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教材试卷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比较正确的做法是()A、放任B、讥笑C、宽容,帮助改正D、体罚2、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3、对待课堂上开小差的学生,哪种方法处理比较妥当()A、当众批评B、眼神暗示C、体罚D、请出课堂4.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A.伊拉斯谟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5、班级管理中既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又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的是( )。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6、班主任在与科任教师进行协作时,首先需要做的是()A.了解、接受、认同科任教师B.以积极的态度与科任教师沟通C.邀请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D.其他教师帮助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8、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论语》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9、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 )提出的。
A.德鲁克B.马卡连柯C.杜威D.布鲁纳10、从众与服从的最本质区别是()。
A.顺从B.是否出于本人自愿C.压力大小D.情感是否一致二、多项选择(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10分)1、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包括( )。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集体管理2、班级文化的正功能包括()A.标志功能B.凝聚功能C.稳定功能D.软约束功能3、作为班主任,积极倾听的基本要求包括()。
A.专注B.移情C.接受D.对完整性负责的意愿4、教师树立与培养良好的班风的方法有()。
A.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B.树立榜样C.严格要求D.反复实践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包括()。
A.明确的共同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C.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D.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班级文化2、班级管理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的能力素养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2、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3、在班级中常见的突发事件类型有哪些?五、案例分析(共30分)学生C是一个典型的中等生,表扬轮不上,批评摊不着,长期被忽视使他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独处。
我作为班主任,观察到了这一现象,悄悄递给他一张纸条:“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啊,三年级的时候,你的作文被老师拿到其他班级作为范文诵读,对不对?四年级的时候你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800米跑到第二圈的时候,你不小心摔了一跤,同学们都以为你不会坚持再跑了,你咬咬牙爬起来,坚持跑到了头,结果得了第二名,是不是?你为班级赢得了这么多的荣誉,更应该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啊!”结果我的肯定使得小C深受感动,他也给我写了一张纸条:“老师,没想到您这么了解我,今后我有什么不对,您就狠狠批评我吧!”我当即又递给他一张纸条:“让我们做好朋友吧,互相帮助,好吗?”就这样你来我往,悄悄传递纸条改变了他,一下课,他就在我的讲台边说这说那,还和其他同学一起踢毽子、跳绳,玩得可欢啦。
试用所学的班级管理内容对案例中班主任的做法进行分析第二套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种情况不应成为教师对学生的态度()A、关心、爱护学生B、成为朋友C、经常鼓励、表扬学生D、学生回答错了就批评2、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
A、任课教师B、班主任C、教导处D、校长3.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4、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是()和全班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A.学生自主发挥 B.班主任正确领导C.家长的配合 D.完善的班级工作计划5、师生沟通中非语言方式主要包括体态语言和()。
A.手势B.语调C.面部表情D.其他身体动作6、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7、关注校园伤害性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以()为主。
A.处理 B、预防 C.观察 D.倾听8、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地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9、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 )。
A.阶段性班级活动B.日常性班级活动C.课外班级活动D.校外班级活动10、班主任在与家长交流时,要注意平等和尊重的原则以及()。
A.真诚与包容B.互助C.倾听D.分享二、多项选择(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10分)1、常见的班级负面情绪包括()。
