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褥期护理管理

产褥期护理管理

产褥期的护理管理
产褥期
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一般为6周
产褥期的临床表现及问题
一、生命体征
产后24小时内,一般体温会升高一些,但一般不超过38°,如果体温过高则要考虑有无感染情况。

产后脉搏在正常范围内。

呼吸在14—16次/分。

血压于产褥期平稳,变化不大。

二、产后的宫缩痛
是指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疼痛。

一般在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后自然消失。

经产妇比初产妇多见。

哺乳时反射性的子宫收缩可使疼痛加重。

三、子宫复旧
分娩后子宫迅速缩小,产后第一天平脐或脐下1指,以后每天下降1—2㎝。

产后10天子宫降入骨盆,此时腹部检查在耻骨联合上不能摸到子宫底。

四、恶露
产后随子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

恶露分为3种:
1、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量多,有时伴有血块,有少
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
2、浆液性恶露:色淡红,含少量血液,有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子宫颈粘液、阴道排液。

3、白色恶露:色较白,粘稠,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

五、会阴切口
初产妇多见。

在产后的3日内可见切口处水肿,活动时有疼痛,拆线后症状自然消失。

六排泄
1、褥汗:产褥早期,大量多余的组织间液要排泄,使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大量出汗。

尤其是睡眠和初醒时明显,产后一周好转。

2、泌尿增多和排尿困难:产后2—3日内,由于机体排出妊娠时贮留的水分,产妇往往多尿,但因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使其黏膜水肿、充血,肌张力下降,加之会阴切口疼痛,使产后产妇容易发生排尿困难,特别是产后第一次尿,容易发生尿储留及尿路感染。

3、便秘:产褥期容易发生便秘,与产妇卧床多、活动少、肠蠕动减弱,腹直肌及盆底肌松弛有关。

七、乳头皲裂
哺乳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最初几日哺乳后容易发生乳头皲裂。

大多是因为产前乳头准备不足或产后哺乳姿势不当引起。

乳头皲裂时,表现为乳头红、裂开。

有时有出血,哺乳时疼痛。

八、乳房胀痛
产后哺乳延迟或没有及时排空乳房,产妇可有乳房胀痛,触及时加重,触摸乳房时有坚硬感。

九、体重减轻
由于胎儿及胎盘的娩出、羊水排泄及产时失血,产后即刻体重约减轻6公斤左右。

产后第一周,由于子宫复旧。

恶露及汗液、尿液的大量排出,体重有下降4公斤左右。

十、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少见。

由于产后产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之产后疲惫虚弱、切口疼痛致卧床较多,使下肢静脉血液循环减慢,血液易淤积于静脉内,形成静脉血栓。

表现为下肢体表温度下降或感觉麻木,患侧肢体有胀痛感。

十一、疲乏
由于产程中不适及用力,产后接受医务人员频繁观察、哺乳及新生儿护理活动导致睡眠不足,使得产妇在产后的最初几日感到疲乏,表现为精神不振,自理能力降低及不愿亲近新生儿。

十二、产后压抑
指产妇在产后2—3日内发生的轻度或中度的情绪反应。

表现为易哭、易激惹、忧虑、不安,有时喜怒无常,一般在几日后自然消失。

产后压抑的发生与产妇体内雌孕激素水平急速下降、产后心理压力及疲劳有关。

产褥期处理原则:护理为主治疗为辅
护理评估
1、病史
收集产前记录及分娩记录等有关资料,会阴裂伤程度,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评分
2、身体情况
1)症状:饮食、大小便、睡眠等情况,哺乳、新生儿护理情况,情绪变化
2)护理体查:生命体征,检查子宫收缩情况,观察会阴及恶露情况,排泄,乳房及母乳喂养情况,
3、心理社会评估
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解决的问题
尿储留便秘舒适度改变潜在并发症知识缺乏母乳喂养无效
护理措施
一、一般管理
认真评估产妇的身心状况,每天测2次体温、脉搏和呼吸,如体温超过38°,应加强观察。

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整齐,要及时更换会阴垫及衣服、被单。

保证产妇有足够的营养和睡眠。

重视产后排尿,产后4—6小时要鼓励产妇及时排尿以防子宫收缩欠佳而致产后出血。

如不能自行排尿,用热敷,暗示、针灸等方法,必要时导尿。

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及做产后操,多饮水,多吃含纤维素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鼓励适当活动,以促进切口愈合、增强食欲、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促进健康。

二、会阴护理
仔细评估会阴切口,有无渗血、血肿、水肿等,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

会阴部每天用碘伏擦洗2次。

水肿者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

嘱产妇向会阴切口对侧侧卧。

三、子宫复旧护理
认真评估恶露情况,回病房后即刻、24小时内观察宫底位置、软硬度;同时应按压宫底以免血块积压影响子宫收缩,更换会阴垫。

记录宫底高度、恶露的质和量。

以后每天评估子宫复旧情况和恶露。

产后当天禁用热水袋外敷止痛,以免子宫肌肉松弛造成出血过多。

四、哺乳期的乳房保健
五、母乳喂养指导
六、促进心理适应
1、建立良好关系
2、母婴同室
3、提供帮助
4、提供自我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
5、指导丈夫及家人
七、出院指导
1、产褥期营养与饮食
产妇应多吃汤类,如鱼汤、骨头汤、鸡汤等。

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产褥期运动、锻炼
3、产褥期性生活指导
4、产后避孕
5、产褥期并发症的先兆发热,恶露多、或有臭味
6、产后42天复查
小结:加强产褥期护理及健康指导是促进产妇顺利复原,确保母婴健康,保持家庭完整的关键措施。

产褥期的重点是促进产妇子宫复旧、做好会阴护理、指导母乳喂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