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试过骨折的局部表现。
骨折的局部表现可分为两类:⑴骨折的专有体征:①畸形;②反常活动;③音擦音或骨擦感。
⑵骨折的其他表现:①疼痛与压痛;②局部肿胀与瘀斑;③功能障碍。
189.骨折的急救措施有哪些?骨折的急救措施主要有:⑴一般处理:首先抢救生命。
⑵创口包扎:用绷带压迫包扎止血或止血带止血。
⑶妥善固定:就是用妥善方法把骨折的肢体固定起来,常用的是夹板。
⑷迅速转运:送往有条件的医院。
190.治疗骨折的原则有哪些?⑴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⑵固定:是将骨折维持于复位后的位置,待其坚固愈合;⑶功能锻炼:是在不影响固定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关节僵直等并发症。
191.骨折的并发症有哪些?骨折的并发症有:⑴休克;⑵感染;⑶内脏损伤;⑷重要动脉损伤;⑸脊髓损伤;⑹周围神经损伤;⑺脂肪栓塞;⑻坠积性肺炎;⑼褥疮;⑽损伤性骨化;⑾创伤性关节炎;⑿关节僵硬;⒀缺血性骨坏死;⒁缺血性肌挛缩。
192.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⑴疼痛:创伤后肢体持续性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
至晚期,感觉消失,再无疼痛。
⑵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
被动伸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痛。
⑶患室表面皮肤略红,皮温稍高,有严重压痛,触诊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
⑷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
若不及时处理,将发展成缺血性肌挛缩,其主要临床表现为:①由疼痛转为无痛;②苍白或紫绀、大理石花纹等;③感觉异常;④肌肉瘫痪;⑤无脉。
193.手外伤的处理原则有哪些?除遵守一般创伤的处理原则外,尚有以下特殊原则:⑴早期正确的急救处理;⑵早期彻底清创,一般应争取在伤后6~8小时内进行;⑶正确处理深部组织损伤;⑷早期闭合伤口;⑸正确的术后处理,如术后将手固定于功能位,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应用抗生素等。
194.断肢(指)的急救包括哪几个方面?断肢(指)的急救包括止血、包扎、保存断肢指及迅速运送等四方面。
195.断肢(指)急救中如何保存断肢(指)?断肢(指)的保存可用干燥冷藏的方法,即用无菌或清洁敷料包扎好,放入塑料袋中再放在加盖的容器内,外周充以冰块,但勿使断肢指与冰块直接接触,以防冻伤。
不要用任何液体浸泡断肢(指)。
196.关节脱位的特征及复位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关节脱位的特征是:①畸形;②弹性固定;③关节空虚。
复位成功的标志是:①被动活动恢复正常;②骨性标志复原;③X线检查显示已复位。
197.腰椎间盘突出的体征有哪些?⑴突出间隙的棘上韧带有压痛;⑵一侧椎旁肌痉挛,脊柱有侧凸;⑶椎旁叩击征阳性;⑷俯卧时,沿坐骨神经行程有压痛;⑸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阳性;⑹感觉、运动和腱反射改变:早期为咸感觉过敏,稍后为减退。
踝反射异常表示骶神经受压;⑺其他: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者,马鞍区有感觉消失或减退。
198.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诊断的根据是什么?⑴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⑵患部持续剧痛,不愿活动患肢;⑶靠近关节的干骺端有明显深压痛;⑷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白细胞增多;⑸早期局部分层穿刺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若抽出混浊液或血性液,涂片检查有脓细胞或细菌,即可确诊。
199.试述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的目的和方法。
治疗的目的是:尽早控制炎症,使病变在急性期治愈,防止演变为慢性骨髓炎。
