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铜、银、锌、镉、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
2. 掌握Cu(Ⅰ)、Cu(Ⅱ)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
3. 熟悉铜、银、锌、镉、汞的配位能力,以及Hg22+和Hg2+的转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铜、银、锌、镉、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熟悉铜、银、锌、镉、汞的配位能力,以及Hg22+和Hg2+的转化;掌握Cu(Ⅰ)、Cu(Ⅱ)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演示法四、教学课时: 4课时五、课的类型:实验课一、铜、银、锌、镉、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1、铜、锌、镉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向三支试管分别盛有0.5ml 0.2mol.L-1CuSO4、ZnSO4、Cd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新配制的2mol.L-1NaOH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及状态。
将沉淀分成两份, 一份加硫酸另一份加NaOH溶液,观察现象。
Cu2++2OH-===Cu(OH)2↓ (蓝色沉淀)蓝色沉淀,溶解于酸,微溶于过量的碱,得到深蓝色溶液[Cu(OH)4]2-。
Cu(OH)2两性偏碱,所以需强碱使之生成配离子。
Zn2++2OH-=== Zn(OH)2↓ (白色沉淀)白色沉淀, 溶解于酸和过量的碱,典型的两性化物。
Cd 2++2OH-===Cd(OH)2↓白色沉淀,溶于酸, 不溶于碱。
碱性)Cd(OH)2 + NaOH (6M)= 不反应 (Cd(OH)22. 银、汞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1)、氧化银的生成和性质取0.5ml 0.1mol.L-1AgNO3溶液,滴加新配制的2mol.L-1的NaOH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和状态。
洗涤并离心,将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入HNO3,另一份加入氨水,观察现象。
Ag++OH-===AgOH↓白色沉淀2AgOH===Ag2O+H2O 黑色沉淀Ag2O+2HNO3===2AgNO3+H2OAg2O+2NH3.H2O==2[Ag(NH3)2]++2OH-+H2O氢氧化银不稳定,很容易被氧化成黑色的Ag2O,此黑色沉淀溶于硝酸得到银离子,加入氨水得到银氨络合溶液。
Ag2O微溶于水,溶液呈微碱性。
它的△f H m很小,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具有氧化性。
(2)、氧化汞的生成和性质取0.5ml 0.2mol l-1的Hg(NO3)2溶液,滴加新配置的2mol.L-1的NaOH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和状态。
将沉淀分成两份一份2mol.L-1的HNO3,另一份加40%的NaOH溶液,观察现象。
Hg2++OH-===Hg(OH)2↓白色沉淀==HgO↓+H2OHgO+2HNO3==Hg(NO3)2+H2OHgO+NaOH(40℅)-----不溶解补充:Hg22++2OH-=Hg↓+HgO↓+H2O (歧化反应)沉淀不稳定,脱水得到HgO红色/黄色沉淀,沉淀溶于酸不溶于碱。
HgO有黄色和红色变体,结构相同,颜色差别因其颗粒大小不同所致, 黄色晶粒细小, 红色颗粒较大。
