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病毒治疗条件

抗病毒治疗条件

抗病毒治疗条件
条件
抗病毒治疗条件(2015乙肝防治指南)
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主要根据血清病毒DNA水平、谷丙酶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来决定,同时结合患者年龄、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疾病进展风险
后决定是否需要启动抗病毒治疗。

动态的评估比单次的检测更加有临床意义。

对大三阳患者,发现谷丙酶水平升高后,建议观察3-6个月,如未发生自发性血清转换(成小三),才建议考虑抗病毒治疗。

推荐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群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DNA水平:大三阳患者,病毒DNA≥20000IU/mL (2乘10的4次方,2万);
小三阳患者,HBVDNA≥2000IU/mL(2乘10的3次方,2千);
(2)谷丙酶水平:一般要求ALT持续升高≥2×ULN(80,超过3个月);如用干扰素治疗,一般情况下ALT应≤10×ULN,血清总胆红素应<2×ULN;
对持续病毒DNA阳性(不管是大小三,不管肝功能正常还是轻度异常)但有以下情形之一者,疾病进展风险较大,可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
(1)存在明显的肝脏炎症(2级以上)或纤维化,特别是肝纤维化2级以上。

(2)ALT持于1×ULN至2×ULN之间,特别是年龄大于40岁者,建议行肝穿或无创性检查明确肝脏纤维化情况后给予抗病毒治疗;
(3)ALT持续正常(每3个月检查一次,持续12个月),年龄大于30岁,伴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建议行肝穿或无创性检查明确肝脏纤维化情况后给予抗病毒治疗。

(4)存在肝硬化的客观证据时,无论ALT和HBeAg情况,均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开始治疗前应排除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或
药物、酒精、免疫等其他因素所致的ALT升高,也i应排除:应用降酶药物后ALT暂时性正常。

在一些特殊病例,如肝硬化或服用联苯结构衍生物类药物者,其AST水平可高于ALT,此时可将AST水平作为主要指标。

抗病毒不是治愈乙肝,抗病毒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以及肝癌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小三阳也分二种,一种是小三阳病毒阴,属于很好的健康状态;一种是小三阳病毒阳,属于病毒变异的小三肝炎,如果不定期检查规范治疗,会缓慢硬化。

小三肝炎指小三病毒阳的人,这部分人的病毒属于C区变异病毒,已经逃脱免疫控制,会在肝功能正常的前提下缓慢纤维化,所以需要规范治疗。

其治疗标准是病毒过4次,酶过60,肝纤维化,或者年龄过40,四者有其一,就需要积极治疗。

相关主题