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学案《归园田居其一》

导学案《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简单了解陶诗的艺术风格。

2、解读诗人归田园前的心境,解读诗人的形象。

【温故知新】
关于作者:
据《晋书陶潜传》记载,陶渊明曾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

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

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

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
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
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
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从此陶渊明再也没有做过官。

从官场退隐后的陶渊明,在自己的家乡开荒种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在田园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

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
描绘了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

课本中所选是第三首。

【预习案】
1•我所了解的陶渊明:
陶渊明又名_______ 字________ ,_________ 著名诗人。

“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
“隐逸诗人” (41岁辞官归田)
“靖节先生”(谥号)
“五柳先生”(自号)
早年:“大济苍生”
中年:“误入歧途”
晚年:“归隐田园”
2•写出你之前了解或背诵的陶渊明的诗(一两句、整首诗均可):3•背诵全诗,并写下你最欣赏和最难理解的诗句
【学习案】
(一)初读感知
1•标题的题眼是什么?由此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请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含义,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适”“去”“方”“荫(yin)” “罗”
3•作者辞官归园田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作者对自己为官行为是怎样评价的?(请结合“误”字分析)
5•作者回归园田的感受怎样?
(二)细读品鉴
1•哪两句诗是巧用“比”的手法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然的渴望之情?请赏析。

2•作者回归园田本是欣喜若狂,为何称守“拙”?
3•请从表达技巧角度分析写景诗句。

(注意意象、意境和描写角度)4•请结合写景诗句,用自己的语言再现作者笔下优美的农村生活图景
(不少于100字)。

(可最后完成)
【自主学习】
基础题
1.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巩固题
“但使愿无违”中“愿”是什么愿望?
提高题
仔细品味下列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相同点。

(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时运(其一)》)
(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
和。

(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
荫。

(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
新。

【课后作业】
400字的关于陶渊明的评价文章。

文体不限,题
1、背诵并默写
2、请写一篇不少于
目自拟。

(《拟古(其七)》)
(《和郭主簿(其一)》)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