治疗的方法是:⑴全身治疗:支持、对症、培补;⑵早期联合应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体温下降后须继续使用抗生素2~3周;⑶局部减压和引流:诊断一经明确,在大剂量抗生素不能控制症状时,必须尽早切开,钻孔引流或开窗减压;⑷局部固定:早期用持续皮牵引或石骨膏托固定于功能位,以利患肢休息,防止畸形和病理性骨折,急性炎症消退后用石膏固定。
200.试述慢性骨髓炎的手术指征及禁忌征。
手术指征:凡有死骨并已分离清楚,有死腔伴窦道流脓,而包壳已充分形成者,均应手术治疗。
手术禁忌征:⑴在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仅可行切开引流术而不宜作骨的其他手术。
⑵包壳未充分形成前,过早摘除大块死骨除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外,还可导致骨质缺损而形成残废。
⑶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在骨折未愈合前不宜摘除死骨,以免造成骨质缺损。
201.骨与关节结核的治疗原则是什么?⑴早期治疗,最大限度保持骨关节功能,预防畸形,减少残废;⑵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⑶酌情采用手术疗法。
202.试述骨与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的适应征。
骨与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的适应征是:⑴有明显的死骨、较大的脓肿或经久不愈的窦道;⑵脊柱结核合并瘫痪;⑶单纯滑膜结核或单纯骨结核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⑷对早期全关节结核,为了抢救关节功能,也应及时清除病灶。
203.试述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手术的目的及分类。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手术的目的是预防和矫正畸形,重新分配有用的肌力,稳定瘫痪的关节争取不再依靠支架保持。
手术分为四类:①畸形矫正术;②肌腱移位术;③关节稳定术;④下肢等长术。
204.骨肿瘤的治疗原则是什么?治疗最主要的一个原则是明确诊断。
截肢应极其慎重。
不应作的截肢比怕遗漏恶性肿瘤更严重,不能对没有确诊的恶性肿瘤作截肢。
良性肿瘤:局部切除或刮除和植骨,一般不宜作放射治疗。
恶性肿瘤:一般均采用联合治疗。
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是截肢或关节解脱,并辅以化疗、放射治疗等措施。
205.桡神经损伤发生在肱骨中三分之一处者,有哪些感觉和运动体征?桡神经损伤发生在肱骨中三分之一处者,主要有以下感觉和运动体征:拇指背侧以及手背的桡侧感觉障碍;拇指掌指和指间关节以及其它四指的掌指关节失去主动伸直的能力,拇指不能外展;垂腕;肱桡肌瘫痪。
206.腓总神经损伤后有哪些感觉和运动体征?肿腓总神经损伤后,足呈马蹄内翻畸形、不能主动背屈、外翻,小腿外侧和足背皮肤感觉消失。
一、名词解释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托马斯征:骨筋膜室综合征:肘管综合征:颈椎病的分型:二、简答题骨折的并发症有哪些?试述脊柱结核的鉴别诊断。
简述颈椎病的分型。
简述骨盆骨折的并发症。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
试述脊柱结核的治疗原则。
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特点有哪些?急性骨髓炎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试述化脓性关节炎的诊断要点。
试述骨牵引术的手术适应证。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哪些?二、• 56.简述胫骨下1/3骨折会造成迟缓愈合和骨不连的原因?答:胫骨的营养血管由胫骨干上1/3的后方进入,在致密骨内下行一定距离,而后进入髓腔,胫骨下1/3又缺乏肌肉附着,故胫骨下1/3骨折后,往往因局部血液供应 ...•三、• 56.简述胫骨下1/3骨折会造成迟缓愈合和骨不连的原因?答:胫骨的营养血管由胫骨干上1/3的后方进入,在致密骨内下行一定距离,而后进入髓腔,胫骨下1/3又缺乏肌肉附着,故胫骨下1/3骨折后,往往因局部血液供应不良,而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
