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腹膜的正常解剖及病变影像表现
医学影像-腹膜的正常解剖及病变影像表现
Ao = 主动脉 C = 结肠 K = 肾脏 P = 胰腺 Sp = 脾脏 1 = 镰状韧带, 2 = 肝胃韧带 3 = 胃脾韧带
系膜
o 肠系膜:将空回肠固定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 结构
o 横结肠系膜:将横结肠固定于腹后壁的横位 腹膜结构
o 乙状结肠系膜:将乙状结肠固定于盆壁的腹 膜结构
o 阑尾系膜:将阑尾连于肠系膜下端的双层腹 膜结构
转移癌
o 原发病史:源于卵巢、胃、胰腺的恶性肿瘤 o 腹膜不规则增厚 o 多发结节状及团块状软组织肿块 o 不均匀强化 o 腹水
M.68,胆囊癌腹膜转移
男,60,362491B,胃癌术后9年,腹痛1周。 腹膜后及腹系膜淋巴结广泛转移(2013-12-2)
2013-5-9胸椎MRI片(同前病例) 延迟诊断了7个月。
448767,女,74岁, 右下腹疼痛2月,
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大网膜结 节)恶性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谢 谢!
结核性腹膜炎:腹膜增厚,网膜浸润
胆囊窝结核瘤,周围腹膜强化
腹膜囊性肿瘤
p 单纯囊肿:多种起源 p 淋巴管瘤 p 畸胎瘤 p 假性粘液瘤 p 胰腺假性囊肿
腹膜后单纯囊肿 F.57岁
405546,女,22岁,体检发现左上腹 肿物10天。小网膜囊淋巴管瘤
肠系膜囊肿
畸胎瘤:肿块内见脂肪成分.M.63
腹膜的正常解剖及病变影像表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浆膜 o 脏层、壁层腹膜 o 大小网膜、韧带及系膜
大网膜
o 自胃大弯下垂至脐平面,反折至横结肠 o 左至胃脾韧带,右至十二指肠上部 o 4层腹膜 o 胃结肠韧带
大网膜
o 脂肪组织、血管、淋巴管、神经、间皮组织 o 供血:胃网膜左、右动脉--胃网膜动脉弓 o 活动性大 o 吞噬细菌异物、限制疾病蔓延、分泌液体
网膜病变的检查方法
o 超声 o CT o MRI: o 腹腔镜:金标准
腹膜病变
o 感染性病变 o 肿瘤性病变:囊性、实性病变 o 血管源性病变
感染性病变
o 化脓性腹膜炎 o 结核性腹膜炎 o 脂膜炎
化脓性腹膜炎
o 多继发于腹内脏器病变,如胃肠道穿孔,胰 腺炎、胆囊炎
o 腹膜线状增厚,强化明显,一般无结节
胰腺癌广泛侵犯
(腹腔壁结节)转移性或浸润性恶性上皮 性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转移
腹膜恶性间皮瘤
o 占全身恶性间皮瘤的6%-10% o 中年,40岁多见 o 弥漫性、局灶性 o 多为恶性,少数为良性 o 可合并胸膜间皮瘤
弥漫性间皮瘤
o 腹膜不规则增厚 o 广泛分布的腹膜结节、肿块 o 增强明显强化 o 大量腹腔积液
假性粘液瘤
粘液外分泌细胞腹膜种植造成 p 分叶状囊性肿块,多囊,囊壁厚度一致 p 密度均匀,类似水或略高 p 扇贝征:脏器表面形成扇贝状压迹 p 网膜、腹膜浸润征象 p 偶有钙化 p 边缘强化
腹腔内多房囊样水样密 度肿块,增强边缘强化, 肝脾周见扇贝状压迹
腹膜实性肿瘤
p 转移癌 p 恶性间皮瘤 p 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交界性肿瘤 p 淋巴瘤 p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p 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 p 孤立性纤维瘤 p 神经源性肿瘤
小网膜
o 自肝门至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 o 左界肝胃韧带,右界肝十二指肠韧
带
o 2层腹膜 o 小网膜囊、网膜孔
Ao = 主动脉 C = 结肠 K = 肾脏 P = 胰腺 Sp = 脾脏 1 = 镰状韧带 2 = 肝胃韧带 3 = 胃脾韧带
Ao = 主动脉 C = 结肠 K = 肾脏 P = 胰腺 Sp = 脾脏 1 = 镰状韧带 2 = 肝胃韧带 3 = 胃脾韧带
弥漫性间皮瘤
腹膜、大网膜不规则 增厚呈结节状、团块 状软组织肿块影 , 增强明显强化
局灶性间皮瘤
o 巨大囊实性肿块,囊性为主,囊壁厚薄不均, 见壁结节
o 实性成分明显强化
o 可侵犯临近器官
o 一般无远处转移或腹水
局灶性间皮瘤
脂肪肉瘤
神经鞘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M,35岁
(大网膜结节)恶性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o 网膜密度增高
o 炎性积液,部分积气
化脓性腹膜炎
腹膜增厚强化,肠壁增厚,肠系膜间隙模糊渗出 改变
424784,男,43岁,突发中上腹痛2天,急性重症胰腺炎
2013-1-2
2013-4-8
397395,男,40岁,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后
2013-10-31
结核性腹膜炎
o 腹膜”污垢样“增厚:云絮状或蜂窝状改变 o 网膜饼 o 腹膜结节 o 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大并环形强化 o 肠壁增厚 o 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