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一、名词解释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货物(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货物生产国和货物消费国不是直接买卖货物,而是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对第三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
现汇贸易——也称为自由结汇方式贸易(Free-Liquidation Trade),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以国际通用货币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
贸易差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贸易条件——是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对比关系,又称进出口交换比价。
它是反映一国进出口价格对该国是否有利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
是衡量一国经济外向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
二、不定项选择1. 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对外贸易规模的指标是( B )A. 对外贸易额B. 对外贸易量C. 贸易差额D. 对外贸易依存度2. 2015年某国进口总额为12 000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0 500亿美元,则该国当年贸易差额是( A )。
A. 逆差1 500亿美元B. 逆差22 500亿美元C. 顺差1 500亿美元D. 顺差22 500亿美元3. 下列各项中,反映各国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的是( D )。
A. 对外贸易依存度B.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C.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 国际贸易地区分布4. 关于对外贸易差额,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CE )。
A. 贸易平衡是指货物贸易额等于服务贸易额B. 进口贸易总额超过出口贸易总额称为贸易逆差C. 出口贸易总额超过进口贸易总额称为贸易顺差D. 对外贸易差额是指一国货物贸易额与服务贸易额的差额E. 对外贸易差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的差额5. 以2010年为基期,2015年某国进口价格指数为150,出口价格指数为130,则该国2015年的贸易条件指数是( B )。
A. 20B. 87C. 115D. 1306. 一定时期内,若一国一定量商品出口所能换得的进口商品数量减少,则该国的贸易条件( A )。
A. 恶化B. 不变C. 改善D. 不明确7. 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 AD )。
A. 贸易顺差B. 贸易入超C. 贸易逆差D. 贸易出超E. 贸易赤字三、计算题1、2015年,中国的出口贸易额是2.28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是1.68万亿美元,中国的GDP 是67.67万亿元人民币,全年的平均汇率是1美元=6.2284人民币元,试分别计算2015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及进口依存度。
解:2015年中国外贸依存度=[(2.28+1.68)*6.2284/67.67]*100%=36.45%出口依存度=[2.28*6.2284/67.67]*100%=20.99%进口依存度=[1.68*6.2284/67.67]*100%=15.46%2、假设其他条件忽略不计,甲、乙两国贸易商品为石油与机电产品,甲国出口石油给乙国,乙国出口机电产品给甲国,并假设以2010年为基期。
2015年,石油价格指数下降了60%,机电产品价格指数下降了15%,问:甲、乙两国2015年贸易条件指数各是多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解:甲国的贸易条件指数06.471008540=⨯= 乙国的贸易条件指数5.2121004085=⨯= 即甲国贸易条件恶化,乙国贸易条件改善,说明甲国在与乙国的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二章 对外贸易政策及其理论演变一、名词解释1.对外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准则。
它集中体现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法律、规章、条例及措施等。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外交政策服务的。
2.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取消对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优惠与特权,使商品和服务能够自由进出口,各国的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都能够在国内外市场上实现自由竞争。
即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
3.保护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限制外国生产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的竞争,以保护本国商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给予优惠与补贴,以鼓励其出口。
即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4.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以维持或改变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战略行为,使市场竞争朝向有利于本国获取最大利益的方向发展的政策。
二、不定项选择题1. 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有(CD )A.地区贸易政策B.服务贸易政策C.自由贸易政策D.保护贸易政策E.总贸易政策2. 通常经济贸易竞争力强的国家崇尚( B )政策A.保护贸易B.自由贸易C.开放贸易D.封锁贸易3.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主张的国际贸易政策属于( B )A.重商主义B.自由贸易政策C.保护贸易政策D.管理贸易政策4. “一国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这种观点来自于(A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 D、俄林5. 中国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需要8个和9个劳动日,印度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需要12个和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A )A.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手表B.印度宜生产和出口手表C.印度宜进口手表、自行车D.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手表、自行车6. 一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所以它应该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进行对外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B )A.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B.俄林的要素禀赋论C.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D.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7. 根据西方的国际分工理论,发展中国家应该向发达国家出口本国( AC )A.比较成本低的产品B.比较成本高的产品C.丰富资源密集型产品D.稀缺资源密集型产品E.绝对成本高的产品8.( C )理论主要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的。
A.比较优势理论B.产业内贸易论C.需求偏好相似说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9.李斯特认为,一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首先考虑(D)问题。
