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历史第一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第一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第一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练习题第1题【单选题】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人们造屋定居,辛勤劳动,结合图文选出正确的选项( )①图一属于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图二属于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②图一房屋主要位于长江流域,图二房屋主要位于黄河流域③图一房屋居民种植粟,图二房屋居民种植水稻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如下图,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参观到的一处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对这个牌正确的文字解释应该是( )A、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岩洞里,距今约70万—20万年C、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距今约30000年D、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下图考古发现的磨制工具应出现在(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朝代D、铁器时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夏朝筑有城堡和大兴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右图为《春秋左传》中关于夏朝军制的记载。

夏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B、尧C、禹D、桀【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请设想下:你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远古时代,原始人会用“稻”做饭招待你……,哦,你可能来到了( )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北京人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

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A、世袭制B、武力夺取C、禅让制D、民主选举【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

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A、世袭制B、武力夺取C、禅让制D、选举制【答案】:【解析】:后人尊崇谁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A、黄帝和炎帝B、尧C、禹D、舜【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是我国氏族社会时期的典型代表,当你来到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参观时,你看到了什么呢( )①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干栏式的②那里的居民主要以粟为生③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④陶器已成为那时日常的主要用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孙中山祭文:“惟我皇祖,承天御世,钟奇孕灵……翦蚩尤于涿鹿,战炎帝于阪泉。

挥斥八埏,疆里万国。

用是奠基中夏,绥服九州。

”这里的“皇祖”是指( )A、黄帝B、尧C、舜D、禹【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在历史专题片《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A、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B、使用骨耜等工具耕种水稻C、饲养了猪狗等家畜D、用木头制成简陋的小船【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河姆渡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我国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B、这些先民最早生活在长江下游地区C、最早栽培了水稻D、还能够饲养家畜【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旧石器时代大约距今200多万年到1万多年之间B、旧石器是打制石器C、新石器是磨制石器,比旧石器先进D、农业、制陶业出现于旧石器时代【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下列人物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黄帝、尧、舜、禹B、尧、舜、禹、黄帝C、禹、舜、尧、黄帝D、黄帝、尧、禹、舜【答案】:【解析】:第16题【判断题】黄河流域的河姆渡遗址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9000﹣7000年。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7题【问答题】依据下面两幅图,完成问题(1)上述两幅房屋图片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的住房?(2)你能说出图1、图2的建筑各有什么好处吗?(3)有了房屋,说明人们过着定居生活,你知道他们能够定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吗?(4)此时的人类已走出洞穴,盖房定居,这有什么重大意义?【答案】:【解析】:第18题【问答题】描述北京人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可以从衣.食.住.行思考;也可以从时间顺序想象)【答案】:【解析】:第19题【辨析题】在漫长的历史中,先民用智慧和勤劳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经考古鉴定,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他们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半地穴式圆形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改正: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涿鹿打败蚩尤后,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华夏族。

改正:【答案】:无【解析】:第20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大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材料三:如图(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一中的华夏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前身?材料二中的“轩辕”指的是谁?材料三图片中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 的人物是谁?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上图人物在教育方面有哪些成就?至少答两点。

请写出他的一句教育名言。

【答案】:【解析】:第21题【材料分析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礼记·礼运篇》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礼运篇》请回答:“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在当时实行的是什么制度?“选贤与能”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是什么?“天下为家”以后实行了什么新的政治制度?“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借鉴意义?【答案】:【解析】:第22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①______”。

材料二: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国王。

从此,②______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③_____”。

材料三:周初将亲属、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则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

你结合所学内容将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横线补充完整。

料二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三反映了周初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答案】:【解析】:第23题【材料分析题】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材料三: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材料四:秦朝时全国共设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相当于省长)、尉(相当于防区司令)和监(相当于监察专员)各一。

郡下设县,万户以上大县设“令”;不足万户小县设“长”。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的标志着是什么?材料三体现了哪一制度?这一制度施行的目的是什么?据材料四,指出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采取了哪一制度?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远古、夏商周和秦朝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解析】:第24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请回答: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称赞的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材料一中的“建此伟业”指的是他传说中的那些功绩?至少写三条材料二中的“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与哪个战役有关?【答案】:【解析】:第25题【综合题】看图,回答问题这两种房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居住在这两种房屋的人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答案】:【解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