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火归原治脑鸣
《景岳全书·阴阳篇》:“阴阳原同一气,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矣。
”又言:“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凡病有不可正治者,当从阳以引阴,从阴以引阳,各求其属而衰之,……引火归源,纳气归肾。
”
引火归元法是祖国医学的传统治法之一,主要用于治疗肾阴阳虚损致虚阳浮越,虚火上炎之症,老年人多见。
脑鸣
郑某,男,78岁,2008年10月8日初诊。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15年,糖尿病史5年,近半年自觉脑中常有嗡嗡作响如蝉鸣,每遇睡眠不佳时症状尤甚。
查头颅CT示:腔隙性梗塞。
平素腰酸膝软,面色潮红。
苔薄,质淡红,脉沉细。
证属肾精不足,虚阳上浮。
治拟补肾填精,引火归元。
药用:熟地黄12g,山茱萸10g,山药15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川牛膝15g,菟丝子15g,枸杞子12g,肉桂(后下)2g,陈皮6g。
7剂后患者脑鸣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睡眠转佳,余症好转。
再服7剂,脑鸣基本消除。
嘱六味地黄丸续服2月。
随访2年,脑鸣未见复发。
按:《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老年人肾精亏耗,不能生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不能上营清窍,加之本例患者平素腰膝酸软,面色潮红,为肾阴亏虚,虚火上浮,引起脑中鸣响。
治疗采用补肾益精的六味地黄丸合左归丸加减治疗。
方中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淮牛膝补肾阴、益精髓,合山茱萸、山药共成三阴并补以收补肾治本之功,配合一味肉桂,既达“阳中求阴”,又有“引火归元”之义。
《本草汇言》记载肉桂“下行而补肾,能导火归原,以通其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