A.获取交换价值B.增加社会财富C.提高福利水平D.发展生产力10. 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观点是( A )A.保持贸易顺差B.保护幼稚工业C.保护成熟的垄断工业D.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二、简答题1. 自由贸易政策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1)自由贸易政策(2)保护贸易政策2.保护贸易政策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优点在于:运用恰当则有利于受保护的产业在阻力较小的环境中成长,保护本国幼稚产业;有利于保护本国生产力的发展,改善国内经济结构;有利于经济增长和资源动态优化配置;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改善国际收支和增加就业等。
缺点在于:一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会提高国内市场产品价格,使消费者利益受损害;运用不当还会导致本国受保护的产业竞争力下降,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难以应对竞争对手的冲击,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急剧变化,长此以往,会使国民经济的应变能力下降。
3.简述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1)中世纪时期:鼓励进口的政策(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3)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并存(4)二战前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超保护贸易政策(5)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贸易自由化时期(6)20世纪70年代时期:新贸易保护主义(7)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对外贸易政策的新发展,“有组织的自由贸易”或“协调管理贸易制度”。
4. 一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1)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一国的外交需要。
(2)国家经济力量的强弱。
(3)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4)一国经济利益集团的影响。
(5)本国的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
(6)本国的国际收支及贸易差额情况。
(7)本国在多边或双边协议中的权利和义务。
(8)各国政府领导人的经济思想和奉行的贸易理论。
5.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应该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组织国际化分工,一国集中生产和出口的产品既可以是绝对优势产品,也可以是绝对劣势产品,只要遵循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原则即可,这样的国际分工能使两国的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同样的资本和劳动创造更多的商品量。
然后,两国就这两种商品相互进行交换,都能通过贸易获得比较利益。
这里的比较优势,就是更大的绝对优势和更小的绝对劣势,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
6.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对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2)保护的目的和对象(3)保护手段和保护层次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一、名词解释1.关税关税就是一国政府对流入或流出该国国境的商品课征的一种税。
2.从价税从价税是按进口货物的价值征收一定百分比的税。
3.从量税从量税是对进口货物每个单位量征收一定量的税费。
4.进口税进口税是进口国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正常关税。
5.出口税出口税是出口国家的海关在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6. 关税水平关税水平指一个国家进口关税的平均水平。
一个国家的关税水平可以反映该国征收关税,对该国各种不同商品的价格水平的平均影响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进口关税对本国经济保护程度的重要指标。
7.名义保护率对于某一商品的名义保护率是由于实行关税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
8.有效保护率有效保护率也叫有效关税率,又称实际保护率。
指整个关税制度(和有效保护措施)对某类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给予净重增值的影响。
9.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
10.进口配额制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一年)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11.出口管制出口管制是指国家通过法令和行政措施对本国出口贸易所实行的管理与控制。
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目的,往往对某些商品、尤其是战略物资与技术产品实行管制、限制或禁止出口。
二、不定项选择题1. 美国对薄荷脑的进口按每磅50美分征收普通税率,最惠国税率每磅征收17美分。
这种税是( C )A.选择税B.从价税C.从量税D.混合税2. 关税税率表包括( BDE )栏目A.征税机构B.货物分类目录C.税额D.税率E.税则号列3 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外某一市场倾销商品,在打垮竞争对手,垄断该市场后,再提高价格,这种倾销方式被称之为( B )A.偶然性倾销B.间歇性倾销C.长期性倾销D.临时倾销4. 普遍优惠制的主要原则有( ABD )A.普遍的B.非歧视的C.互惠的D.非互惠的E.有歧视的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率高于其所用的进口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率时,( B )A.有效关税保护率等于名义关税保护率B.有效关税保护率大于名义关税保护率C.有效关税保护率小于名义关税保护率D.两者关系难以确定6. 甲国规定2015年从乙国进口打火机数量不得超过100万只,这种贸易限制措施属于( C )A.自动出口配额B.关税配额C.国别配额D.全球配额7. 下列各种贸易限制措施中,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是( ABCDE )A.进口押金制B.海关任意估价C.进口许可证制D.进口最低限价制E.外汇管制8.发达国家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主要集中在(ABC )A.烟和酒 B.农产品 C.武器D.机器设备 E.通讯设备9. 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包括( ABCD )A、技术标准B、环境标志C、包装制度D、卫生检疫制度E、管制制度10. 买方信贷是指( C )A.卖方对买方的信贷B.出口地银行对卖方的信贷C.出口地银行对买方的信贷D.进口地银行对卖方的信贷三、简答题1.关税按不同类型有哪些主要种类?(1)按照征收方式划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2)按照商品的流向分,关税又分为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2.大国和小国的关税负担有什么差异?小国情形:关税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福利变化+消费者福利变化+政府财政收入变化=a-(a+b+c+d)+c=-(b+d)大国情形:关税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福利变化+消费者福利变化+政府财政收入变化+贸易条件效应=a-(a+b+c+d)+c+e=e-(b+d)3.关税会给进口国造成怎样的经济效益?关税不利于进口国消费者,而有利于进口国进口竞争品的生产者进口国政府,关税照成的行政费用支出,关税是的已过技术进步的步伐放慢,关税带来转移的费用和关税对井口的数量的影响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