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课程论文论唯物辩证法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班(3+2)学号:姓名:完成日期: 2016 年5月3日目录一、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二、一分为二看待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结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考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唯物辩证法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摘要:文章通过辩证唯物主义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和原理,即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来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对大学生们学习生活的意义及其影响,从而让大学生们认识唯物辩证法对于学习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指导学习生活的作用,以此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学习生活;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原理;量变;两面性;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核心,对大学生有着深深的影响。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
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
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学说,而且也是现实生活的指南。
同时在大学生成长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
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大学生应该从小事做起,尽管会遇和很多困难,如果大学生急于求成,必将事与愿违。
其实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大学生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多种可能,充分估计其困难,经得起困难的考验,知难而上,开辟新道路。
社会的进步是这样,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
一、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属性具有质和量两个属性。
量是指衡量事物处在的某种状态的数量或具体形式;质是指事物的性质或本质。
量变是事物连续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的变化,是一种飞跃,往往表现为突变。
只有在一天天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为成为成功者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小事做起,把每件小事都做好,日复一日的积累下去,必定会由量变引起质变。
作为一个大学生,学生的天职是学习,积累知识,面对未来在社会竞争,如果一个大学生要参与到竞争中,他就必须能在大学里好好的积累知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客观社会的必然性,决定了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性。
没有知识可能就无法生活,没有知识可能就无法赚取金钱,那么在无法谋生,养家,缺乏量的积累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在日趋剧烈,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作为在校大学生,毕竟要走向社会,要服务社会,这样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在社会上才能得以体现,所以对于各方面的知识大学生要坚持量的积累,这样才能让自己有质的提高。
二、一分为二看待事物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得关系叫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所以大学生们要一分为二的看事情。
作为大学生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正确的对待错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将错误转变为阅历和财富,从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学习、生活和奉献社会。
大学生更应该看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补短。
在顺境中感到幸运的同时,更应珍惜美好时光,抓住机遇战胜自己,更上一层楼。
还应当常存感激之心,刻苦学习,健康成长,不辜负亲人和社会的殷切期盼和嘱托;要警惕自鸣得意,免得大意失荆州,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
在逆境中不惊慌失措,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会使大学生在成长之路更成熟。
再面对这些困难和逆境时,会有更加勇敢,更加有信心。
比如随处可见得建筑工人,因为身上总是脏脏的,用世俗的眼光看待他们,甚至是鄙视。
而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可能他们文化程度较低,没有高文凭,没有生活技能,只能通过体力活来劳动,这是他们的短处,但是要知道,他们起早贪黑的建设城市,帮助构建未来社会的蓝图,不去偷不去抢,靠自己养活一家人,这是他们的长处,他们的人格值得得到社会的尊重。
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之一,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同,又有什么理由去看不起甚至嘲讽他们呢?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别人的优缺点,也要严于解剖自已,学会用两分法分析自已的优缺点。
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过程,过程是由状态组成的,状态是过程中的状态;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有生必有灭,无灭必无生;旧事物灭亡的同时,就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
所谓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而发展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的循环和重复,而是具有前进上升性质的事物运动、变化。
每一个大学生都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中,知识的积累,道德情操的养成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是渐进的过程。
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来充实自己,来提高自己,不为其他的,仅仅是为了将来的发展,所以在此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均会勇往直前。
用发展的眼光一步一步地促进自己的发展。
之前听过一件事情,一个大四的学生在毕业之时作出了非常意外的决定,重新参加高考。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找工作的时候发现,大学四年的时间里,他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没得到提升。
有许多大学生,很多时候对生活的一直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因此很少特别积极去参与一些活动。
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当代大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
每个个体都具备发展地潜力,只要有自信,只要你想,每个人都有可能发展得很好的。
大学生不应该浑浑噩噩,日复一日地在原地踏步,要发展自己。
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社团工作都是不断提高自己个方面能力的好机会。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要求大学生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
创新乃是民族之魂,大学生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要学于内而拓于内,事物的不断发展。
要有“活到老,学到老”坚持。
所以要求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不仅仅是狭隘的只限于学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坚持涉猎其他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生活。
四、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其实就是要求大学生想问题办事情必须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了解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作为刚踏入校园的大学生在面对一些事情的处理时都会显得有点经验不足,就拿大学兼职来说吧,其实兼职对大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坏事,相反通过兼职除了赚到一点生活费之余,还能提前学习到社会经验,学习到社会生活的规律,与其大学几年在学校安乐无忧度过,还不如趁机会一个人出去试着闯一闯,兴许还能收获到学习上得不到的效果。
大学生们都知道社会的竞争是很残酷的,没有工作经验,没有人生阅历是很难在社会生存,但是作为大学生也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有利则有弊。
兼职虽好,但是很多大学生就是缺乏理智,往往就会上当受骗,还有学生因为只顾兼职就荒废学业,甚至违反学校规定被开除出校,这都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作为一个理性的大学生,应该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权衡事情利弊,通过理性慎重的考虑,正确处理好分配好工作与学习问。
五、结语在学习生活中,人们往往是逆此规则行事,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一厢情愿的思考、处理问题,其结果是事与愿违,自寻烦恼,劳而无功,贻误学业和时间,要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
总而言之,学习不忘思考,思考不忘客观,再加以发展创新,不断补充精神食粮,不断完善自我。
这就是将学习生活与唯物辩证法统一起来的意义。
所以,大学生们应该认真学习唯物辩证法,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并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去,让理论真正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正如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胡锦涛主席所说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是虚的,只要认真理解,认真体会,就会发现,它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在很多方面,它影响着大学生们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向。
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优秀的思想理论来武装自己,指导自己,以帮助大学的生活与学习。
参考文献:[1] 百度百科词条量变质变规律[2] 百度百科词条唯物辩证法[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4]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