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复习题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复习题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是指以电器技术,微电子技术,液压传动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技术为基础,以解决汽车能源紧缺,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等社会问题为目的,旨在提高汽车整体性能的技术。

P1
2、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存在反馈电路 P169
3、模拟信号:信号电压随时间变化而连续变化的信号 p59
4、数字信号:信号电压随时间变化而不是连续变化的信号 P59
5、传感器:传感器是将各种非电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便于输出和处理的另一种物理量的装置。

P6
6、点火提前角: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为点火提前角。

7、顺序喷射:是指在发动机运转期间,由ECU控制喷油器按进气行程的顺序轮流喷油的过程。

P27
8、爆震:指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在火焰前锋尚未到达之前自行燃烧导致压力急剧上升而引起缸体振动的现象 P158
9、占空比:高电平在一个信号周期之内所占的时间比率P64
10、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11、ASR:驱动轮防滑砖调节系统
12、EBD:电子控制制动力分配系统
13、车轮滑移率:实际车速与车轮车速的差与实际车速之比P185
14、间歇喷射:在发动机运转期间,喷油器间歇喷射燃油的过程,又可分为同时喷射,分组喷射和顺序喷射P26
15、车轮滑转率:车轮速度与车速之差和车轮速度的比值P212
16、清除溢流:当加速踏板踩到底,同时又接通起动开关启动发动机时,ECU自动控制喷油器中断燃油喷油,以便排出气缸内的燃油蒸汽,使火花塞干燥以便能够跳火。

17、EGR:电控废气再循环系统,是指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引入进气管,与新鲜空气混合后再吸入气缸参与工作循环。

P178
19. 减速断油控制:发动机在高速运转过程中突然减速时,ECU自动控制喷油器中断燃油喷射。

18、控制通道:在在制动系统中,制动压力能够独立进行调节的制动管路 P189
19、多点喷射:在发动机每个汽缸都安装一只喷油器的喷射系统。

P24
20、步进电机的步进角:没输入一个脉冲信号使电机转动的角度 P90
21、低选控制:以保证附着系数小的不发生抱死为原则来调节制动压力 P189
22、点火导通角: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大功率三极管导通期间发动机曲轴转过的角度. P154
二、简答题
1、简答ECU的组成。

P58
硬件,软件,壳体,线束插座
3、采用闭环控制的电控发动机在什么工况下执行开环控制 P175
4、采用闭环控制的条件。

P175
5、简述典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P17
6、简述爆震的危害及产生原因。

P158
7、试画图说明二氧化锆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P171
8、试画图说明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汽油压力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P68
答:工作原理:油压大小由弹簧和气室真空度二者协调,当油压高过标准值时,高压燃油会顶动膜片上移,球阀打开,多余的燃油会经回油管反流油箱;当压力低过标准值时,弹簧会下压膜片将球阀关闭,停止回油。

9、简答燃油分配管总成的功用。

P67
将汽油均匀等压的输送给各缸的喷油器
10、机械配电方式的微机控制点火系统有何缺点。

P155
11、什么是电子配电方式?常用电子配电方式分为哪两种。

P155
电子配电方式是指在点火控制器的控制下,点火线圈的高电压按照一定的点火顺序,直接加到火花塞上的直接点火方式
常用电子配电方式有两种是:双缸同时点火和各缸单独点火
12、简述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控制原理。

P151
13、高压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的特点。

P145
14、简答电控发动机清除溢流的控制条件。

P97
17、简述车轮抱死的危害及产生原因。

P185
危害:当车轮抱死时,汽车就会失去转向控制能力和行驶稳定性,其危害程度极大。

若前轮抱死,将使汽车失去转向能力;若后轮抱死,将会出现甩尾或调头(跑偏、侧滑)尤其在路面湿滑的情况下,对行车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

原因:制动器制动力大于轮胎附着力。

18、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优点。

P189
①缩短制动距离。

②保持汽车制动时的行驶稳定性。

③保持汽车制动时的转向控制能力。

④减少汽车制动时轮胎的磨损。

⑤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强度,特别是汽车制动时的紧张情绪。

19、影响车轮滑移率的因素有哪些。

P185
①汽车载客人数或载物量;②前、后轴的载荷分布情况;③轮胎种类及轮胎轮胎与道路的附着状况;④路面种类和路面状况;⑤制动力大小及其增长速率。

20、防抱死制动系统在高附着系数路面的控制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P200
21、简答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优点。

