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八肠造口

实验八肠造口

青岛黄海学院教师教案
年月日
课题实验八肠造口病人的护理
课时2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造口围手术期的护理。
2.掌握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护理。
3.掌握造口袋的使用方法。
试验方法1.每4人一组讨论
2.老师PPT讲解
3.观看频
4.实验报告总结
实验内容
实验八肠造口病人的护理
一、教师讲解造口
二、观看视频
三、学生讨论总结书写实验报告
血WBC 5.6×10 9/L,Hb 110g/L,临床以直肠癌收入院。
该患者被诊断为“直肠癌”,其发病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该患者的大体病理类型应考虑是什么?
如果该患者发生癌细胞的淋巴转移,常见的转移方向是什么?
为什么说直肠指诊是诊断直肠癌的最直接和主要的方法?
直肠指诊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该患者入院后还应做哪些必要的辅助检查?
【小结】
病例
【作业】
实验报告
引导学生,引起学生听课兴趣。
视频
多媒体讲授
讨论
该患者拟行Miles手术治疗,术前为什么要做肠道准备?
肠道应做什么准备?
术日晨应为患者放置哪些引流管?
该患者行Miles手术治疗,对该患者饮食的指导应注意哪些?
简述对该患者肠造口的护理措施。
该患者于术后2周出院,应如何对其进行健康指导?
为监测该患者术后有无复发,常测定的肿瘤标记物是什么?
【练习】
学生讨论
青岛黄海学院教师教案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提示与补充
【导入新课】
什么是造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利用外科手术方式在腹壁上人为开口并把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开口缝于腹壁用于排泄粪便或尿液。
【讲授新课】
1、观看和听解结肠造口护理技术VCD的内容。
2、操作结肠造口护理技术。
3、病例讨论:大肠癌病人的护理
患者,男,49岁。大便次数增加、带血3个月。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排便次数增加,3~6次/天,不成形,间断带暗红色血迹。发病以来进食尚可,喜食肉类,其父死于结肠癌。体格检查:T 37.2℃,P 78次/分,R 18次/分,BP 120/80mmHg ,一般状况稍差,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无肌紧张,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大致正常,直肠指诊:距肛门约6cm处直肠管壁僵硬,有一2cm×3cm凹陷区,周围隆起较硬,食指退出后指套上有粘液脓血。辅助检查:大便潜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