二、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向三支试管分别盛有0.5ml0.2mol.L-1CdSO4、ZnSO4、CdSO4溶液的离心试管中滴加新配制的1mol.L-1Na2S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及状态。
Cd2++S2-===CdS 黄色沉淀Zn2++S2-===ZnS 白色沉淀Hg2++S2-===HgS 黑色沉淀ZnS + 2HCl === ZnCl2 +H2S (ZnS能溶于 0.1mol/L的稀HCl)CdS + 2HCl === CdCl2 + H2S (CdS不溶于稀酸,但能溶于浓酸中)3HgS + 12HCl + 2HNO3 === 3H2[HgCl4] + 3S↓+ 2NO↑+ 4 H2O3HgS+12Cl-+2NO3-+8H+=3[HgCl4]2-+3S+2NO+4H2OHgS不溶于浓酸,在浓硝酸中也难溶,但它能溶于王水。
所有的沉淀都能够溶于王水中。
这反映出三种沉淀的K sp存在差异。
将沉淀离心分离分成三份:一份加入 2 mol.L-1的盐酸,另一份加入浓盐酸,再一份加入王水。
【补充说明:●生成的CdS中,个别学生得到的沉淀是黄色中夹有白色沉淀,有可能是CdS晶形不一样,或有可能是生成Cd(OH)2 白色沉淀。
CdS沉淀颜色变化与溶液的酸度及温度有很大关系。
在冷氨性、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其沉淀为淡黄;若H+ 浓度增大,则沉淀将加变为深黄色。
●在Hg(NO3)2 中加入Na2S,开始生成白色沉淀,再加Na2S后变黑。
对白色沉淀再加热也不会再变化。
个别学生得到白中带有黄色的沉淀。
在中性或酸性汞盐溶液中加入S2-,即首先形成一个白色的复合物(HgCl2·2HgS):3Hg2+ +2Cl_+2S2-====HgCl2 ·2HgS 若再加S2-,则白色沉淀→黄色→棕色→黑色:2HgCl·2HgS+S2- ====3HgS+2Cl-, 此沉淀不溶与其它,只溶于王水、Na2S!三、铜、银、锌、镉、汞的配合物1、氨合物的生成往四支分别盛有0.5ml0.2moll-1的CuSO4、AgNO3、ZnSO4、Hg(NO3)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moll-1的氨水。
观察沉淀的生成,继续加入过量的氨水,观察现象。
比较上述配合物与氨水反应的异同。
CuSO4+OH-===Cu2(OH)2SO4浅蓝绿Cu2(OH)2SO4+NH3·H2O====[Cu(NH3)4]2+深蓝色溶液Ag++OH-===AgOH↓白色沉淀2AgOH===Ag2O+H2O 黑色沉淀Ag2O+NH3·H2O====[Ag(NH3)2]+无色溶液Zn2++2OH-===Zn(OH)2↓白色沉淀Zn(OH)2+NH3·H2O===[Zn(NH3)4]2+Hg2++NH3·H2O=== Hg(NH3)NO3↓ (白色沉淀, 不与氨水反应) 2、汞配合物的生成和应用(1)、往盛有0.5ml0.2moll -1的Hg(NO 3)2溶液中加入0.2moll -1的KI 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再加入少量KI 固体,观察现象。
在所得的溶液中,滴入几滴40%KOH 溶液,再与氨水反应,观察沉淀的颜色。
Hg(NO 3)2+2I -====HgI 2↓(红色)+2NO 3- HgI 2+2I -====[HgI 4]2- (无色) 奈斯勒试剂-----K 2[HgI 4]+KOH]补充:Hg 22++ 2I - = Hg 2I 2 (黄绿色沉淀); Hg 2I 2+ 2I - = HgI 42-+Hg (黑色粉末) (2)、往5滴0.2moll -1的Hg(NO 3)2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 -1的KSCN ,最初生成白色Hg(SCN)2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生成配离子,再加入ZnSO4溶液得到Zn[Hg(SCN)4]。