A.焦虑B.抑郁C.愤怒D.恐惧2、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做()。
A.期望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安慰剂效应D.首因效应3、偶发事件的处理原则包括()。
A.教育性原则B.目的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针对性原则4、班主任与家庭合作的方式包括()A.家长委员会B.家长会C.电子信息交流D.家访5、小学班级管理评价的形式包括()。
A. 学生成长档案袋B.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C.评语D.批评教育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班级管理目标2、去个性化现象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班主任在书写评语时应力求做到哪几个方面?2、在班级管理中,师生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3、班级管理中教室布置的基本原则?五、案例分析(共30分)小A同学在班级中经常违反班规,课堂纪律差,不完成作业。
小A家长都是外企的高管,工作很忙,经常不在家。
班主任了解到此情况后,几次要求和家长见面,家长一直说抽不出时间,让班主任严格处理即可。
最后母亲终于来到学校与家长见面,并只说有20分钟时间谈话,谈话期间家长一直忙着接电话,并说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关注孩子,表示抱歉,他们也给孩子请了家教,报了课外班,在金钱上满足孩子的要求,其他无能为力。
1、家长对学生的教养方式可分为哪几种类型?(5分)2、案例中的家长属于那种教养方式的类型?该教养方式的特点是怎样的?(5分)3、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与小A家长的交流中应采取哪些策略?(20分)第一套一、单选:1~5 CDBAC 6~10 ABCDC二、多选:1~5 ABC ABCD ABCD ABCD ABCD三、名词解释1、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教育组织文化和学校文化的背景下,由班级为主体,班主任和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2、班级管理:根据学校一定目的的要求,由教师带领学生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手段,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和构成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组织活动过程,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和进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四、简答题:1、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的能力素养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展开答1~2句)(一)教师拥有班级管理的决策能力(二)教师拥有班级管理的组织能力(三)教师拥有班级管理的人际沟通能力2、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3、在班级中常见的突发事件类型有哪些?(一)外部干扰型班级管理不是封闭的,因此,不可能完全隔断外界的干扰。
比如,地震后教室坍塌砸伤学生;天气骤变,乌云压顶,影响了教室内的光线导致学生看不清黑板上的内容;蝴蝶、蜜蜂等“不速之客”闯入课堂,很可能会使有序的课堂乱作一团,这些都属于外部干扰型的偶发事件。
(二)内部困扰型内部困扰型突发事件主要是来自学生的各种因素。
比如,因学生心理偏差,抗挫能力差,忍受不了学业压力而引起的轻生行为;课堂上学生之间的矛盾引起的打架行为等。
(三)人为疏忽型这种类型的偶发事件主要是指教师或者学校管理者本身的疏忽导致的。
比如,在讲课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某个学生的学习用品忘记带全,多媒体故障、电脑失灵等;体育课上,学生被踢伤、撞伤;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文艺汇演时由于电路老化引起的火灾;还有在课下,楼道、厕所、校门等处的拥堵导致的意外事故等。
五、案例分析:1、创设激励情景2、情感激励3、(1)沟通(2)同理心概念(3)同理心条件(展开答题)第二套一、单选:1~5 DBBBB ABCBA二、多选:ABCD AB ABCD ABCD ABC三、名词解释:1、班级管理目标:班级组织为实现学校目标和任务,从班级实际出发确定的班级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或预期要得到的结果。
2、去个性化现象:个体在群体中一起活动时,对群体的认同使个体丧失了对自己的控制,失去了通常的个体感。
四、简答题(每一点展开一句到两句)1、班主任在书写评语时应力求做到哪几个方面?首先,平时要注意积累、收集学生的个人素材。
其次,以爱为主线。
再次,评语要体现出对学生的期待。
最后,评语要反映出学生的个性特点,语言清新、委婉。
另外,可以适时适当的在评语中赠送警句、格言,或融进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追求了评语的美育功能,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警句、格言针对性强,对学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2、在班级管理中,师生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一)明确沟通目的(二)全面把握学生的特点(三)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四)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五)提高教师的沟通能力(六)营造利于班级沟通的文化3、班级管理中教室布置的基本原则?(一)教室布置的有效性(二)教室布置的主体性(三)教室布置的阶段性(四)教室布置的艺术性(五)教室布置的实用性五、案例分析1、民主管理;放任自流;期待过高;过度保护型、粗暴控制型2、放任自流型。
特点:家长能力强工作忙,认为只给孩子好的条件就可以;知识层次低,条件不好,不知怎么管3、认同;指出根本问题;提出策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