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硅冶炼及炼硅炉基本知识

工业硅冶炼及炼硅炉基本知识

工业硅冶炼及炼硅炉基本知识工业硅消费增产降耗的措施主要有:1.把握炉况及时调整料比,坚持适合的C/SiO2分子比,适合的物料粒度和混匀,避免过多SiC生成。

2.选择合理的炉子构造参数和电气参数,保证反响区有足够高的温度,合成消费的碳化硅使反响向有力消费硅的方向。

3.及时捣炼硅炉,协助沉料,防止炉内过热,形成硅的挥发,或再氧化成SiO,减少炉料损失,进步Si回收率。

4.坚持料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可及时排出反响消费的气体,减少热损失和SiO大量逸出。

一、消费工业硅的原料冶炼工业硅的原料主要有硅石、碳素复原剂。

(一)硅石硅石要有一定的抗爆性和热稳定性,其中抗爆性对大炉子很重要,对容量小的炉子请求可略为降低。

有些硅石很致密,难复原,形成冶炼情况不顺,经济指标差,很少采用。

硅石的粒度视炉子容量的大小不同而异,普通5000KV A以上的炉子,硅石粒度为50-100毫米,且40-60毫米的粒度要占50%以上。

硅石要清洁无杂质,破碎筛分后,要用水冲洗,除掉碎石和泥土。

目前对新采用的硅石在化学成分、破碎合格以后,还要在消费中试用。

经济指标较好,才干长期运用。

(二)碳质复原剂优选各种不同碳质复原剂,请求固定碳高,灰分低,化学生动性要好,采用多种复原剂搭配运用,以到达最佳冶炼效果。

冶炼工业硅所用的碳质复原剂有:石油焦、沥青焦、木炭、木块(木屑)低灰分褐煤,半焦和低灰、低硫烟煤等。

石油焦:其特性是固定碳高,灰分低,价钱低廉,并且能使料面烧结好,但高温比电阻低,影响电极下插,反响才能差。

要选择固定碳大于82%,灰分小于0.5%、水份稳定,动摇不许超越1%,以免影响复原剂配入量。

粒度请求4-10毫米,粒度配合比例要适宜。

粉料多烧损大,下部易缺碳,透气性不好;粒度大数量多比电阻小,电极易上抬。

木块(或木屑):其性质接近木炭,在炉内干馏后,在料下层构成比木炭孔隙度、化学生动性更好的木炭。

所运用的木块(或木屑)要清洁无杂物,不许代入泥土等杂质。

木块长度不得超越100毫米。

褐煤、烟煤:有比电阻、挥发份高,孔隙度大,化学生动性好,料面烧结性强,价钱低廉的特性。

挥发份在料层中挥发利于料面烧结和闷烧,而且能够构成疏松的比外表积大,比电阻极大的焦化碳,对冶炼很有利。

请求灰分小于4%,粒度小于25毫米,否则不能运用。

褐煤性质接近木炭,可作木炭的代用品。

碳素复原剂品种不同,即便同种但产地不同性质也不相同。

可搭配运用,求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如运用石油焦60-80%,木炭(或加局部木块)20%;石油焦60-70%,木炭(或木块)20-40%,烟煤5-10%搭配运用,效果比拟好。

国外采用石英与复原剂职称团块炉料,先焙烧停止复原,再冶炼工业硅,使电耗降低到9000Kwh/t以下。

二、冶炼原理在工业硅的消费中,普通以为硅被复原、炼硅炉中的反响式为SiO2液+2C=Si液+2CO T始1933K(1)实践消费中硅的复原是比拟复杂的,从冷态下炉内状况动身,对实践消费中炉内物化反响停止讨论。

消费过程中的运转表示大致如下:炉料入炼硅炉后不断下降,受上升炉气的作用,温度在不断的升高,上升的SiO有下列反应。

2SiO=Si+SiO2 (2)此产物大部分沉积在还原剂的空隙中,有些逸出炉外。

炉料继续下降,当降到温度1773K以上时,有下列反应:SiO g+2C s=SiC s+CO (3)SiO+C=Si+CO (4)SiO2+C=SiO+CO (5)当温度再升高时有以下反应:2SiO2+SiC=3SiO+CO (6)在电极下有反应:SiO2+2SiC=3Si+2CO (7)3 SiO2+2SiC=Si+4SiO+2CO (8)炉料在下降的过程中有反应:SiO+CO=SiO2+C (9)3SiO+CO=2SiO2+SiC (10)在1区,主要是上升的一氧化硅分解,生成硅和二氧化硅,2、3 、4、5区主要是碳化硅的生成和分解,在5区由于各种原因碳化硅来不及分解而沉积在炉底。

在冶炼中,主要反应大部分是在炉底部料层中完成的。

碳化硅的生产、分解和一氧化硅的凝结,又是以炉内各维持温度分布不变为先决条件。

碳化硅的生成是容易的,而碳化硅的还原要求高温、快速反应,否则碳化硅就沉积到炉底。

由此,必须保持温度区的稳定性。

在冶炼操作中,沉料要合适,如过勤、温度区稳定性差,对冶炼不利。

一氧化硅生成,主要是反应式(5)、(6)、(8),冶炼中尽量把一氧化硅留在料层中,因为凝结过程对硅的生产有重要意义。

对硅还原的催化作用问题,多数认为CaO、CaCl2、BaSO4和NaCl的催化作用略小一些,在1953K时加入1%的CaCl2和在1953时加入3%的CaCl2,催化效果最好,再升温,效果就不明显了。