Hg(NO 3)2 + 2KSCN === Hg(SCN)2↓(白) + 2KNO 3 Hg(SCN)2 + 2KSCN === K 2[Hg(SCN)4] (无色) K 2[Hg(SCN)4] + ZnSO 4 === Zn[Hg(SCN)4]↓(白) + K 2SO 4 (白色,在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稳定)四、铜、银、汞的氧化还原1、氧化亚铜的生成和性质取0.5ml0.2moll -1的CuSO 4,加入过量NaOH 溶液,然后再加入1ml 葡萄糖溶液,混匀后微热,生成黄色沉淀,进而变成红色沉淀。
将沉淀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硫酸和氨水,观察现象。
Cu 2++2OH -=Cu(OH)2↓ 蓝色 Cu(OH)2+2OH - = [Cu(OH)4]-2- 蓝色2[Cu(OH)4]2-+C 6H 12O 6 (葡萄糖)=Cu 2O↓(红)+4OH -+C 16H 12O 7+2H 2O 或:2Cu 2+ + 5OH - +C 6H 12O 6 = Cu 2O↓+ C 6H 11O 7- + 3H 2O (须加热)红色沉淀Cu 2O 离心分离后,分为两份:一份加酸:Cu 2O + H 2SO 4 = Cu 2SO 4 + H 2O = CuSO 4 + Cu + H 2O一份加氨水:Cu 2O +4NH 3•H 2O =2[Cu(NH 3)2]+ (无色溶液)+ 3H 2O +2OH -2[Cu(NH 3)2]++4NH 3•H 2O +1/2O 2 =2[Cu(NH 3)4]2+(蓝色溶液)+2OH -+3H 2O【分析化学上利用此反应测定醛,医学上利用此反应检查糖尿病。
由于制备方法和条件的不同,Cu 2O 晶粒大小各异,而呈现多种颜色黄、橙黄、鲜红或深棕。
Cu 2O 为共价化合物,呈弱碱性,对热十分稳定。
在实验多数学生得到“铜镜”。
加稀HCl 溶解。
】2、氯化亚铜的生成和性质HgI 42-NH 4+2++++红棕色OH -4I -7H 2O 3ONH 2Hg Hg I取10 ml 0.2mol L-1的CuCl2,加入3ml浓盐酸和少量铜屑,加热沸腾至其中液体呈现深棕色(绿色完全消失)。
将此溶液全部倒入100ml蒸馏水中,将白色沉淀洗涤至无蓝色为止。
将沉淀分成两份,分别与浓氨水和浓盐酸作用,观察现象。
Cu+Cu2++ 4Cl-=加热=2[CuCl2]- 深棕色[CuCl2]- =稀释=CuCl↓白+Cl-一份:CuCl+2NH3=2[Cu(NH3)2]++Cl-2[Cu(NH3)2]++4NH3•H2O+1/2O2=2[Cu(NH3)4]2++2OH-+3H2O另一份:CuCl+Cl-(浓)=[CuCl2]- 深棕色, 若稀释又生成沉淀。
注:CuCl2在很浓的溶液中显黄绿色(CuCl4-配离子),浓溶液中显绿色,在稀溶液中显蓝色(Cu(H2O)62+配离子)。
【加浓盐酸的目的:Cu作还原剂时,CuCl不溶于水的,生成的CuCl很容易附着在铜的表面上,这样反应不久就会停止,为使反应能继续进行,利用CuCl能溶于浓盐酸的性质,需加入浓HCl使CuCl溶解生成配离子[CuCl2]-,使溶液中的Cu2+浓度降低到非常小,加浓盐酸后能保证反应进行彻底。
再者,浓HCl还抑制CuCl的水解。
当把反应得到的棕色溶液倒入大量的水中时,浓盐酸的浓度大大降低,反应会向左进行,CuCl沉淀析出!】3、碘化亚铜的生成和性质取0.5ml0.2moll-1的CuSO4,滴家0.2moll-1的KI溶液得到棕黄色溶液,再加入Na2S2O3除去过量的碘。
Cu2++I-=2CuI↓白+ I2(棕色)消除I2干扰:I2 + 2 S2O32- = 2I- + S4O62- (注意应严格控制S2O32-的用量)CuI+I-(饱和)=[CuI2]-(刚好使沉淀溶解,加水稀释时反应逆转又析出CuI) I-即是还原剂又是沉淀剂,因为CuI是沉淀剂,所以在I-存在时Cu2+的氧化性大大增强:Cu2++I-+e=====CuI Φө==0.86VI2+2e =====2I-Φө==0.536V加Na2S2O3溶液应适量,将I2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