57.简述胫腓骨骨折会造成创伤性关节炎的特点?答:正常人的踝关节与膝关节是在两个相互平行的轴上运动,若胫腓骨骨折发生成角和旋转移位,必然破坏两轴心的平行关系,既影响步行和负重功能,同时也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58.简述内翻暴力造成踝部损伤的特点?答:由于足踝强力内翻,使内踝侧受挤迫,内踝多为斜形骨折,外踝受牵拉多为撕脱性横断骨折或腓侧副韧带、下胫腓韧带撕裂,距骨向内脱位。
59.简述外翻暴力造成踝部损伤的特点?答:足踝强力外翻,使外踝侧受挤迫,外踝多为斜形骨折,内踝牵拉多为撕脱性横断骨折或三角韧带、下胫腓韧带撕裂,距骨向外脱位。
60.简述跖骨行军骨折的原因?答:跖骨行军骨折又称跖骨颈疲劳性骨折,多发生于第二、第三跖骨颈部,主要由于肌肉过度疲劳,足弓下陷,第二、第三跖骨头负重增加,超过骨皮质及骨小梁的负担能力,即逐渐发生骨折。
61.试述硬瘫与软瘫的不同表现?答:硬瘫是指中枢神经元被损伤者,又称痉挛性瘫痪,肌肉萎缩,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软瘫是指周围神经元被损伤者,又称弛缓性瘫痪,肌肉萎缩,肌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62.简述髋外翻、髋内翻的含义?答:股骨颈轴线和股骨干轴线之间形成一个内倾角,或称颈干角。
正常值在110-140度之间。
颈干角大于正常值为髋外翻,小于正常值为髋内翻。
63.简述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原则?答:主要是恢复小腿的长度和负重功能。
因此,应重点处理胫骨骨折,对骨折端的成角和旋转移位,应予以纠正。
64.简述屈曲型脊柱胸腰椎骨折的诊断要点?答:伤后局部疼痛、骨折椎体的棘突有明显压痛和叩痛,可见肿胀瘀斑、后突畸形。
骨折处两侧肌肉紧张,不能站立,翻身困难,脊椎各方向运动障碍。
X线正侧位摄片可显示脊柱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
65.试论股骨颈骨折的分类及其与预后判断的关系?答:股骨颈骨折按其部位不同的分型:头下型、中央型、基底型。
此类分型中骨折越高,预后越差。
按照X线摄片中Linton分型为外展型、内收型,有不同的预后。
66.试论股骨颈骨折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鉴别?答:从部位(即骨折线)、体检(包括瘀肿情况、压痛点、外旋角度)、预后分析来鉴别。
67.试论股骨干骨折的移位方向?答:从上三分之一、下三分之一来论述,根据不同的肌肉附着,周围软组织情况来判断移位情况。
• 68.试述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造成髌骨骨折的不同病理表现?答:从受伤姿势、骨折形态、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对伸膝功能的影响4个方面来论述。
69.试论外伤性截瘫的不同分类?答:根据脊髓损伤情况分类,根 ...•一、•68.试述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造成髌骨骨折的不同病理表现?答:从受伤姿势、骨折形态、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对伸膝功能的影响4个方面来论述。
69.试论外伤性截瘫的不同分类?答:根据脊髓损伤情况分类,根据功能障碍程度分类,根据脊髓损伤平面的高低分类。
70.试述髓损伤的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答:应早期行椎板切除减压术,适应证有4点①椎体或椎板骨折,骨折片进入椎管或压迫脊髓者。
②关节突交锁不能闭合复位。
③症状进行性加重。
④L2以下严重骨折脱位伴马尾神经损伤者。
71.试论胫腓骨骨折能够浮现的并发症及其原因?答:①筯膜间隔综合征。
②腓总神经损伤,腘动脉损伤。
③开放性骨折易感染。
④创伤性关节炎。
⑤延迟愈合或骨不连。
72.试论股骨颈骨折诊断要点及常用治疗方法?答:伤后有髋部疼痛,髋关节任何方向的被动或主动活动都能惹起局部剧烈疼痛,有时疼痛沿大腿内侧向膝部放射。
腹股沟中点附近有压痛和纵轴叩击痛。
伤后即不能站立行走或跛行,检查时应加以注意。
有移位骨折,患肢呈外旋、缩短畸形,髋、膝关节轻度屈曲,可扪及股骨大转子上移。
X线髋关节正侧位摄片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新鲜无移位或嵌插骨折不需要复位,但患肢应制动;移位骨折应尽早给予复位和酌情用内、外固定。
玩移位或嵌插骨折可用"T"字鞋或轻量皮肤牵引制动6----8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