加入催化剂,可提高反应能力,加速硅的还原。

根据炉内反应情况可简要的分为以下几个反应区域:(一)炉内反应区域1.低温反应区(T﹤1100℃)SiO+1/2O2=Si022SiO= SiO2+Si还原剂表面:SiO+2C=SiC+CO2.生成碳化硅区域(1100-1800℃)SiO+2C=SiC+COSiO2+3C=SiC+CO(T﹥1537℃)3.生成熔体硅的区域(T﹥1400℃)SiO+C=Si+CO(硅的熔点以上)SiO2+2C=Si+2CO(T﹥1650℃)4.SiC分解区域(1800℃以上)SiO2+2SiC=3Si+2CO(T﹥1827℃)SiC+SiO=2Si+CO当C/SiO2分子比=2时,SiC和SiO2不会过剩;当C/SiO2分子比=2-3时,SiC过剩;当C/SiO2分子比=3时,产品SiC(电石) ;当C/SiO2分子比小于2时,SiO2过剩,温度大于2190K时,SiO2+Si=2SiO 可见配碳量是很重要的。

(二)炉内上、中、下部的反应主要如下:1.炉内上部反应SiO+C=Si+CO ↑SiO CO ↓SiC SiO2SiO+2C=SiC+CO2.炉内中部反应SiO+SiC=2Si+CO ↑CO SiOSiO2+C=SiO+CO ↓SiC SiO2CO2+C=2CO ↑COSiO2=SiO+1/2O2↓SiO2↑SiO3.炉内下部反应SiO2+2SiC=Si+4SiO+2CO ↑SiO ↓Si SiC SiO2SiC+O2=SiO+O2 ↑SiO三、冶炼工艺及设备参数1.生产设备及电炉参数工业硅冶炼是在三相或单项矿热炉内进行的,大都采用敞口电炉,也有半封闭旋转式电炉。

采用旋转电炉有助于取得较稳定的下料速度,利于破坏碳化硅,减少碳化硅的沉积速度。

采用矮烟罩半封闭式电炉,可以回收烟气余热,改善工人劳动条件,但炉口跑火处理不如敞口电炉及时、方便,同时半封闭后炉口料温度升高,料层温度分布有所改变,对一氧化硅凝结不利。

炉子、电气参数与生产硅铁基本相同,不过由于工业硅含铝量高,硅还原更难,冶炼还原要求有较高的冶炼温度。

炉子参数对冶炼效果有很大影响。

炉底和极心圆单位面积功率应有一最佳值。

2.冶炼工艺1.配料料批以200公斤硅石为基础,还原剂数量根据原料化学成分、经验数据经计算核定。

各种还原剂按一定比例搭配,灰分小于4%,挥发份高,反应活性好,比电阻高的烟煤和褐煤,要适当配入。

其用量不得超过四分之一。

配料时要注意原料变化及时调整料比,要注意原料的清洁,清除异物,防杂质混入料内。

称量必须准确,每批误差不得超过±0.5公斤。

2.烘炉烘炉前的准备工作a.检查供电、炉子绝缘、液压、铜瓦、把持器、卷扬机等各系统,并进行空载运行,运转正常后才能开始烘炉。

b.在电极下部防止三支长度适当的石墨电极棒,再铺垫一层厚度150-200毫米,粒度为40-80毫米的焦炭,在炉子极心圆内再撒一层5-20毫米厚的焦,便于起弧,并保护炉底。

3.开炉炉衬烘好后,设备已经检查试运转正常,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开炉。

投料后要严格控制料面上升速度,加料速度和输入电量要一致。

引弧后第一次加料要多投写,这样可以盖住电弧。

以后加料要根据耗电量控制加料量,开炉操作尽量少动电极,加料要轻,以免炉料踏入电极下,使电极上抬,造成炉底上涨。

新开炉料面一定要维护好,一切操作都要轻,尽量减少下料两又不要跑火塌料,使炉内多蓄热,给形成正常炉况打下基础。

炉口料面要平稳上升。

第一、二炉更要注意,不许捣炉,使坩埚尽快形成并扩大。

4.加料按配料要求配好料,运到炉前,并按要求交办均匀堆放。

操作上要采用沉料后集中加料的方法,其余少量地采用勤加薄盖的方法,在调整火焰时加入。

沉料时三支电极同时进行。

大沉料后现在紧靠电极周围处加木块,并立即用热料盖住木块,再盖新料。

加料要均匀,不允许偏加料。

根据炉内还原下料情况加料,使供给负荷、还原速度、加料速度相适应,以控制正确的加料量,保持正常料面高度并控制炉温,加料速度超过熔化、还原速度,料面会抬高,炉温下降,加料不足或电极上抬、影响控制料面,炉口温度就会升高,此时热损失大,造成硅的挥发损失过大。

5.沉料、捣炉、透气经过集中加料,小批调正火焰加料,保持炉气均匀逸出,一段时间后电极下部及周围炉料被熔化、还原出现较大空腔,此时料层变薄,在大塌料前应该进行沉料。

沉料就是主动集中下料。

一般负荷正常、配比正确、下料量均衡,炉子需要到集中下料的时间是基本一定的。

如果超出正常沉料时间,应分析原因及时调正,有时是负荷不足,上次下料过多,还原剂不足,炉料还原不好等。

如下料过多,要适当延长时间进行提温,如果还原剂不足应进行强迫沉料,同时撒入炉内少量还原剂,要学会掌握沉料时间,根据炉况和声音判断并确定沉料时间。

6.配电9000KV A电炉正常生产时三相电流要保持平衡,最大波动不超过25﹪,正常负荷在150~180A,烧枪时最大电流不能长时间高于230A,避免高电流造成电极炸裂。

要保证三相电极深而稳的插入炉料内,工作过程中要根据炉况的实际变化,合理的使用配电制度,包括电极的压放深度等,确保电极工作端正常工作。

送点制度要与加料量成正比,确保碳化硅的生产和破坏达到平衡。

本文摘自:益飞电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