P248
①驾驶操纵性好;②延长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③提高汽车的整车性能;④高速节约燃油和减少污染。

25、ASR系统的主要功能(P212)
在车轮开始滑转时,自动降低发动机的输出转矩来减小传递给驱动轮的驱动力,防止驱动轮力超出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而导致驱动轮滑转(或通过增大滑转驱动轮的阻力来增大未滑转驱动轮的驱动力,使所有驱动轮的总驱动力增大),从而提高车辆的通过性以及起步、加速时的安全性。

(ABS与ASR两汽车的主动安全装置同时采用,ABS作用是自动调节(增大或减小)制动力,防止车轮抱死滑移;ASR作用是维持附着条件,增大总驱动力)。

26、根据控制通道和传感器数量不同,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可分为哪几类。

(P190)
(1)四通道四传感器ABS
(2)三通道四传感器ABS
(3)三通道三传感器ABS
(4)两通道三传感器ABS
(5)两通道两传感器ABS
(6)单通道一传感器ABS
(7)六通道六传感器ABS(适用于带挂车的汽车)
27、简述驱动轮防滑转的控制方法。

(P213)
防止驱动轮滑转的控制方法主要有:控制发动机的输出转矩、控制驱动轮的制动力以及控制防滑转差速器的锁止程度三种。

这些控制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调节驱动轮上的驱动力,并将驱动轮的滑转率控制在最佳滑转率范围内。

各种控制详细情况见书本。

28、试分析目前部分轿车ABS系统采用了对两前轮采用“独立控制”,对两后轮采用“低选控制”的三通道方式的好处。

(P189)
三通道ABS是对两前轮进行独立控制,两后轮按低选原则进行一同控制(即两个车轮由一个通道控制,以保证附着力较小的车轮不抱死为原则),也称混合控制。

桑塔纳2000GSi 既是用的这种ABS装置。

性能特点:两后轮按低选原则进行一同控制时,可以保证汽车在各种条件下左右两后轮的制动力相等,即使两侧车轮的附着系数相差较大,两个车轮的制动力都限制在附着力较小的水平,使两个后轮的制动力始终保持平衡,保证汽车在各种条件下制动时都具有良好的方向稳定性。

当然,在两后轮按低选原则进行一同控制时,可能出现附着系数较大的一侧后轮附着力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使汽车的总制动力减小。

但应该看到,在紧急制动时,由于发生轴荷前移,在汽车的总制动力中,后轮制动力所占的比例减小,尤其是前轮驱动的小轿车,前轮的附着力比后轮的附着力大得多,通常后轮制动力只占总制动力的30%左右,后轮附着力未能充分利用的损失对汽车的总制动力影响不大。

对两前轮进行独立控制,主要考虑小轿车,特别是前轮驱动的汽车,前轮的制动力在汽车总制动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可达70%左右),可以充分利用两前轮的附着力。

一方面使汽车获得尽可能大的总制动力,利于缩短制动距离,另一方面可使制动中两前轮始终保持较大的横向附着力,使汽车保持良好转向能力。

尽管两前轮独立控制可能导致两前轮制动力不平衡,但由于两前轮制动力不平衡对汽车行驶方向稳定性影响相对较小,而且可以通过驾驶员的转向操纵对由此产生的影响进行修正。

因此,三通道ABS在小轿车上被普遍采用。

三、简述题
1、以桑塔纳2000GSI型轿车为例,简述电控四缸汽油发动机喷油提前角的控制过程。

P84
2、以桑塔纳2000GSI型轿车为例,阐述电控四缸汽油发动机点火控制过程。

P153
3、试画图说明二极管分配式双缸同时点火的微机控制点火原理。

P155
4、试画图说明步进电机的基本结构与步进原理。

P89
5、试画图说明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P187
6、试画图说明辛普森式四档行星齿轮变速器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各执行元件代号的名称。

说明D位时各档执行机构的工作情况和动力
传递路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