药在青蒿素的发现中的作用,以及该如何看待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1 两个不同的观点
1.1 20世纪70年代,接到国家的任务,屠呦呦加入了523工程,致力于治疗疟疾的研究。

收集了大量关于治疗疟疾的古代药方,并把这些药方归纳整理,命名为《抗疟单验方集》【1】。

这本验方集收录了超过600多种中草药,其中就包括了青蒿。

关于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肘后备急方》等中药典籍,都有青蒿治疗疟疾的经验记载和自洽的理论解释【2】。

屠呦呦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得到
灵感【2】,创造性的在低温环境中成功的提取出了青蒿素,并得到很高的临床抑制率。

在接下来的猴
子实验以及人体实验都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基于上面的研究历史,一些人则认为,青蒿素的发现完全是基于中医药的贡献,因为无论是从发
现青蒿这一层面还是低温提取这一关键性问题的解决,都是从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得到的灵感。


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传统中医药的帮助,青蒿素的发现也会被推迟很长的一段时间。

1.2 与之相反的是另一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这也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首先,关于青蒿素的提取工艺-低温乙醚提取【3】,是完全运用现代科技的方法,与传统中医药的煎煮方式完全不同。

而恰恰是这种提取工艺避免了高温对青蒿素的破坏,保存了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如果坚持运用传统工艺煎煮,将很难得到有效成分。

其次,他们认为,记载在古代医术的治疗疟疾的药方很多,但是绝大多数的药方运用在科学实验中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即使是葛洪的方法也没有得到古人的绝对认可与重视,因为古人并没有像现代医学一样,有一个类似指南的文件,把青蒿治疗疟疾上升到另一个高度,而还是停留在个人的经验上。

还有一点就是,中医药里所说的青蒿和青蒿素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用化学术语来解
释,前者是混合物,而后者是拥有分子式和分子结构的纯净物。

后者的治疗效果和机理是很明确的,而前者无论是煎煮的方法还是“绞取汁”的方法,都无法明确治疗的有效成分,同时也无法知道其他的成分有没有对疾病造成影响,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所以,青蒿素的研发与其他新药的研发并没有什么区别,与传统中医药并没有很大的联系。

讨论
关于传统中医药在青蒿素的研发过程中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没有一个标准的正确答案,每个人评判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传统中医药的煎煮方法曾经是中医药的一大特色。

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对药物有效成分的精确化,传统的煎煮工艺已经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障碍。

屠呦呦的提取工艺体现了现代科技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中医药的黑箱治疗的思想体现了古人在有限认知下的智慧,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值得我们去思考。

现代科技促进了中医病因病机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中医诊断学的进步;丰富和发展了中药理论及临床应用【4】,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认识中医药、更好的去应用中医药。

在屠呦呦撰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被纳入《抗疟单验方集》的640多种草药,只有包括常山、鹰爪草和青蒿等为数不多的经验记载最终被确定为是真实可靠的经验记载,相反,绝大多数经验记载被证实为并不可信【2】。

由于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使得古人在疟疾治愈的标准上与现代医学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也存在一些药方把治愈个别疟疾也写进了医案中。

古代的医学没有现代医学严谨的实验验证思想,也没有统计学的概念,也就难免会有一些糟粕出现在验方中。

这也是中医确实存在的问题。

但是中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当我们需要开发一种新药去治疗某种疾病时,尤其是对这种疾病还不是很了解的时候,起步是很艰难的。

而这时候,拥有几千年实践历史的传统中医药,如同一个信息资源库,总会检索到相关的文献和医案,同时这些医案都是经过临床检验的,能为我们带来很多便利。

一旦找到了研究的方向,剩下来的问题虽然艰巨,像屠呦呦一样,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地失败,但总会向着方向找到出路。

现代科技与我国传统医学的有机结合已经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谁能想到剧毒的砒霜能够用在让全世界束手无策的肿瘤的治疗上呢【5】?我们需要用一种包容和发展的眼去看待传统中医药,不能够因为它存在种种不足就因噎废食,无视它的价值;也不能一味吹捧,无视现代科技对它必要的补充与帮助。

总结
青蒿素是在传统中药的基础上,经过精制、纯化、提取、分离、精选有效成分而成的“现代中药”,具有双重性【6】,而根据它的发现过程和方法也可以说它是西药【7】,这种上升到派别之争的学术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它终结了一个每年让2-3亿人感染,200万人死亡【8】疾病的肆虐,这个现实意义更加重要,也是我们所应当追求的。

我们要明确在青蒿素的研发过程中,传统中医药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1为整个研究提供了大方向,并且最终证明是正确的方向;2在关键问题上触发了我们的灵感,说明古人虽然没有现代科技的指导,但他们基于实践经验的智慧仍是值得重视的。

然而如果没有现代科技的帮助,没有严谨的科学思维的指导,也是难以发现青蒿素的。

现代科技如同一把钥匙,一把打开传统中医药宝库的钥匙,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最大化开发传统中医药。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件事,说明了看待一个问题,一个事物,要用批判的眼光,要用发展的眼光,还要用发展的眼光,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更好的指导我们去实践。

参考文献
[1]严金海,何祉谕,黄毅. 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看中医药经验记载的特性[J]. 医学社
会,2013,01:50-51+73
[2]孟军,吴秀玲,姜世英,等 .广西 2004-2009 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J].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 (6):696 -697.
[3]黎润红,饶毅,张大庆. “523任务”与青蒿素发现的历史探究[J]. 自然辩证法通
讯,2013,01:107-121+93.
[4]吴勉华: 现代科技条件下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反思与展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6
[5]苏红亮. 砒霜的抗肿瘤作用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6:5-7.
[6]李连达,李贻奎. 中药现代化的历史丰碑——屠呦呦与青蒿素[J]. 科技导报,2015,20:28-30.
[7]严金海,徐静,黄毅. 从青蒿素的发现看中药的发展方向[J]. 医学与哲学(A),2013,04:4-7.
[8]吴毓林. 青蒿素——历史和现实的启示[J]. 化学进展,2009,11:2365-2371.
自然辩证法论文
如何正确看待传统中医药在发现青蒿素中的作用
姓名:毛立伟
学号:20151386
专业: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