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公式(详细)

微观经济学公式(详细)

I微观经济学目录第一讲价格理论5ﻩ一、需求及其属性5ﻩ1.定义 (5)2.需求函数5ﻩ3。

需求弹性6ﻩ二、供给及其属性6ﻩ1。

定义 (6)2.供给函数6ﻩ3.供给弹性 (7)三、均衡价格及其属性8ﻩ1。

均衡价格得形成ﻩ82。

均衡价格定义8ﻩ3.均衡价格得变动问题ﻩ8四、均衡价格得实例9ﻩ1.城市商品房9ﻩ2.家电9ﻩ3.价格管制与制衡价格10ﻩ4.供求弹性对市场均衡价格得影响1ﻩ0第二讲消费者理论(效用理论)ﻩ11一、效用及其属性11ﻩ1.效用11ﻩ2.属性 (12)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13ﻩ二、消费者均衡与消费者得行为规范14ﻩ1。

消费者均衡得定义 (14)2.每元边际效用均等规律ﻩ143.消费者均衡 (14)第三讲生产者理论ﻩ15一、生产理论15ﻩ1。

生产函数ﻩ152.短期生产函数ﻩ163.长期生产函数1ﻩ8二、成本及其属性19ﻩ1。

成本得分类1ﻩ92。

短期成本及其性质 (19)3.短期成本曲线及其性质20ﻩ4.长期成本曲线及其性质2ﻩ2三、收益与利润23ﻩ1。

收益、成本与利润................................................................................................. 232。

总收益(TR) (23)3.平均收益(AR) (24)4.边际收益(MR)................................................................................................... 245.利润最大化及其条件 (25)第四讲市场理论 (26)一、完全竞争市场 (26)1。

定义ﻩ262.需求特征ﻩ273。

完全竞争市场得短期均衡27ﻩ4。

完全竞争市场得长期均衡 (28)二、完全垄断市场 (28)1.定义ﻩ282。

原因28ﻩ3.市场需求状况28ﻩ4.短期均衡................................................................................................................. 295。

长期均衡 (30)三、垄断竞争市场30ﻩ1。

定义3ﻩ02。

需求状况............................................................................................................... 303.短期均衡 (31)4。

长期均衡ﻩ31四、寡头垄断..................................................................................................................... 311。

定义......................................................................................................................... 312.需求状况-拐折得需求曲线32ﻩ3.寡头垄断市场得均衡-古尔诺模型3ﻩ2第一讲价格理论一、需求及其属性1.定义需求就是指在某个时期中,对于每一种可能得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得某一种商品得数量。

2.需求函数Q d = f (P,M,Pr,H,N)(1)P:价格(2)偏好,(3)收入水平;(4)替代品得数量与价格;(5)互补品得数量与价格;(6)对未来得预期;其中,商品本身得价格得改变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点得移动,称为需求量得变动;在商品价格不变得情况下,其它因素得改变表现为需求曲线得移位,称为需求得变动。

需求就是一个表,需求量只就是表中得一组数值;需求就是一条线,需求量只就是线上得一个点.3.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1)定义:某一商品得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得反映程度,斜率较大得需求曲线对价格较迟钝,斜率较小得需求曲线对价格较敏感。

需求弹性ed =(2)弹性计算①弧弹性计算/e d/=②弹性得中点计算公式/e d /=③点弹性/ed/= =(3)弹性得类型①高弹性e d> 1②低弹性e d<1③单位弹性ed = 1(4)需求得价格弹性与消费者支出:当需求富有弹性时,价格下降,可以增加收益;相反提价则会损失收益;当需求缺乏弹性时,价格上升,可以增加收益,相反降价则会损失收益。

(5)需求价格弹性得决定因素:A替代品得数量与密切程度B花费在某种商品中得收入比例C选择商品时间得长短D商品用途多少E生活必需品lasticDemand航空旅行ﻩ5、82电影ﻩ3、41ﻩ国外旅行ﻩ3、08电ﻩ1、94ﻩ餐馆就餐 1、61ﻩ本地公共汽车与火车 1、38 理发ﻩ1、36 ﻩ轿车ﻩ1、07I nela sti c Dem and 烟草ﻩ0、86ﻩ含酒精饮料 0、62 家具 0、53 ﻩ衣服ﻩ0、51报纸与杂志ﻩ0、38 ﻩ电话ﻩ0、32 ﻩ食品 0、14需求收入弹性:反映了某一商品需求量得变化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得敏感程度。

点弹性:E I = Q % / I % =( d Q /d I)/( I / Q )弧弹性:E I = Q % / I % =( Q 2- Q 1/ I 2- I 1)/(I 2 + I 1 / Q 2+ Q 1)E I<0 低劣品;E I 〉0 正常品;0<E I 〈1 生活必需品;E I >1,奢侈品ﻩ–例如:假定家庭收入为20000元时用于食品支出量为5200元;家庭收入增至30000元时,食品支出上升至6760元。

