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高职院校区域布局结构特点及改进策略

我国高职院校区域布局结构特点及改进策略

我国高职院校区域布局结构特点及改进策略李小娃【摘要】高职院校区域布局不均衡是我国高职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区域布局结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省际间不均衡,各省高职院校数差距大;二是地区间不均衡,高职院校主要聚集在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数较少,尤其是民办高职教育资源相对稀缺;三是城市间不均衡,中心城市依然是高职院校分布比较密集区域,尤其是中西部省份的民办高职院校主要位于各省的中心城市。

为推动高职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应配套政策安排,省级及以下地方主管部门要发挥协调推动作用,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要利用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模式。

%The imbalance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 structure is a key problem for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 mainly embodies three aspects: firstly, the imbalance among 31 provinces, such as the number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31 province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secondly, the imbalance among four economic regions, such as much mo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es in the eastern China and there are a little polytechnics lying in the western China, in which there are less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rdly, the imbalance between cities, such as much more polytechnics lie in center cities, especially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ying in provinces of western China and central China are much more in central cit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de mechanisms about adjusting the polytechnic structure ofregional distribution, the regional government should coordinate the interests among different groups and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specially the private polytechnics should take advantages of the resources to promot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mode.【期刊名称】《职业技术教育》【年(卷),期】2016(037)001【总页数】6页(P18-23)【关键词】高职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策略;区域差异性【作者】李小娃【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顺德,5283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8.5佛山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经济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2015-BZ51),主持人:莫玉婉高职院校区域布局不均衡是我国高职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

本研究参照教育部2015年5月21日公布的《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对各省普通高等学校进行归类与分析(下文表格中数据及未明确注明数据来源的数据均根据该名单统计),通过对省域及不同区域高职院校基本状态及差异程度的比较,以期为高职院校区域布局结构调整与优化提供借鉴参考。

我国高职院校初步实现了从普通高等院校体系的补充角色到重要组成部分的转变。

截至2015年,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以下简称高职)1334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52%,其中,民办高职306所,约占33%,占民办普通高校的比例约为42%。

但是,不同省区高职院校的数量及在普通高校中的比例并不相同,省域布局结构不均衡依然比较明显,见表1。

(一)基本情况高职院校已经成为各省份普通高等院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来看,高职院校省域分布呈现为三个特征:第一,高职院校区域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集聚现象。

普通高等院校数量较多的省份,高职院校数量相对较多,但高职院校占普通高校总数的比例则相对较少。

这与普通高校较多省份本科院校的数量有关,如江苏省有高职院校85所,其所占比例为52.5%,广东省有高职院校80所,所占比例为56.3%,湖北省有高职院校56所,其所占比例仅为45.5%。

第二,高职院校占普通高校比例较高的省份主要分布于普通高校总数较少的中西部地区。

有7个省份的高职院校所占比例超过60%,除中部的安徽省高职院校数较多、海南省为东部省份外,其余5省均属于中西部省份。

部分中西部省份由于学校数较少,其高职院校所占比例则比较大。

如青海省高职院校所占比例为66.7%,但其普通高校12所,高职院校8所。

第三,部分本科院校数较多的省份,其高职院校所占比例较低。

统计结果显示,9个省份高职院校所占比例低于50%,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及东北省份占据了50%。

与其本科院校数相比,这些省份高职院校的相对数量较少,如北京市有高职院校25所,本科院校66所。

这些省份多属于本科院校聚集地,本科院校绝对数量较大。

总体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区域布局的省际差异悬殊,但与本科院校相比,省际差异较小,见表2。

其中,我国不同省份高职院校的标准差为22.8,本科院校为20.6;但是,从其变异系数来看,其变异系数比本科院校低22%。

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区域布局结构不均衡与相对均衡的现实,都应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区域结构调整与改革需要重视的两个重要方面。

(二)民办高职院校的省域布局结构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普通高校已成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所占比例达到了40%。

独立学院划归民办普通高校之前,专科层次的民办高校是民办高等教育系统的主体。

随着独立学院转型为民办本科院校,民办本专科院校的院校数量扩张进入均衡发展阶段。

截至2015年,我国民办高职达量到了306所。

民办高职院校依然是民办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民办高职院校的分布情况来看,省际分布差异较大,民办高职院校集聚现象比较明显。

第一,从绝对数量来看,民办高职院校较多的省份其高职院校绝对数量也相对较大。

如粤、苏、闽、豫四省民办高职院校数量都超过20所。

民办高职院校较少的省份,其高职院校总数较少。

如,津、藏、宁、青四省没有民办高职院校,甘、贵、新等省区民办高职院校不足5所。

这些省份高职院校的数量一般都在30所以下。

第二,从所占比例来看,民办高职院校所占比例较大的省份,高职院校总数相对较少。

如民办高职院校占普通高职院校的比例超过40%的省份包括琼、沪、渝,其高职院校总数分别为11所、29所、38所,分别位列28位、22位、16位。

第三,民办高职院校与民办本科院校的区域分布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如民办高职院校数量前十位的省份中,有8个省份与民办本科院校数量前15位的省份一致。

总体来看,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分布具有比较明显的省际差异,东中部省份依然是民办高职院校的主要集聚地。

从省际间差异程度来看,民办高职院校与高职院校总体分布状态呈现出相似的特征,见表2。

从变异系数来看,民办高职的变异系数比本科院校低22.2%,高职院校省际分布差异较小。

但是,各省高职院校布局存在的差距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如江苏省有高职院校85所,而西藏自治区则仅有3所,江苏省有民办高职院校27所,而有4个省份没有民办高职院校(包括天津市)。

(三)省域中心城市高职院校布局结构我国高职院校分布具有明显的城市聚集现象,尤其是中心城市,一般会成为各省高职院校的主要集中地。

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分布于中心城市,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与之相反,非中心城市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成为了部分非中心城市最主要的高等教育机构,但高职院校的中心城市聚集现象依然比较明显。

针对此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提出,“优化职业教育区域布局。

各地从本区域实际出发,规划职业教育体系布局结构。

……新增高等职业学校主要向中小城市布局”。

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其办学目标,立足地方实际,优化区域布局结构。

本研究按照高职院校所在地属于中心城市或非中心城市进行比较分析。

其中,本研究中的中心城市是指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外,各省、自治区省会城市及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五个计划单列市。

各省的中心城市是高职院校主要聚集地,但非中心城市高职院校的数量在不断扩大。

我国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学校数量为1280所,其中50%分布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1]。

至2015年,我国有高职院校1334所(除四个直辖市外共1216所),位于中心城市的高职院校数为592所,51.4%的高职院校分布在非中心城市。

其布局结构呈现以下特点:第一,从各省位于中心城市的高职院校数量来看,各省间差距比较大,见表3。

粤、皖、湘、鄂、豫5省位于中心城市的高职院校数超过了30所,藏、琼、青、宁4省不到10所;其中,广东与西藏位于中心城市高职院校数之差为46所。

位于中心城市的民办高职院校呈现出相似的特征,如粤、川、闽3省中心城市的民办高职院校超过了10所,但藏、青、宁3省则没有民办高职院校。

第二,从所占比例来看,位于中心城市的高职院校所占比例较大的省份,其高职院校总数相对较少。

如超过50%的省份有粤、鄂、云、黑、辽、陕、琼、浙等12省份,除广东、湖北、江苏3省高职院校总数比较多之外,其他省份高职院校数都比较少。

民办高职院校位于中心城市的比例偏大,但低于民办本科院校的比例。

位于中心城市的民办高职院校总数为158所,占民办高职院校总数的比例为5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