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1]杜殿明.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J].北方经济,2007, (14).⑵李云婷.浅谈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J].北方经济,2009, (02).[3]路媛媛,袁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一一ERM框架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 (02). [4]张淑艳.浅谈企业内部审计[J].党政干部学刊,2008, (01).[5]杨霞.浅析当前企业内部审计[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Z2).[6]汪海鸿.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J].供电企业管理,2006, (03).[7]王大友.浅议企业内部审计防范衍生金融风险的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 (06).[8]王红,李继志.论风险基础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2008, (05).[9]王清华.试论集团化企业的内部审计[J].消费导刊,2008, (08).[10]马明全.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和作用[J].广西电业,2009, (01).[11]黄文武.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05).[12]王荣,于露.对于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审计效力的研究[口山西建筑,2007,(01).[13]施岩.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09).[14]余超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27).[15]黄劲,蒋健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J]山西建筑,2008,(16).[16]刘军.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J]科技风,2009,(09).[17]张娇,田坤.关于工程审计的有效控制[J]山西建筑,2008,(30).[18]卢轶乔晏晨晖.公司治理模式影响下的审计模式[J].当代财经,2007.8[19]王光远.建立政府机关内部审计制度,强化政府施政效率和效果[J].中国内部审计.2007.4[20]戚振东段兴民吴清华.国外人力资源审计发展现状及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7[21]陈美华.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构建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7[22]吴秋生.论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企审计职责的重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7[23]马玉申姚清云高厚礼.内部审计外部协同的可行性研究[口.山东社会科学,2007.7[24]李海东莫鸿芳.基于风险控制的公司内部审计监控模式研究[口.经济问题,2007.8[25]余玉苗田娟朱业明.审计合谋的一个博弈均衡分析框架[J].管理科学学报,2007.8[26 ]傅黎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的现状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7.9[27]王炳华.内部审计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9开题报告中的参考文献[1]吴文娟,高俊杰,赵珂.内部控制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6, (2) :239-240 ⑵程新生,张宜.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实证研究[口,审计研究,2005:70-74 [3]万全,隋玉明,姜春碧.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N], 2008, (3):33-35[4]张淑艳.浅谈企业内部审计[J].党政干部学刊,2008, (01) :150[5]张庆龙.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J].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11:45-50[6]刘继红.浅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N], 2007, (29) :170[7]张小英.先带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J],中国总会计师,2005,3:32-37[8]汤谷良,刘晓嫱,任晨煜.《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构建与运行的启示,对外经贸财会[J], 2005,5:9-10[9]邓春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建议[J],审计研究.2005,3:72-75[10]杨士华.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J], 2005,1:60-62 [11]白丹.油田企业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探究[用,经济师,2009, (3) :180[12]董庆平.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J].现代会计.2007, (05):33〜35[13]刘小慧.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构建[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 (18) :32[14]曹红.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口.现代商贸工业,2009, (13) :174-175[15]刘小惠.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机制建设建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 (2):72-73[16]王秀霞.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问题探讨[J].财会天地,2009, (8) :71[17]刘军.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科技风[J], 2009,(09):10-13[18]宋为民.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5, (1) :35[19]张东辉.如何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J].财经界,2006, (10) :148-149[20]崔志华.加强内部管理审计提升内部审计职能[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 (6) :56相似文献:1.期刊论文白丹油田企业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探究-经济师2009, (3)我国油田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薄弱,限制了内部审计只能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文章首先阐述内部审计质量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油田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油田企业工作实际针对地提出了改进建议。
2.期刊论文张万全,隋玉明,姜春碧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2008, (3)内部审计作为社会各类组织自身的“免疫系统”,是组织的一道重要防线,但在我国的许多组织中,内部审计机构却是“精简的对象”和“摆设”其主要原因是内部审计质量低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许多问题,应加强内部审计团队的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同时注重控制环节的连接和控制功能的延伸,以完善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
3.学位论文陈宁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探讨2008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和作用的发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件,使人们意识到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性,由于受到内外部环境、审计人员素质、审计程序、方法等因素影响。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整体发展水平不平衡,内部审计质量良莠不齐,与发达国家企业内部审计相比仍存在着差距,内部审计质量亟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本文拟对我国企业如何开展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进行深入探讨,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更大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提供可行方案。
本文以内部审计及质量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系统论与控制论的基本原理,以规范研究方法为主,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从系统论与控制论观点出发,构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包括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子系统、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环境子系统、内部审计质量人员控制机制子系统、内部审计质量业务过程控制子系统以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法子系统。
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分析了内部审计作业质量标准和内部审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制定具体的审计作业质量标准和通过借鉴国外内部审计质量改进方法,如平衡计分卡模型构建内部审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
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外部环境角度,提出内部审计协会外部监管力量不足,要求内部审计协会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建设,并建立专门的质量检查委员会,加强对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管;从内部环境角度,内部组织保障机制不健全,提出运用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以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与权威性。
对内部审计质量人员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终结阶段的业务开展情况及运用的技术方法进行全方位剖析,提出关键控制点控制法,首先加强对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并针对每个阶段提出了具体的改善对策,对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业务过程的质量控制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最后是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法的分析,包括审前的质量控制制度约束、审中及审后的督导、复核,。
以及内部审计质量考核与评价、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等。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督导具体职责内容不明确、考评制度执行力薄弱、责任追究不到位、导致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未能有效开展。
通过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明确督导过程中的具体程序、方法和主要职责分工,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考核与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并使其落到实践,以上措施为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提供借鉴。
4.期刊论文刘继红浅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科技创新导报2007,(29)企业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将导致人为造假得不到揭露,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完善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累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5.期刊论文吴文娟,高俊杰,赵珂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探讨-经济师2006,(2)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是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内部审计的作用日益凸显,内部审计的质量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得关注,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生存发展的根基,是决定内部审计发挥好坏的一把尺子,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首先必须建立、健全我国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衡量内部审计质量的标准,然后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构和控制制度,最后“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体系。
6.学位论文刘燕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2007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保障措施,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程序,正是内部审计定义对审计方法和审计质量提出的要求,即“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并改进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由此,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程度决定于内部审计质量的优劣,而要有满意的内部审计质量,就必须对内部审计的整个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因此,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宗旨就是通过评价内审工作,取得他人的信赖,为了达到此目标,内部机构必须制定一个质量控制的程序或标准,并坚持执行。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内部评估又分为日常监督和定期评估。
内部评估应由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指定的质控小组或单独的质控部门来执行。
外部评估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独立于被评估单位;而是具有专业胜任能力;三是没有利益冲突。
衡量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标准分别是《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公司内部审计章程及内部审计机构制定的审计手册、组织内部适用于内审机构的政策和程序,政府的法律和法规,行业的准则,适用的审计方法,组织和内审机构的发展计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