求出食品得收入弹性:DQ % / DI % =( d Q /d I )( I / Q) –= (1560/5980)/(10,000/25,000) = 0、652需求交叉弹性;表示两种不同得商品之间,当其中一种商品得价格发生变化,另外一种商品得需求量因此而发生变化得敏感程度。

替代品具有正值得交叉弹性: 牛肉与羊肉互补品具有负值得交叉弹性: 汽车与汽油当交叉弹性为零时,两种商品为不相关品 牛肉与汽车二、供给及其属性1。

定义就是指在某个时期中,对于每一种可能得价格,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卖出得商品数量。

2.供给函数Qs = f (P ,C ,Pr,T ,N ) (1)P:价格 本商品得价格得改变表现为供给曲线上点得移动,称为供给量得改变;在本商品价格不变得情况下,如果任何其它供给决定因素发生变化,整个供给曲线就会移位。

(2)C :成本构成成本得要素包括:生产要素得价格;生产技术变化;组织变化;政府得税收与扶持政P S策.总之,成本增加,供给曲线向左移位;成本减少,供给曲线向右移位. (3)P r:相关商品价格替代品:Qs '< 0 供给得替代品得盈利性增加,本商品得供给减少,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互补品:Qs ’> 0 联合供给产品得盈利性增加,本商品得供给增加,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4)N:价格预期如果行情瞧涨,厂商就减少现在得供给.Q s’〈 03.供给弹性例1-2—3-1:已知某商品得需求函数为Qd = 2400 – 400P 求:P = 5,P = 4 时得点弹性 解:Q d ’= = 400P = 5 时 Q = 400 e d = = = 5P = 4 时 Q = 800 ed = = = 2三、均衡价格及其属性1.均衡价格得形成P1: Qs > Qd,P 下降 P2: Qs < Qd,P 上升P *: Qs = Qd,均衡价格2。

均衡价格定义 某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得价格水平例1-3-2-1:已知 Q d = 50 – 5P ;Q s = -10 + 5P求:均衡价格 P *,Q * 解:∵ Qd = Qs∴ 50 – 5P = -10 + 5P ∴ P = 6 ∴ Qs = 20∴ P * = 6,Q* = 200 P SQQ d2P 2 P*P 1Q s1Q* Q s2 Q d1 d3.均衡价格得变动问题(1)需求变动: 引起均衡价格、数量同向变动(2)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得反向变动,均衡数量得同向变动 四、均衡价格得实例 1.城市商品房2.家电3.价格管制与制衡价格 (1)最高限价它就是指政府为了防止防止过分上涨而规定某种产品得最高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得情况。

此时,需求大于供给,出现供不应求得缺口。

这时候通常会出现人们排队抢购因限制价格而供不应求得商品。

政府通常会采用凭证定量供应得办法;企业可以决定哪些顾客购买;黑市交易;(2)最低限价政府为支持某行业得生产所规定得该行业产品得最低价格。

此时,供给大于需求,就会存在过剩。

有关得例子包括民航委员会制定得航空法规,最低工资法规及各种农业政策(不少国家得政府出于多种原因得考虑,对本国得农产品采取支持价格,以扶植本国得农业生产)4。

供求弹性对市场均衡价格得影响(1)谷贱伤农(农产品:弹性小) (2)药品价格管制(弹性≈0) (3)商品税赋T 1:生产者增加得税 T2:消费者承担 当ed 〉 es时PSQP 0 P 1 Q 1 Q 0 d d ’0 PS ’QP 1 P 0 Q 1 Q 0 d SP Q S ’d S d ’●●PQ dS ’Sd ’ ● ●P S ’ P 1 SP 0 d0 PQdS Q 1 Q 0 P 0S ’P 1 PdS S ’T1>>T2当ed〈es时T1<〈T2第二讲消费者理论(效用理论)一、效用及其属性1.效用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时所感受到得满足程度(1)基数效用论(2)序数效用论√2.属性(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得不断增加,消费者从每一个增加得商品中所获得得满足程度将不断减少①总效用(TU):一定数量得商品使消费者获得得满足程度得总与②边际效用(MU):增加一个单位得商品消费使总效用增加得数量例如:能够使消费者获得同样满足程度得两种商品不同组合得轨迹例如:假设下列任何一个组合得总效用相同上图中曲线AB 即为无差异曲线 它需要满足下列假定:①无差异曲线总就是凸向原点②离原点越远得无差异曲线代表得效用水平越高 ③两条无差异曲线在同一个坐标内不允许相交 (2)边际替代率(MRS)R CS在总效用不变得前提下,增加某一商品得消费与必须减少得另一种商品得消费之间得比率M RS = (考察它得绝对量)如图所示,M RS 即为总效用曲线得斜率 二、消费者均衡与消费者得行为规范1.消费者均衡得定义在一定得收入与价格水平下,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与品种得商品时总效用最大,从而不再改变消费结构得状态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